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保育舍操作規程
一、目標與職責
豬場總目標:能繁母豬年頭平出欄豬只23頭。
1、保育舍豬只月死淘率小于2%;
2、配合獸醫開展疫病防治等工作;
3、做好記錄、記載及報表、工作總結、報告工作。
二、日程(行為規范)
上午8:00~12:00原則上為工作時間,冬春季上下班時間適當調整,工作日程如下:
第一步:巡查豬只、豬舍設施、設備、水電等情況;
第二步:清理、清洗食槽,投喂飼料、檢查飲水供給是否正常;
第三步:除糞等清潔衛生工作;
第四步:消毒、配合獸醫開展防疫、疾病診治、斷奶等工作;
第五步:調欄、補打耳牌等工作;
第六步:巡查處理豬舍水電、門窗等設施設備、豬只、飼料等狀況,下班。
下午 14:00~18:00原則上為工作時間,冬春季上下班時間適當調整,工作日程如下:
第一至第五步同上午日程;
第六步:完成報表、工作日報等記錄報告;
第七步:巡查處理豬只、豬舍設施設備、水電等,下班。
三、操作
(一)進車間(生物安全)
從內勤區進入生產車間,必須到相應生產區換衣間(工作房)脫掉內勤區鞋,外套 洗澡(有工作房)→穿車間工作服→穿車間工作鞋 洗手、踩消毒池 進入車間工作。
(二)進豬前準備(生物安全)
1、“全進全出”豬舍消毒程序
(1)清洗必須在空圈后24小時內完成:將可移動的物品移開,徹底清潔(包括房頂、墻壁、排污溝等);
(2)用常壓水管將0.2%洗衣粉水或0.2%肥皂水噴灑浸泡2小時,用4-6千克壓力的沖洗機徹底沖洗;
(3)待干后(夏秋季4~6小時,冬春季8~10小時),使用石灰漿噴涂豬舍1米以下的所有地面和墻壁消毒。金屬隔欄使用碘制劑消毒備用;
(4)檢查合格后,空欄凈化3天。
2、檢查豬欄設備及飲水器是否正常,對不能正常運作的設備及時維修。
3、溫度準備。接豬前24小時將保育舍溫度升到28℃,之后每周降低2℃,保育出欄時20℃為宜。
(三)豬群轉入(行為規范)(生物安全)
1、產房仔豬21日齡斷奶后即轉入保育舍。
2、實行批次管理。保育根據產房生產出來的仔豬實行批次管理,以便飼料、獸醫、生物安全管理,徹底實行全進全出。
3、按品種、種用、商品肉用、公母、強弱、大小分群、分圈飼養,按每頭占用0.4平米安排欄位。在條件許可情況下,每個單元應預留1-2個欄位,用于在豬只飼養過程中對弱、病豬的剔出、分群隔離飼養。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 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原則,可對并圈的豬只噴灑有味藥液(如來蘇兒、酒精),以清除氣味差異。豬群轉入頭3天飼養人員應加強豬群的調教和定位,值班看護。
分、并群技巧一是根據品種、性別、強弱來分群;二是留弱不留強:把較弱的豬留在原圈不動,較強的豬調出;三是拆多不拆少:把豬只少的留原圈不動,把頭數多的并入頭數少的豬群中;四是夜并晝不并:把準備并圈合群的豬群噴灑相同氣味的藥物(如酒精)或糞尿,使彼此氣味不易分辨,在夜間合群;五是同調新欄:兩群體重、身體狀況、采食等方面相近、頭數相等,強弱相當的豬群,并群后同時調到新豬欄;六是饑拆飽并:豬在饑餓時拆群,并群后立即喂食,保證豬群吃飽喝足,可達到互不侵犯、和平共處的目的;
4、保持圈舍衛生、干燥,每天清糞2次,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吃料、睡覺、排便“三定位”。不用水沖洗仔豬欄圈。注意舍內濕度。
吃料、睡覺、排便三點定位技巧:
(1)水定位:在豬拉屎尿的地方放一些水,甚至占到大部分圈舍面積,將豬逼到很小的區域,待豬固定躺臥地點后,將水逐漸撒去;
(2)糞定位:在豬應該排屎尿的地方,先放一些臟物(豬糞等),因豬有喜干凈的特點,會主動走過去;
(3)玩具定位:豬有喜歡玩耍玩具的習慣,可以在排糞的地方防止鐵的門框或塑料袋供豬玩耍,豬一般喜歡在此地排糞達到定位的目的;
