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養(yǎng)娃是個“細活”,小寶貝身上的任何一個零件,爹媽都要嚴格“審查”。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部件”是指甲,江湖上關于它的“傳說”從未斷過。
指甲上有白斑,是不是缺鈣,抑或是有蛔蟲?寶寶指甲上的小月牙的多少是否與健康直接相關?指甲旁邊的倒刺是否與微量元素相關?這些關于指甲的“傳說”,到底應該如何判斷呢?
今天給寶寶剪指甲,不小心剪到手指,一直流血,后來只是簡單止血處理,用紗布包了一下,下午的時候用碘伏和創(chuàng)可貼重新包了一下!這樣處理可以嗎?應該不會是破傷風或是敗血癥吧?
給嬰兒剪指甲容易造成甲床破潰,應先壓迫止血,再簡單消毒。如果傷口不大,出血不多,不必包扎。不提倡包扎的原因是:1.暴露傷口容易保持傷口快速干燥;2.包扎物容易被孩子啃咬甚至吞咽。出血基本止住時,可用清水沖洗,再消毒。創(chuàng)傷局部應該很快出現(xiàn)愈合,不易合并敗血癥等全身感染。
接著,我們一起來分析下小寶寶指甲的“臉面”到底都藏著什么信息呢?寶爸媽擔心的白斑、月牙、倒刺應該如何看待,平日里面怎樣給寶寶修理小指甲呢?寶寶出現(xiàn)咬指甲要如何看待呢?
看到指甲上面有白點,先回想近期手指是否受過傷?
針對寶寶指甲上面的白點,醫(yī)學上有人將其稱之為“點狀白甲癥”。白甲癥,是一種小孩常見的指甲疾病,尤其白點的分布型態(tài)可分數(shù)種,單純幾點小點的一型在很多正常小孩都可看的見,不需治療。
現(xiàn)在多數(shù)專家認為,指甲上單純的幾個小白點是因為近期指甲可能受到了損傷,如指甲不小心被門夾了,被重物砸了,或是剪指甲時不小心傷到了指甲后,才會出現(xiàn)小白點。除此之外,不少專家認為還有另一些可能性,就是近期有輕微的感染或過敏,或者是特定藥物的副作用導致手指甲上出現(xiàn)了白點。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指甲上的有白點出現(xiàn),近期又沒有受傷,那么你可以試著回憶一下,最近兩個月是否有受傷,根據(jù)專家解答從手指受傷,到白點站出來,需要8周左右時間。
指甲白點是否與缺乏營養(yǎng)相關?
關于指甲上的白點是否與寶寶缺乏鈣、鋅相關,目前還沒有完全的定論,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不同年齡段,鈣、鋅的攝入是否充足。
補鈣:根據(jù)《美國居民膳食鈣的參考攝入量》推薦,不同年齡段孩子每天鈣的適宜攝入量為:
0~6個月齡:210mg;
7~12個月齡:270mg;
1~3歲:500 mg;
4~8歲:800mg。
0~6個月、7~12個月齡孩子如何獲得充足的鈣?
母乳喂養(yǎng)兒:母乳可以輕松滿足 6個月內嬰兒對鈣的需求,6個月以后嬰兒開始添加輔食,所以也不會因為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而出現(xiàn)缺鈣。
配方粉混合喂養(yǎng):根據(jù)歐洲兒科胃腸肝病營養(yǎng)學會(ESPGHAN)公布的全球嬰兒配方奶標準中的介紹,1000毫升應含330~940毫克鈣。
缺鋅:孩子缺鋅的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易出皮疹、情緒不穩(wěn)定、味覺異常、體重減退,甚至免疫功能抑制。
補鋅:中國營養(yǎng)學會 2000 年提出的每天推薦鋅攝入量為:
6 個月以內的嬰兒 1.5 mg;
7 個月~1 歲為 8 mg;
1~3 歲為 9 mg;
4~6 歲為 12 mg;
7~10 歲為 13.5 mg;
11~17 歲為 18~19 mg(男)和 15~15.5 mg(女)
月牙越多,身體越健康,是這樣的嗎?
