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在華盛頓大學,一個來自1927年的時間膠囊被打開了。膠囊中裝著過去的物件,包括一些泛黃的報紙,一個1美分的硬幣,一本學生手冊,還有一個建筑執照。人群中立即爆發出一片噓聲。一個學生聲稱這些東西十分“愚蠢”。
《時間膠囊:一種文化歷史》一書中提到,對時間膠囊的失望似乎是通病?!靶陆l現的時間膠囊都裝滿了無用的廢物?!彼榈馗嬖V我們,未來并不像我們曾經想象的那么先進,也不會來的如此迅速。同時也告訴我們,過去原來也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遙遠。今天,我們要在這里暢想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那就必須得了解昨天我們法律人都做了什么,因為明天所要發生的一切都是今天的延續。
2015年律師界都發生了哪些事情,將影響律師界的未來?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我所認為2015年發生在律師界的大事你們并不認同,但我想這正是我們今天參加這個活動的意義之所在,我們不求大家的認識一致,但求通過分享可以讓大家打開腦洞去思考,我們法律人的明天可能會是什么樣?2015年8月,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召開全國律師工作會議,號稱史上規格最高的律師工作會議。重視律師合理意見、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積極構建司法人員和律師的新型關系等主張被中央明確提出。無論是律師行業還是新聞媒體均對這次會議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套用媒體的話“大家普遍認為,這次全國律師工作會議,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內容之實、措施之有力,在新中國律師事業發展史上創下了多個“第一次”,史無前例,前所未有,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律師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律師的親切關懷,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國律師業將會迎來新的春天。”這次會議暫且不論是否真如媒體所報道的那么牛,從我自己的理解來講,我認為國家終于開始正視我們律師這個行業了,未來值得期待。2015年,或許說得上是中國“法律+互聯網”的元年。在這一年里,法律互聯網創業項目接連推出,如無訟、贏了網、法大大、法斗士、律生活等等。互聯網+法律從一個有著些許新潮意味的詞語,變成了法律行業里幾乎每個人爛熟于心的概念。甚至行業內開始熱議互聯網會不會“顛覆”律師行業,大所會不會消失,當然上周我們在這里也舉辦了一場有關未來是否需要大所的沙龍。互聯網為這個行業帶來的改變也是切實發生的,正因為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大家今天才能來到這里參加活動,我們的觀點才能夠迅速傳播出去。也正因為互聯網,才讓我們這個行業的生態圈更加扁平化,行業里才能聽到更多年輕律師的聲音,而不是某幾個大咖一發聲就代表了行業。現如今,大多數律師事務所都已經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借此傳播內容、塑造品牌。利用互聯網推動的司法公開讓客戶能擁有了解陌生律師的可靠資料,全行業的透明度因此大大提高。對于我們西部律師來講,通過互聯網讓我們更快捷地了解到了北、上、廣律師行業的前沿信息,讓我們更快捷地和這些地區的同仁們鏈接起來。我認為,未來互聯網不一定會顛覆這個行業,但是未來的法律人一定要了解和利用互聯網,否則,當他人已經搭上互聯網的快車,而你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種、老牛拉車的時代,又如何和他人競爭。
今天雖然是我們iCourt西安校友會的一場活動,但到場的也有很多朋友并非校友會的成員,作為今天的分享者我還是想跟大家分享我對這家機構的看法。iCourt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一家與眾不同的法學院;信仰技術驅動法律;美國行,見識比知識更重要;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有完美的團隊;已成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最佳學習平臺等。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非常認同iCourt所推崇的理念,我也認可它確實已經成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最佳學習平臺,雖然我認為如果這么宣傳可能涉嫌違反新廣告法。2015年,iCourt的課程席卷全國法律界,每當周末我的的微信朋友圈幾乎全是參加課程的消息,在iCourt上課儼然已經成為律師界的一種時尚。自去年5月份我與iCourt結緣之后,目前已成功地在我們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舉辦了兩門課程的培訓,今年三月份還會再開一門談判課,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未來能夠引進更多的課程,讓我們陜西的律師能夠在家門口就接受最佳的培訓。
