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原為寶雞歷史文物陳列室,始建于1956年,后在寶雞中華石鼓園內建新館,于2010年落成。新館館舍用青銅器出土的場景作為建筑造型,館藏文物1.2萬余件(組),其中一級文物120余件,包括何尊、折觥、厲王胡簋、墻盤、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現有常規展覽:《青銅鑄文明》《陶語訴春秋——陶器展》《對鏡貼花黃——銅鏡展》《明月照瓊琚——玉器展》,還有其他臨時展覽等等。
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是銅與錫的合金,還加入少量的鉛。青銅發明后,立刻盛行起來,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青銅時代。青銅器的類別可細分為若干類,其中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這五類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可是,青銅器生僻難認的器名往往使我們一頭問號?“鼎鬲簋觚爵甗觶斝匜簠盨罍瓿彝觥卣……”啥?啥?啥?蒙圈……文物的名字都認不全,簡直要難到懷疑人生,這些“奇葩”的字是從哪里來的?其實,這是文獻典籍中的名稱和考古學家已經發現的器物對應上后,按照古人的叫法,給文物起的名字。來,請看圖!
民以食為天,這些如此講究的與吃有關的青銅器皿,在商、周時代不單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時也是宗廟中的禮器。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隔著屏幕都能聞著香味的青銅器,讓冰冷的青銅器不再那么高冷,讓文物在這個春天“活”起來……
鼎
鼎:烹煮、盛放肉食的炊具,分為三足圓鼎和四足方鼎兩類,有蓋或無蓋。鼎是我國青銅文化時期的代表,古時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
寶雞出土的青銅四大國寶: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現都不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下文簡稱為寶博),只能做四件復制品擺放著。現存著名的鼎還有:后母戊鼎(一稱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克鼎(又稱膳夫克鼎),這些也都沒收藏在寶博。不過以下展品在寶博可以親眼所見的哦,曬出來供各位雅賞。
周宣王四十二年逨(lái)鼎
周宣王四十三年逨(lái)鼎
周宣王四十二年逨鼎與四十三年逨鼎相似,唯有耳部為弦紋、頸部變形獸面紋,雙目不突出。兩套逨鼎是西周少見的高紀年器物,對檢驗夏商周年表起重要作用。
獸面紋帶鈴簋(guǐ)
簋(guǐ)
簋:盛放黍、稷、稻、糧等食物的器具,相當于今天的大碗。一般形制為圓腹,底座為方形或圓形圈足,雙耳、四耳最為常見。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特別是在西周祭祀、宴饗時通常以偶數簋與奇數鼎配合使用,構成青銅禮器中食器組合的核心,成為“明尊卑,別上下”的標尺。獸面紋帶鈴簋樣式凝重精美,方形座上裝飾有古代的饕餮紋,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銅器裝飾圖案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銅器裝飾圖案的最高水平。
伯公父簠(fǔ)
雙耳雙環簋(gǔi)
簠簋這兩個字是不是長的很像?不要認錯哦——簠(fǔ),簋(gǔi)。
簠(fǔ)
簠:為盛食器,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
鬲(lì)與甗(yǎn)
夨(zé)伯鬲
冬甗(yǎn)
咦,用這個胖紙煮肉肉即穩當又香氣四溢……
鬲:烹煮流食的炊器,一般形制為大口,圓腹,三個袋狀空足可以擴大受火面積,較快地煮熟食物,青銅鬲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時期,戰國中期逐漸減少。
甗:蒸食器,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甑(zèng),用來盛食物,下部為鬲,用來煮水加熱,中間有帶孔的箅(bì)子方便水蒸汽透過蒸熟食物,有的甗上下部還可以分開。甗除實用外還是禮器,與鼎、簋、豆、壺、盤等組成隨葬品配套使用。
何尊
尊
尊:高體的大型或中型盛酒器。何尊作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下期我們來揭秘何尊銘文哦。
壺
單五父壺
三年興壺
壺:古代盛酒器。單五父壺出土兩件,造型、紋飾及銘文均相同,該壺在器蓋、器腹、圈足處,以數條造型各異的龍紋裝飾,表現出變化多端的龍的形態。三年興壺形體龐大,造型莊重,裝飾波曲紋,寬疏有序,線條流暢,是西周中期青銅壺器的典型作品。
斝(jiǎ)
折斝(jiǎ)
斝:古代用于溫酒的酒器,通常造型為三足,一鋬(pàn),兩柱,圓口呈喇叭形。
卣(yǒu)
伯格卣
筒形直棱紋提梁卣
卣:盛酒器。伯格卣通體以云雷紋襯底,采用浮雕、圓雕和平雕相結合的藝術手法,造型厚重,紋飾華麗,充滿神秘色彩,充分表現出古人對鬼神的崇拜,器內有銘文六字,記器為伯格所作,是西周不可多得的青銅藝術珍品。筒形直棱紋提梁卣是目前出土的三對“組合”提梁卣之一:一對在甘肅博物館,一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一對在寶博。陳列在寶博的這一對相愛了幾千年了吧(
盉(hé)
西周逨盉(lái hé)
盉:為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西周逨盉造型獨特,構思奇妙,從銘文得知,是西周單氏家族第八代逨(逨:人名)為祭祀皇高祖單公而做的一件禮器。
西周逨(lái)盤
西周墻盤
盤
盤:為水器,用于古人行沃盥(wò guàn)之禮(解釋為澆水洗手)。西周逨盤造型優美,腹部及圈足處裝飾竊曲紋,鋪首為獸首銜環,盤外部布滿翠綠色銅銹。墻盤,西周銅器(是銅的哦),因“墻”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稱作“史墻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現的最長的一篇銅器銘文。
爵
西周青銅爵杯
爵:飲酒器,屬貴族階層使用,其造型前尖后翹,下承三足,尾短、有流、有柱。嗯,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就是它了,影視劇里經常見,看著就親切。
好了,篇幅有限,喜歡商周青銅器的朋友們,下期我們將強行科普一波青銅器銘文——會“講”故事的青銅器,咱們不見不散。
說明:此文部分文圖源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官方微博。
參觀信息:
地址:陜西省寶雞市濱河南路中華石鼓園
博物館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門票:憑身份證免費兌換門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