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號
695號為雜交種、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選出、葉片為深綠色,葉片每邊有鋸齒5-8個,葉脈呈紅色,嫩葉淡紅色,花為淡紫紅色,果皮粗糙,果實中等略小。該品種根系發達,呈塔狀生長,自然分層分枝、樹冠勻稱、開闊,通風透氣好,生勢旺盛,樹冠圓錐形、中等直立、分枝長而健壯豐產穩產 , 葉披針形、葉緣有大刺、葉尖為急尖;葉片兩面的葉脈、側脈和大量的細網脈明顯可見。總狀花序腋生,下垂,小花粉紅色;兩性花,無真正的萼片,而是4個萼片狀花瓣連結成管狀花被。上位子房,內含2個胚珠,通常僅一個正常發育成胚。果仁平均粒重2.8g,出仁率33.53%,一級果仁率98.35%,含油率74.24%。
在我國四川、云南表現優異。廣西南寧表現早結性好,早期豐產。岑溪市種植三年出圃的嫁接苗實現當年種植當年開花結果,植后三周年株產帶殼鮮果可達30Kg,2010年8月自治區組織專家實地測產岑溪市6周7周年平均株產41.2公斤,表現優質、速生、早結,是最具發展前景的堅果品種之一。
先進性:廣西熱作所選育的堅果品種,在岑溪市種植4周年畝產值可達5000元,8周年以上畝產可達10000-30000元。
果實經濟性狀:果實中等,鮮果重17.50 g,鮮殼果重7.97 g,殼果縱橫徑2.51 cm×2.47 cm , 鮮果、殼果均比對照品種小。但出仁率高,果仁重2.31 g,比對照品種大。一級果仁率為96.2%,高于對照品種
生長結果習性:695 樹冠疏散,呈圓形,直立生長性強,自然分枝多。葉深綠色,花序長18~22 cm,花粉紅色。每穗掛果3.2個,較對照品種多。4年生—6年生樹667 m2產量分別為45.2、66.6、116.1 kg,高于對照品種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