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聽到過這樣的新聞:
5歲的“熊孩子”,把一名2歲的小女孩關(guān)在電梯里并按了最高樓層導致小女孩不幸摔死。
雖然很多人都指責這個5歲的孩子太調(diào)皮,心眼壞,但是也依然有人出來替這個孩子說話。
有人說,他才5歲不可能是刻意想要害人,小孩就是年幼貪玩,誰家沒有小孩,誰家孩子不貪玩。
還有人說,他才這么小,不可能有這么惡毒的想法,不可能有這樣思考的能力。
真的是這個孩子太小,沒有判斷力和思考能力嗎?孩子貪玩,所以害死其他孩子是可以饒恕的行為嗎?
我認為,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都是平常家長縱出來的。
如果家長平常能夠多跟孩子說在電梯里嬉戲打鬧的危害性,不允許孩子在那里玩耍,那么孩子還會搞出這樣的惡作?。?/p>
曾經(jīng)還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熊孩子”從樓頂往下扔下了三四塊磚頭,嚇壞了小區(qū)業(yè)主,幸虧沒砸中人。
業(yè)主上樓頂抓著這些熊孩子的時候,他們竟然邊扔磚頭邊說“砸死你們這群王八蛋”。
業(yè)主還說給小孩家長打電話,竟然說沒砸中人,不來!
有這樣的家長,也難怪孩子會那么調(diào)皮,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作為父母,你不舍得管教孩子,那么社會將會替你狠狠管教他。
你越縱容,孩子就會越放肆,過度放肆的孩子將來一定處處碰壁。
“熊孩子”的家長們醒醒吧,你的每次縱容就是在孩子的未來路上埋下一顆炸彈!
1
你的縱容
會讓孩子失去規(guī)則意識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對做錯事的孩子是最寬容的。
家長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小孩子不懂事,長大就好了。
這種家長往往本身就沒有規(guī)則意識,更不會注意對孩子進行規(guī)則意識的教育。
不教育孩子從小遵守規(guī)則,孩子長大之后真的會好嗎?
其實不然,小時候都不懂得遵守規(guī)則,長大后就更加不會遵守了。
有時候,熊孩子的一個小行為很可能會釀成大禍,導致嚴重的后果。
曾看到一則新聞,有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4S店買車。
不料孩子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用手中的玩具一連劃傷8輛進口奧迪。
最終,這位父親不僅車沒買成,反而被4S店告上了法庭,面臨巨額賠償。
還有一則新聞,一個10歲男孩在家里看動畫片時,屋外有施工者使用電鉆,他嫌太吵竟用小刀將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割斷!
于是,施工者立馬懸在空中動彈不得,后經(jīng)消防大隊緊急救援才安全著陸。
由上面的兩個例子可見,熊孩子闖禍其實都是因為缺乏規(guī)則意識。
作為家長如果不好好教育,而是選擇縱容孩子,那么他日后就會闖更大的禍。
當孩子闖紅燈的時候,當孩子故意損壞別人東西的時候,當孩子張口臟話的時候,當孩子搶別人東西的時候……
有人總是說:“他還小,還只是個孩子?!逼鋵?,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會慢慢成為“熊孩子”。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沒有規(guī)則意識的孩子是走不遠的。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是家長的職責所在。
家長要教育孩子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不能有粗俗、暴力的言行,不能隨意影響到別人,做錯事情要勇于承擔責任……
教孩子遵守規(guī)則,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那么孩子自然會效仿你的行為。
2
你的縱容
會導致孩子失去獨立能力
如果你總是縱容孩子,那么孩子將會變得越來越懶惰,越來越依賴你。
比如,自己在家不會煮飯做菜,在學校里也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照顧自己的生活。
孩子的懶惰是因為對父母產(chǎn)生強烈的依賴心理,表現(xiàn)為沒有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
從小到大,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任何事情都由家人一手包辦。
但是,這種父母對孩子過度的縱容,只會讓孩子失去鍛煉自己的機會,失去獨立的能力。
22歲的晨宇因為父母和奶奶的過度縱容,留學兩年就敗光了家里200萬,回國后過著“巨嬰”般的生活,吃飯還要奶奶喂。
48歲海龜博士寧愿在家啃老也不愿去工作,80多歲的老母親懊悔不已地說,“我教育不對,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xiàn)成的,依賴慣了……”
16歲的變形女孩劉思琪,吃飯要二姨喂,衣服要媽媽幫她穿,剪指甲和穿襪子還要姑姑代勞……
試想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她真的能獨立生存下去嗎?
曾經(jīng)有個印度的新聞,說是一位30多的男子賴在家里讓父母養(yǎng),體重一路飆到600斤,家里的床都壓塌了。
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讓母親照顧,終于有一天母親氣到離家出走,一個月后回家發(fā)現(xiàn),兒子被餓死了。
如果父母一直對孩子秉持著“富養(yǎng)”的原則,一味對孩子嬌慣和縱容。
那么,孩子越長大離成人就越遠,一旦脫離了父母就寸步難行。
父母的過度縱容,就像是慢性毒藥,父母害怕孩子吃苦,所以總是習慣性替孩子代勞一切。
最后導致孩子會做的東西越來越少,形成惡性循環(huán),父母對孩子無限的付出,也只能換來他無限的索取。
溺愛和縱容孩子,表面上是父母對孩子的疼愛,實際是在剝奪和降低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的能力。
過度的縱容會讓孩子慢慢忘掉自己的責任,忘掉自己要成長,最終只剩下對父母的依賴。
父母要記住,你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是沒有責任感的,是缺乏獨立能力的。
3
別讓你的縱容
葬送了孩子的一生
溺愛不是愛,過度的縱容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所以,請父母別把你對孩子的縱容當成是愛,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父母必須清楚,對孩子過度的愛和保護,有可能會讓他在未來更加吃虧。
2013年發(fā)生的“李天一案”,把他的父親李雙江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老來得子的李雙江,對兒子李天一非常溺愛,花了很多心思在他身上。
因為對兒子過度的縱容,所以他認為兒子做什么都是對的,就算兒子做錯事了也替他擺平。
結(jié)果正是因為李雙江對兒子過度的溺愛毀掉了他,可以說是葬送了他的一生。
5月8日,北京某書店一男孩因大聲朗讀英語,工作人員進行善意提醒后,不料竟遭到了強烈回應。
男孩氣勢洶洶地說:“你信不信我抽你?投訴你?”
言辭激烈,非但沒有表示歉意,還表示自己經(jīng)常來,說其他人并沒有在看書。
此時,男孩的母親也未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客觀評價和正確引導,只是拉住孩子,敷衍服務員:“他只是孩子,不要計較?!?/p>
10多歲的孩子,早就該懂事了,應該知道在公共場合不能影響他人,是最基本的禮貌。
由這位母親的表現(xiàn)可見,這位孩子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總是縱容孩子,沒有給他做出正確的示范和教育。
10多歲的男孩兒不知道尊重別人,而是對他人惡語相向,威脅別人,這是家庭教育的重大缺失。
父母對孩子畸形的呵護和愛,并沒有為他撐起一座保護傘,反而一步步把他推進深淵。
如果連父母都不去管教孩子,那么這個社會會狠狠地教訓他。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對孩子過度溺愛和縱容,而是要教會他遵守規(guī)則,要學會獨立。
父母一定不能一味縱容孩子,該嚴厲就要嚴厲,一定要讓他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才知道守規(guī)則,懂禮貌,會尊重他人,才會變得更加出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