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叨叨兩句。上周我在湛江做了一周的講座。把我給累趴下了。星期天講座現場超火爆,因為場地不夠大,好多家長都坐在了窗臺邊上。本來我開開心心的講完準備坐3點的飛機飛回家。結果,通知我飛機改成6點。好吧,改就改吧。當我兩點鐘正在吃著廣東茶點的時候,我被通知:飛!機!取!消!了!原因是:大霧!
可是,我真的好想回家啊。我有兩個選擇
1 坐船去海口,從海口飛(大霧不能坐船)
2 坐大巴去廣州,從廣州飛
3 坐火車(當天沒票)
所以,我只能選擇,去廣州。湛江到廣州7個小時大巴。到廣州已是11點以后,再一路直奔機場。第二天早上5點起來去趕第一趟飛機。
然后,你們就看到了,周一晚上,我推送了一篇上周推送過的文章給你們看。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連續講課一周,顛簸一路,回到家里真的有點神志不清了。所以,親愛的媽咪們,工作不要太辛苦哦!太辛苦的時候,人容易犯錯。
好了,叨叨完了。今天給大家寫的內容是上周有家長在后臺問我,小朋友有暴力行為,甚至偶爾自虐,問我怎么辦。
這個問題,我們從孩子出生時開始講起。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不具備語言功能,所以嬰兒直接用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比如,餓了就哭或者是直接去找媽媽的奶頭。
隨著幼兒的成長,當TA的語言功能完善,并且具備良好的社交意識的時候,TA就會先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然后再做出行動。這個模式和我們成年人是一模一樣的。比如,我們成年人看到桌上有一瓶自己想喝的酸奶,我們先會去問酸奶是誰的,我能不能喝。一個語言功能良好,社交能力良好的幼兒,也會按照這個模式來做。不會直接看到酸奶是自己喜歡的就去拿。那幼兒大概要在幾歲具備這樣的模式呢?通常來說,兩歲以后就應該具備這樣的模式了。想到什么,先表達,再去做。而不是想到什么就直接做。(比如用跟媽媽說要上廁所來替代直接尿)
大量兒童存在不會表達或是不知道需要表達的情況
我相信,不少媽媽有這樣的困擾,為什么我的孩子出去老愛打別的小朋友?(甚至還有咬人的)。這就是典型的兒童仍以行動直接表達思想的模式。這說明兒童的整體語言能力或者社交能力(亦或兩者同時)需要得以提升。
接下來講講帶養期間的問題
幼兒是完完全全的吸收性心智。我相信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經驗,感覺自己并沒有教給孩子某個詞匯,某種行為,孩子突然有一天會自己說出來一個新詞,或者做出一個新行為。其實,你的詞匯和行為一定是在你帶養幼兒的過程中已經出現了,你的孩子直接就吸收進去了。到了某個時刻就爆發出來了。當家長困擾于自己的孩子為什么會有暴力行為的時候,你就一定要趕緊看看,自己平時是否存在暴力行為。這樣的話一說出來,十個家長有九個會跟我說,老師,我們真的沒有暴力行為。
暴力,就在你不經意中,已經發生。
舉個例子。你在擺弄某個物件,半天都搞不好,氣死了,直接摔地上。這種細小的行為,不會有人把它歸為暴力一類,但是在幼兒看來,就是一次非常暴力的行為。弄不好—直接摔下去。還有些男家長,對待自己的老婆呼來喝去,動作粗魯,這些在幼兒看來都是暴力。(或者我們說,你對待世界的方式是粗暴的,你的孩子自然無法對這個世界溫柔)。再比如一些家庭,沒有粗暴的暴力,但是充滿冷暴力(沒有動作或語言,臉上卻陰霾一片),或是語言暴力(經常性的負面評價,充滿怒氣和不耐煩的表達)。幼兒如果長期生活在一個這樣的環境里,TA必然學會用粗暴的方式來對待身邊的一些東西。
最后我們再講講父母的情緒管理問題,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條。
自虐,是一種極端的情商低的表現。情商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情緒管理能力。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非常非常令人憤怒,或是悲痛的事情,我們將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幫助自己渡過這個難關?
普通的方法:做一點其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比如看電影,買買買,運動,去唱K。這些都可以。
高級的方法:真正接納自己的情緒,和情緒共存,感受痛苦和憤怒,然后平靜下來,去做該做的事情。
最可怕的方法:心靈的痛苦無法承受,那么就讓我身體來替代那種無法承受的痛苦吧。
我見過幼兒拿頭撞墻,撕扯自己的頭發,咬自己。如果幼兒出現這樣的行為,不及時干預,很可能未來TA就會做出用刀自殘用煙頭燙自己的行為。因為,內心的情感只能宣泄在身體上。
那為什么幼兒會如此不會做情緒管理,會采用這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自己呢?當然是父母自己的情緒管理出問題了。當幼兒出現無厘頭(不是無理取鬧,幼兒的任何一種情緒都是有原因的,你說幼兒無理取鬧,就好比男人對一個發脾氣的女人說你在無理取鬧,簡直想分手有沒有!)的哭鬧的時候,你自己是否會因為長時間無法安撫幼兒的哭鬧而自己發起脾氣來?幾乎大部分人都會,因為我們的耐心總是有限的,幼兒一而再再而三持續不斷的挑戰你的時候,你總有被激怒的時候。一旦你被激怒了,你就在你孩子面前上演一出'失控'的好戲。然后你孩子就一次次的習得'失控'。在這樣環境里長大的幼兒,根本不知道如何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因為父母總是在TA面前失控,并沒有在TA面前演過成功的情緒管理的方式)。不懂情緒管理的孩子,當情緒爆發出來的時候,總要給自己的情緒找個出口吧?幼兒不比成人,成人至少還能喝酒,還能買買買,還能去度假,你說,那么小一丁點的小朋友,TA有什么方式來給自己的情緒找出口。身體必然是最簡單的出口。
綜上所述,行為存在暴力或是自虐的兒童,父母應該回觀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平時待人接物的模式,先自我解決,再去幫助幼兒。好了,你們該不會留言問,那,老師,我們怎么做情緒管理?恩,我開一期微課,教你們做情緒管理,好不好?留言給我哦!如果人數多,我就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