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成都房價突然莫名飛漲。我遇到了好多人的咨詢,“簽了合同后,房價上漲,房東要毀約怎么辦?”,甚至有人還把我拉入一個叫“成都二手房維權”的群里,500多名群友幾乎都是近期遭遇賣家“毀約”的購房者,拿不到房子又錯過再次購房的機會。
[什么是合同?]
什么是合同呢?合同其實就是法律。就是你與他人的法律。因為法律也是一種合同,一種社會的契約,法律就是大家,無數個你我,與無數個他人,達成的一個契約,從而構建出彼此的行為規范,并且強有力的保證大家都按照這個行為規范行動,不允許破壞這個行為規范。合同,就是這樣的法律,你與對方的法律,這就是你與他人的規則和行為規范,你得像遵守法律一樣去遵守合同。
[為什么我們應該遵守合同約定]
你明白了什么是合同的時候,這個為什么就等于廢話了。因為,合同就是法律,人們難道可以不遵守法律嗎?如果人們都不遵從法律,那這個社會還能叫做社會?一切都是混亂的叢林,你工作沒有保障,你生活沒有保障,甚至你的人身安全都沒有保障。合同難道不一樣嗎?如果我們可以不遵守合同的約定,那就不會有市場的存在,因為一切交易都毫無意義。
很多人都在嚷著契約精神,法律意識。可是誰真正懂得契約精神、法律意識呢?契約精神不僅是防止公權的侵蝕,也要防止私權之間的相互傾軋。
什么叫做法律意識?法律意識不僅僅是叫你知道你的權利在哪里,還得明白你的義務在哪里。法律的意義不僅在于你權利可以獲得法律的保護,也在于法律會強制你履行你的義務,你的承諾。法治時代,就不是一個可以輕許諾言的時代。
[對這樣的違約潮,我們應該怎么做?]
法律規則,和法律的實踐,會對人們的行為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互動,也會把人的思想和道德漸漸塑造。如果,我們容許這樣的違約行為大量產生,我們對這樣的合同違約輕易寬容,那我們就不會培養出守約的習慣,我們會不再重視自己的承諾,我們更不會產生什么契約精神,我們的道德會被深深的塑造得荒腔走板,這就是一個糟糕的社會。
如果我們允許自己隨意違約收房,那就沒有理由不允許食品供應商違約,給我們來點“僵尸肉”;也沒有理由不允許奶粉企業違約,給我們加點三聚氰胺;也沒有理由不允許藥品制造商,給我們來幾顆亂七八糟的假藥……
任何交易都是一種契約,相互的違約,就是相互的“投毒”,社會這就變成了“相互投毒”的社會。當我們在為自己違約獲利而竊喜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吃了“僵尸肉”,毒奶粉和假藥,要知道,誰也不可能會在這場相互違約的狂歡中幸免于難。
所以,我們該怎么做呢?就是該嚴格維護合同的履行,或者,你要違約,那也好,違約怎么計算違約給對方帶來的損失呢?別人信賴這份合同,買你的房屋而不是買同樣條件下別人的房屋,比如買的時候300萬吧,300萬可以買的,也可以買別人的,現在好了,房價漲到400萬了,你違約,可以,可以你把別人的購買300萬的房產的機會錯過了,來,你把這個差價100萬補上,這就是你違約給別人造成的損失,你得賠償,當然,其他的損失也別忘記了。
[我們的希望]
律師,本是法律的守護者,可是我很遺憾的看到,在這場違約的狂歡中出現了很多律師的身影,他們協助違約,甚至設計規避違約賠償的手段。
一個美好的社會是我們共同維護的結果,我們不能一面大罵現實的法治現狀,一面卻干起了破壞契約精神的事情,作為法律共同體的一員,律師們,是有義務去引導當事人誠實守信,我們需要一點高度,也需要一點信仰,為法律,也為自己生活的這個時代!
今日頭條:法律先生
鳳凰新聞:法律先生
新浪微博:hi法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