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和孩子沒有半分血緣關系,卻總把孩子放在心上的,只有老師。
她會因為孩子生病而噓寒問暖,會因為孩子退步而憂心忡忡,也會因為孩子的成長而欣喜不已。
所有老師都一樣,他們愿意舍小家,顧大家,并且無怨無悔。
善待孩子的老師,就是善待孩子的將來。
希望所有家長都能成為老師的同盟軍,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出力。
1
家長對老師的態(tài)度
決定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
從教多年,認識了很多家長,發(fā)現家長的行為和孩子的成績是掛鉤的。
每一位“狀元家長”,都是老師眼里的“十優(yōu)家長”:
重視孩子的教育、積極配合老師、支持學校工作……
而那些從不配合老師的家長,他們的孩子一般都沒有出色表現。
家長對老師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
曾經問過一個班主任,會不會因為家長的原因,改變對孩子的態(tài)度。
他沉默了一下,還是認真地說:“肯定會。”
是啊,老師不是圣人,也有自己的情緒,和那些質疑、詆毀他的人相比,自然更愿意親近那些信任他的人。
老師偏愛聽話的孩子,是因為教導他們不費勁,而且孩子進步很快。
至于那些總是和老師對著干,連家長都不愿意配合的孩子,老實說,老師實在不知道該怎么教。
曾經班里有個孩子一直考倒數,我放學后給他“開小灶”,偶爾也會布置一些提高型的作業(yè)。
遺憾的是,孩子不愿做,甚至回家向父母告狀。
他媽媽來學校鬧,說這個老師對孩子不好,不負責任,要趕快換。
多少老師感到有心無力,就是因為家長的不理解、不配合,影響了教學進度。
老師雖然無法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但總不會耽誤孩子的教育。
可受父母偏見影響的孩子,會討厭老師,不好好聽課,不好好做作業(yè),不好好學習,從而成績一落千丈。
家長的責任不應該是給孩子制造問題,而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家長最該做的不是在教育上設置攔路障,而是應該大力掃清所有障礙,讓孩子走得更順,學得更好。
2
讓孩子熱愛學習
首先要“愛”上老師
家長對待老師的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
同樣,也會直接決定孩子對老師的基本印象。
之前,一則“女教師被派出所關押7小時”的新聞上了熱搜。
一名學生因為遲到被老師罰站,覺得很委屈,打電話向媽媽告狀,說自己被老師“扇耳光”。
沒想到派出所的人直接到了學校,將這個老師提了回去,莫名其妙關押了7個小時。
后來被釋放的女教師,惶恐不已,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了幾句話:
“我到底做錯了什么!”
“我從來沒有因為孩子遲到,而打過哪個孩子一巴掌!”
“我勤勤懇懇教書,為什么會受到這樣的待遇!”
當教育演變?yōu)榧议L和老師之間的拉鋸戰(zhàn),可以說是失敗的。
假如家長愿意先了解事情真相,假如他們認識到孩子遲到的不對,愿意把懲罰權給回老師。
那么,孩子就會知錯能改,而不是越來越“囂張”。
孩子的不服從,家長的不配合,是對教育最大的扼殺。
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好好學習,首先就得讓孩子學會愛老師。
一份校園調查發(fā)現,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往往對老師更感恩,甚至記得老師對他們說過的話。
而那些明顯偏科的孩子,除了因為更喜歡某些學科,更多是因為喜歡教這一科的老師。
我國教育學專家朱永新先生說:
“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
“沒有水,就不能稱之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孩子喜歡老師,他們就會好好聽課,好好寫作業(yè),從而越學越好。
老師從來都不會站在家長的對立面,她是孩子的啟蒙者,她對孩子的愛和家長是一樣的。
引導孩子去喜歡老師,比起在背后說老師的壞話,更為明智。
3
教好一個孩子
才能幸福一個家庭
有句話說:孩子是家庭幸福指數的代言人。
孩子成績好,父母歡天喜地,一家人和和睦睦;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怨聲載道,一家人爭吵不休。
決定孩子成績好壞的,還是學校教育。
現在,越來越多“社會巨嬰”的出現,源于父母對教育的不重視。
曾經有一個出國留學兩年的學生,敗光了家人給的200萬,回家后繼續(xù)啃老。
一天到晚就坐在床上打游戲,不出去工作,連吃飯都要奶奶喂。
然而,他的成績并不好,之前出國也是因為在國內學不下去了,才想著留學給文憑鍍金。
不給孩子好的學校教育,孩子就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不給孩子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就會成為一無是處的“廢人”。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個孩子的教育,決定了家庭的未來。
總有家長覺得老師“不作為”,每天就上幾堂課,改幾本作業(yè),孩子的成績卻沒有突飛猛進。
家長對老師的期待,我們都能理解,但有時候期待過高,未必是一件好事。
當家長把過高的期待壓到老師身上,自己不配合,又屢屢質疑老師的教育時,有沒有想過老師可能扛不起來?
請家長相信,工廠車間會生產出殘次品,但教育覺不允許有殘次品的出現。
老師都把每個孩子當做璞玉來琢磨,來教導,他們對教育的責任心比任何人都要重。
至今仍記得一位母親對孩子說的一番話:
孩子你要知道,盲目的鼓勵與寬容,只會養(yǎng)出溫室里的花朵。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并濟、獎懲分明的;
好的老師,一定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教育不應該是挑刺,而是成全。
成全老師的拳拳愛心,成全學校的種種關懷,成全孩子的孜孜以求。
孩子的教育需要“三位一體”,只有結合社會、家庭和學校這三方力量,才能真正教好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版權說明:本文經「教師E家」(ID:jiaoshiEjia)授權轉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里是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臺!教師E家 為用戶提供教育資訊,教學心得,教育時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