又要到暑假了,愛情青春系類電影應該又要掀起一輪熱潮了,或者說一次無謂的喧囂。自我覺得自己看的青春系類電視已經足夠多,多到現在看個開頭,就可以瞎編一個過程,毫無痕跡連接結尾。從初二看讓我哭得一塌涂地的《初戀這件小事》,到現在明知道just so so也要砸錢去看的《誰的青春不迷茫》,我知道一定還有無數個像我一樣嚷嚷著“祭奠一下逝去的青春”的傻妹子還沉溺于傻白甜青春片之中。
青春,多么積極向上的字眼,是為了臉上的青春痘就可以煩惱一周的日子,是在喜歡的人面前便逞做英雄的日子,是每天為了分數而不斷拼搏的日子……因為它的美好,所以人們在乎。所以舉著青春片的牌子叫賣的不倫不類的電影比比皆是這就不難解釋了。最突出的可能就是《小時代》了吧!其實最開始自己也算是小四的粉,高一(也就是13年)也曾將自己在電影院的第一部電影獻給了《小時代》。當時的天真,簡直接近于愚蠢,評判電影的標準,男的帥,女的美就ok,甚至參與了一些《小時代》的罵戰。現在,也就是3年后,或許是更加成熟了些,才發現自己都多么無知與可笑。可能看得腦殘片多了,也就開始反感了,畢竟,觀眾真的不是傻子,好不好看,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觀眾自己心知肚明。就拿去年大火的《我的少女時代》來說吧,在影院哭得一塌糊度,現在讓我再看一遍,還是算了吧!不是電影不夠好看,只是感覺里面的情節好像又是青春片走的相同的套路,倦了。
回想12年大火的《那些年》,劇情雖然簡單,可是導演用心,演員用心,拍出來就是一部好片子。再說《初戀這件小事》吧,這部讓人百看不厭的泰國電影講究的也是走心,女主的努力,為了男主而不斷進步,這不就是我們為了男神而不斷使自己變得更優秀的真實寫照嗎?如今的青春片太多,為什么少有能夠打動你我內心的,大概是由于制作方過多的看重票房收益,忽略了劇情和后期制作,單單以“青春懷舊”為噱頭吧!不過不知道天真的觀眾還能買幾年賬!其實我們想要看到的,不是墮胎,不是狗血,不過是那些能夠引起共鳴的細節。
就像《那些年》里說的“我也喜歡當年喜歡你的我”,如今的我們看青春片大概也只是為了懷念當年也有過相似經歷的自己吧!所以,電影制作商們,在情懷賣完以后,還能再賣些什么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