iCourt的強勢崛起,以及她所崇尚的技術驅動法律的理念,為我們這個行業注入了一縷春風,其必然會產生長久的影響力。
一個人——蔣勇律師(先生)
說起蔣勇律師,在坐的各位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現在儼然就是律師界的大明星。在大家眼中他的形象是,謙遜、睿智、勤奮、樂于分享以及一頭花白的頭發。在我看來,他應是近年律師圈IP打造的最成功者,大家提起蔣勇律師就會想到天同律師事務所,想到高端商事訴訟,想到無訟,想到互聯網+法律。作為一家律師事務所的主任,蔣勇對于律師行業專業化發展和律師事務所精細化管理的推動被大家普遍關注,但是作為互聯網公司的老板,他所具有的野心(夢想)可能很多人仍然還沒有注意到。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蔣老板在無訟的一次活動中有意穿了和馬云同款同色的毛衣,我相信對于蔣老板來講,這絕非是一件衣服的問題,以我的拙見,蔣老板是有意將無訟打造為法律行業的淘寶,至于我的判斷是否準確,還請各位看官繼續關注蔣老板的下一步舉動。裁判文書網是司法公開的產物,原來的版本非常不好用。但是沒有辦法,再不好用,它仍然是最權威、數據最全的裁判文書公布網站,我們還是必須得用。上過iCourt大數據課程的學員都有ilaw賬戶,我們大都是先通過ilaw找到想要的案例,然后再去裁判文書網下載。現在裁判文書網終于升級了,使用起來方便多了,至于如何使用以及都有什么功能,iCourt的老師都有寫過文章,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到網上搜搜,學習一下。(戳這里閱讀)總之,我認為,裁判文書網所展示的司法公開之路將會繼續走下去,法律大數據必將會對律師未來的工作產生長遠影響。2015年5月,美國昆毅律師事務所雄心勃勃地宣布將在上海設立分所。我真想說一句,狼(鯊魚)來了。
這是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我們為什么要去關注呢?
先來看看這家律所的中文網站是怎么宣傳自己的:全球商事訴訟勁旅;訴訟是一場零和游戲,有人嬴,就有人輸,我們通常會贏;昆毅絕無僅有;我們已經為客戶贏得:五次9位數的陪審團判決賠償,二十四次9位數的和解賠償金,十二次10位數的和解賠償金;更優秀、更迅速、更強悍、更可怕《全美律師》。這家律所1986年成立,27年后發展為600位律師,合伙人174名,2014年合伙人平均利潤492.5萬美金,2014年總利潤7.23億美金,相當于深圳市律師全年綜合收入的兩倍,累計代理案件1855起,勝訴1655起,勝訴率接近90%。看看他們的宣傳,再看看他們的數據,真的不覺得可怕嗎?當然,就目前而言,外國律所在中國開展業務仍然受中國政府的政策限制,存在重重障礙,昆毅能否在中國取得成功還需要時間的考驗。但是,國內效仿昆毅律師事務所的律所其實力也不容小覷,對于昆毅律師事務所的發展模式我們需要關注。
大成律師事務所與Dentons律師事務所合并,形成宇宙第一大律師事務是2015年初律師行業最大的新聞。在律所規模化、國際化發展的道路上,此次合并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座巔峰。
可以預見,大成與Dentons創造的這座“巔峰”并非終點,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律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走上規?;H化之路。
就陜西本地來講,2015年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的合并成立,在我們陜西律師行業這潭水中掀起了一片大大的浪花,海普睿誠的合并成立吹響了我們陜西律師追趕行業先進的號角,我們陜西律師不再甘居人后。經過一年的努力,現在已經做到了西北第一大所,但是我們距離目標中的強所仍然有很大差距。不過,我們堅信海普睿誠人所走的方向是對的,未來,只要堅持在這條正確的路上走下去,我們的目標一定會實現。2015年律師行業的另外一種潮流是:全國各地小而精的律所遍地開花。雖然不能一一列舉,但仍然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我曾到過貴州惟勝道律師事務所,他們和我們一樣,同處西部地區,同樣是一群年輕人,他們堅持夢想,只做商事訴訟業務,去年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發展。2015年匠人精神同時在法律界和互聯網界被推崇,而這種精神的最佳實踐者是一位日本老人小野二郎。
出生于1925年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壽司大廚,師傅中的師傅,職人中的職人。日本將他視為國家珍寶,他已經九十歲高齡,還執著在自己的壽司旅程中——這就是小野二郎,紀錄片《壽司之神》的主角。
小野二郎曾說,“你必須要愛你的工作,你必須要和你的工作墜入愛河……即使到了我這個年紀,工作也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我會繼續攀爬,試圖爬到頂峰,但沒人知道頂峰在哪里”。這樣敬業、嚴格、追求卓越的精神,才成就了一代大師。在這個快餐式的社會里,面對錯綜復雜的法律行業,我們律師需要靜下心來,在某一領域,像一個匠人一樣默默的耕耘,一定會有所作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繪制的關于明天的美好藍圖。我想說,其實,今天我們已經身處未來之中,未來也可在昨日已經發生的事情中去尋找。正所謂未來已來,只是還未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