月牙也叫“月牙白、甲半月、半月痕”,它是指甲生長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現(xiàn)象。月牙的形成是因為指甲生長速度快,手指上沒有血管通過的部分就會形成白白的月牙。
所以,如果很多小孩子,許多老人,沒有月牙,并不是說明他們不健康,也不是說月牙越多身體就越健康,這些說法都沒有依據(jù)。
月牙不是看目前的多少,而是看月牙的變化程度與速度
手指上月牙的多少,并不直接與健康掛鉤,但是如果短時間內月牙的變化很大,就要多加留意。
如果短時間內手指突然變得坐擁很多飽滿月牙,或者手指上原本飽滿的月牙突然全部隱身,那就要小心是不是你的甲狀腺出了問題了,抑或是出現(xiàn)了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
手指上的倒刺與缺乏維生素無關
倒刺是一種常見的甲周皮膚問題,不要擔憂孩子指甲周圍的“倒刺”與缺少微量元素或其他因素有關,其實與遺傳有關。發(fā)現(xiàn)孩子有倒刺現(xiàn)象,父母觀察自身,應該至少一方有此現(xiàn)象。養(yǎng)孩子不要過于緊張,只要生長正常,進食正常,精神愉悅,就沒必要緊張。不要總擔心孩子缺少微量元素等。
寶寶出現(xiàn)倒刺不要著急拔掉,撕拉倒刺時不僅很疼,寶寶會大哭,而且一處理不好,會讓周圍的皮膚受傷,出現(xiàn)感染??梢杂娩h利且清潔的指甲剪整齊地剪掉倒刺,并且注意手部的保濕。
如何給寶寶剪指甲,不哭不鬧
嬰兒的指甲非常薄,對皮膚“極具破壞性”,容易出現(xiàn)自殘式皮膚破損。買個嬰兒指甲刀,可隨時給嬰兒剪指甲。
一定要注意不要剪破指甲周圍的皮膚!
再有,睡覺時可戴上小手套。手套不要長時間連續(xù)戴,注意保持手心衛(wèi)生!
應該選擇寶寶比較舒適的姿勢或者環(huán)境給寶寶剪指甲。很多專家指出,寶寶洗澡后指甲比較軟,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可以為其修剪指甲。
萬一不小心傷到寶寶,應先壓迫止血,再簡單消毒。不建議用紗布繃帶包扎,避免寶寶誤食。
寶寶愛啃指甲與肚子是否有蛔蟲沒有直接關系
有的人喜歡咬指甲,有的人喜歡摳鼻子,有的人喜歡拔汗毛,這些很多都是個人的行為愛好,只要不影響孩子今后的健康生活,也沒有出現(xiàn)病理性的強迫癥,就不要過于擔心。目前還沒有科學證實,咬指甲與寶寶是否有寄生蟲感染,缺乏微量元素有直接關系。
寶寶咬指甲過于頻繁,影響健康與社交要及時干預
學齡前期或學齡期兒童還吃手或啃指甲主要是心理原因所致,與體內缺少某種元素關系不大。
一旦咬指甲的癖好影響到寶寶的社交與心理健康,家長要及時干預治療,但是不能恐嚇,過度批評。
先要知道孩子愛咬指甲,是否與心理壓力有關。家長應該與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心理狀況,努力消除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
擴大孩子的興趣范圍,可以用嚼口香糖來代替咬指甲,抑或是培養(yǎng)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主要是發(fā)展那些需要用到手的興趣愛好,如畫畫、彈鋼琴等,讓孩子慢慢忘記咬指甲這件事。
還有家長提出來了,用橄欖油軟化指甲,讓孩子覺得咬起來沒有意思。
最后,家長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耐心,鼓勵他們逐漸戒掉不良習慣。
THANK YOU
科學家庭育兒
科學家庭育兒0-6歲親子教育官方平臺!
已有100萬寶爸寶媽跟您一起關注 家庭育兒堂!
早教 智力開發(fā) 性格培養(yǎng) 情商教育 家庭親子關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