(4)料定位:在準確定豬躺臥的地方撒一些料,豬一般不在料上拉屎撒尿,但會在上面躺臥;
(5)木板定位:一般斷奶仔豬從產房轉到保育舍時,溫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上產仔舍多是網床,保育舍多是水泥地面,有時地面還是濕的,這樣豬會感到更冷;在需要定位的地方給豬鋪一塊木板,豬舍主動躺在上面,也就不會在上面拉屎尿了;
(6)墻角定位:剛轉入的仔豬一般喜歡在避風的地方躺臥,所以墻角和墻邊就成了豬定位躺臥的地方;所以剛轉入的豬就需要我們為他們設計好墻或墻角;如果需要豬在靠近門口的地方躺臥,則要在門口堵一木板或其它物品,豬也會主動去躺臥。
(7)夜間定位:晚上花一點時間,將躺臥地方不對的豬哄起,趕到該躺臥的地區,直到它們穩定睡好。
(四)溫度控制(以豬為本)
保育舍最適宜溫度為20℃~28℃,每棟保育舍單元應掛一個溫度計,經常觀察氣溫變化,當氣溫高于28℃時應開窗通風降溫;當氣溫低于18℃時,通過關閉門窗或開啟曖風爐、地熱來保溫;溫度適宜情況以仔豬群居平側臥但不扎堆為宜,同時注意舍內有害氣體濃度。填寫豬場豬舍溫濕度記錄表(附表一)
(五)巡查(以豬為本)
每天必查項目:
1、豬只。巡查后備種豬采食、飲水、吃料、糞尿、患病、跛行、子宮陰道炎、精神不振和發情的豬只等情況。有異常必須當即記錄和報告情況。
2、水。巡查水龍頭、飲水器有無損壞;出水量、水壓是否正常。
以上項目由車間自己當即解決。
每周四必查項目
1、電。巡查供電、電器設備等的完好情況。
2、設施設備。巡查排氣扇、吊扇、風機、水簾等的運行情況。
3、圈欄。巡查圈欄、地面、漏縫地板等的完好情況。
4、圈舍。巡查圈舍屋頂、門窗、墻壁等的完好情況。
5、排污系統。巡查排污溝、管排放是否正常。
上述項目由車間配合后勤組解決,同時匯報場長。
6、豬只。巡查生產保育豬采食、飲水、糞尿、患病等情況。
保育車間正常豬和不正常豬的區別
不正常 | 正常 |
背毛粗糙 | 光滑 |
不活潑 | 活潑 |
饑餓 | 飽食 |
跛行 | 行走正常 |
扎堆 | 分布均勻 |
張嘴喘氣 | 呼吸正常 |
豬群大小不均 | 均勻一致 |
瘦小 | 肥胖 |
膿包 | 無膿包 |
豬只巡查過程中發現有任何異常,應立即匯報獸醫解決相應問題。統計好病死仔豬,填寫相關報表。
(六)喂料(以豬為本)
1、頭天按照天兆豬業《豬場營養與飼料使用手冊》計劃第二天喂料品種、數量,報場長審核、庫管員發放、做好登記。
2、喂料前檢查飼料質量,觀察顏色,顆粒狀態、氣味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并加以處理。
3、喂料前清理食槽,處理剩余飼料,將食槽清洗干凈。
4、飼料飼喂方法。
(1)按照天兆豬業飼料營養手冊的要求飼養仔豬。
(4)每天投料3~6次,但基本原則是保證其自由采食、食槽內隨時有飼料,但又不能造成浪費。
(5)換料時一定要嚴格做到按兩種飼料的更換時間、比例來進行過渡換料,弱仔豬的換料時間可適當延后。
(6)仔細觀察豬只吃料情況,記錄其采食不好的豬只加以精心照料或治療,保證保育仔豬多吃多長。
5、投放飼料量以豬只采食完成進入休息狀態時,飼槽底部飼料覆蓋50%為原則。 6、轉欄后兩天注意限料,日喂0.15—0.25千克/頭,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自由采食,少喂多餐,每天添料4~5次。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
※:對需要在飼料中添加藥物的,需要填寫《飼料(飲水)加藥表》,由豬場獸醫直接下達到用藥車間,車間組長、或技工確認加藥比例、加藥量,采取逐級預混方式添加到飼料中。填寫附表二。
(七)飲水(以豬為本)
1、檢查飲水嘴出水水量、水壓、PH值情況是否正常。
2、對剛轉入的小豬要輔助幫其學會飲水,方法是用木屑或棉花將飲水器撐開,使其有小量流水,誘導仔豬飲水。
※:對需要在飲水中添加藥物的,徹底清洗加藥桶,需要填寫《飼料(飲水)加藥確認表》,由豬場獸醫直接下達到用藥車間,車間組長、或技工確認加藥比例、加藥量,采取逐級預混方式添加到水中。
(八)清潔衛生(生物安全)
1、清掃糞便。糞便清掃實行干稀分流,將干糞清理成堆裝入廢棄飼料口袋中運至干糞棚,稀糞、尿液等清掃入排污溝,上下午各做一次,使欄舍及豬體基本無糞垢,保持干凈。
2、清掃圈舍。用掃帚清掃欄位,清除所有走道、墻壁、門窗、天花板及燈具、攝像頭等設施設備的灰塵、蜘蛛網等,確保清潔衛生;對轉出豬只的圈舍立即進行沖洗、消毒、干燥備用。
3、滅鼠驅蚊蠅。防治蚊子、蒼蠅滋生,并徹底清除;放置滅鼠藥,消滅老鼠,堵塞老鼠洞,車間不允許老鼠存在。
4、規范管理車間工具。車間所有工具、水管、記錄牌、記錄表等全部上墻整齊掛起來,其它工具擺放有序。
(九)調欄與耳牌及豬只稱重(行為規范)(生物安全)
1、調欄。根據從產仔舍轉入的斷奶仔豬品種、性別、體重實行合理分群。
(1)按品種分群。根據本場生產實際,將D、L、Y按品種分群分圈飼養。
(2)按性別分群。將D、L、Y品種按公母分群、分圈飼養。
(3)按體重大小分群。將各類品種、不同性別,但體重大小基本一致的分群、分圈飼養。
(4)按體質強弱公群。將品種、性別一致,但體質強弱不一致的分群飼養,特別是體弱的仔豬
2、轉群。一般情況下,保育仔豬在保育期結束后(出生后49或63日齡),根據生產安排,一方面將需要繼續培育的種豬轉入到培育舍,另一方面將需要出售的商品仔豬轉出銷售。
3、耳牌。巡欄時注意觀察經選育的種用仔豬耳牌是否松動或掉落,如有發現及時補上耳牌。
4、每批次(房間)的豬只轉出時,需要對所有的豬稱取重量,用以計算該群豬只的料肉比。
(十)配合獸醫工作(生物安全)
配合獸醫做好防治工作。
(十一)趕豬(行為規范)
趕豬不講究方法會使趕豬人非常累,甚至會讓豬把人拱翻,有人因此受傷。或者花很長的時間趕豬,造成豬應激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下面幾個技巧可供使用:
1、豬能看到但視力不好:由于豬的視力不好,它看不清墻是什么東西做的,它不會往墻上撞,所以一道布墻都可以把豬擋回去(不要讓豬碰到,否則豬會沖過去);
2、豬聽力好:趕豬時,用趕豬板或一根長一些的桿子擊地,豬聽到聲音會尋聲音往前走,左面有聲音它向右拐,右邊有聲音則像左走;
3、豬隨群:趕一大群豬比趕一頭豬容易,所以趕豬時保持一群豬的隊形很關鍵,不要一頭一頭的吆豬;
4、給豬設計一條路:在趕豬時,要人為地為其設計一條路,這條路的墻最好是固定的結實的墻;如果沒有,可以使用臨時墻,如用鐵欄桿代替、用長條的彩條布代替(也可以用飼料包裝袋縫合成長條布)、也可以用其它不透光的板等,讓豬看見只有向前才是對的,這樣一般豬都會順著人給它設計的路前行;
5、臨時墻:也就是讓豬看不到前面的路,這在向回攔豬時常用,用專用趕豬板、鐵欄桿、木板都可,實在沒有稱手的物品,一個人蹲下也可以讓體重小(一百千克內)一些的豬返回去;千萬不要雙腿叉開去攔豬,否則豬會從褲襠中穿過,將人頂一個大跟頭;
6、以喊代打:人在后面喊叫,豬往往向前走;但如果人用很細的木條打豬,又沒有給豬明確的指示,豬往往不知該如何辦,經常返回頭來,更加難趕。
7、趕選售豬出欄:如果遇到同一圈豬不整齊,而客戶又要求均勻的話,就只有從圈中挑豬了,這時如果用一塊長條布,將選中的豬兜住,很容易被趕出去,減輕抓豬的工作量;
(十二)填寫報表(數據準確)
1、填報保育舍報表。(見附表十九)
2、填報《批次豬群免疫報告》(見附表十二)
3、填報《群體或個體治療記錄(___月份) 》 (見附表四)
4、填報《飼料消耗記錄表》(見附表五)
(十三)出車間(生物安全)
出生產車間,必須到生產區換衣間(工作房)脫掉生產區工作鞋、服→換內勤區衣服→穿內勤區鞋方能出生產車間進入內勤區。
四、責任劃分
直接責任人:本舍組長
監管責任人:豬場場長
督導責任人:生產技術服務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