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味苦平,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現名柴胡。
注解:
1、茈胡:苦平,柴胡,發表清熱,散三焦肝膽諸經熱邪。
2、四川梓潼,能瀉燥堅,少陽的藥,疏肝,專門治療半表半里之間的要藥,散三焦肝膽諸經的熱邪(治寒熱、瘧疾、口苦、耳聾、頭眩、偏頭疼、骨蒸),胸脅苦滿,往來寒熱。銀柴胡:癆癥產生的骨蒸,煩疼,行瘦,脈大,疲勞銀柴胡。
3、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功效解表退熱、截瘧、疏肝解郁、升舉陽氣。臨床用名有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鱉血柴胡。
應用方劑:
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大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四逆散、薯蕷丸、完帶湯、加減消遙散、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平肝開郁止血湯、溫經攝血湯、定經湯、宣郁通經湯、益經湯、補中益氣湯、舒氣散、轉氣湯、通肝生乳湯、柴胡清肝湯
性味:
辛,苦、微寒
歸經:
肝、膽
功效:
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清膽截瘧
臨床應用:
1、用于少陽證,外感發熱;2、用于肝郁氣滯,胸脅疼痛,月經不調;3、用于氣虛下陷,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4、用于瘧疾。
藥性:
微寒、瀉、升、散、燥
銀柴胡
性味:甘,微寒
歸經:肝,胃
功效:清虛熱,除疳熱
應用:1、陰虛發熱;2、疳積發熱
藥性:微寒、瀉、降、潤
主治:
1、柴胡為發表清熱要藥,功能散三焦肝膽諸經之熱邪,主治寒熱瘧疾,口苦耳聾,頭痛眩暈。
2、根莖類藥,治半表半里(三焦)的病,所以小柴胡湯里重用柴胡;
3、會有些發汗,所以有一點表證柴胡湯也可以去。
禁忌:
凡虛人氣升嘔吐,及陰虛火熱炎上,法同所忌。
應用:
1、口苦、偏頭痛都屬少陽,必須用到柴胡
2、腦部、淋巴結、大脖子等淋巴系統的疾病,柴胡是要藥
3、嘔是少陽主證,一定用到柴胡
4、沒有固定時間的往來寒熱就是柴胡癥(有固定時間的往來寒熱是虐)
5、凡脅痛,多屬肝旺,宜小柴胡湯。加青皮川芎白芍,左脅痛宜治活血行氣,右脅痛宜消食行痰,因脅痛須開郁,故加柴胡則皆宜也。
引述:
【別錄】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氣,五臟間游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濕痹拘急,亦可做浴湯。
【甄權】治熱勞骨蒸煩疼,熱氣,肩背疼痛,勞乏羸瘦,下氣消食,宣暢氣血,主時疾內外熱不解,單煮服食良。
【備要】傷寒邪熱,痰熱結實,虛勞肌熱,十二經瘡疽血凝氣聚,功同連翹。
【容川】柴胡一莖直上,花清香,故能升散郁結。專治胸前逆滿,太陽經氣陷于胸中,不得外達,以致胸滿,唯柴胡能透達,其色青,生于春而采于夏,得木火之氣,從中土以達木火之氣,使不侮肺也,故功能透胸前之結,仲景用柴胡以治少陽,少陽為水中之陽,發于三焦,以行腠理,寄居膽中,以化水谷,故必三焦之膜網通暢,肝膽之木火清和,則水中之陽乃由內達外,柴胡莖中虛松,有白絲通氣,象人之三焦膜網,少陽木火,郁于腠理,而不達者, 則作寒熱,柴胡能達之,陽氣得發散,且味清苦,良柴胡須用一莖直上,莖色青,葉生四面,細如竹葉,開小黃花者,乃為真柴胡,此為仲景所用。四川梓潼產柴胡最佳,價極廉。今多 不知用,因藥典有軟柴胡,銀柴胡,紅柴胡等,皆以假亂真,柴胡入肝經。附銀柴胡:柴胡 之產于陜西銀州者,色黃白而大,味甘性微寒,凡熱在骨髓者,非此不除,為清熱涼血之品,優于發散而推陳致新,治虛勞者酌用之。
【藥征】主治胸脅苦滿也,旁治往來寒熱也,腹中痛,脅下痞鞭。
【靈胎】其性輕揚,能逐半表半里之邪。
【東垣】柴胡微苦平,除虛勞寒熱,解肌熱,去早晨潮熱,此少陽、厥陰行經之藥也。婦人產前、產后,須用之藥。善除本經頭痛。若本經病,非他藥能止也。治心下痞、胸脅疼神藥也。
藥性論述:
·黃連黃芩性味相似,常協調作用。但黃芩善通,黃連善固,一動一靜。是以小柴胡湯之柴胡為升提之動力藥,配合的是黃芩而非黃連。
·蒼術加澤瀉可以解酒。另一對是柴胡、郁金(用于解酒,清肝臟之毒)。
·遠志令人鎮靜,柴胡郁金疏解心情。
·黃精含有卵磷脂令神經休息。菖蒲令呼吸量增加而鎮靜。遠志吸收鈣質而能鎮靜。黃芪、柴胡則是治自律神經失調而陽虛嗜睡。
·治療肝膽疾患及少陽證之要藥:柴胡。
·退虛熱:知母、黃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銀柴胡、胡黃連、秦艽、龜甲、鱉甲。
·升陽舉陷:升麻、柴胡、葛根、黃芪,都是往上提升的藥,要特別記起來。
·瘧疾:柴胡、青蒿、草果、鴉膽子、檳榔、何首烏、常山。
·傘型科植物:防風、羌活、白芷、藁本、胡妥、柴胡、獨活、小茴香、阿魏、川穹、前胡、羊紅膻、當歸、北沙參、明黨參、蛇床子
·石竹科植物:銀柴胡、瞿麥、 王不留行、太子參。
相關藥對:
·柴胡+枳殼:治療胸悶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調。
·柴胡+黃芩:治療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陽證,往來寒熱。
·柴胡+升麻:治療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崩中帶下,以及久利。
·柴胡+黃芩+川穹+蔓荊子:治療偏頭痛、兩側頭痛。
·柴胡+白芍+枳實+炙甘草:治療肝脾氣郁證。脅肋脹悶疼痛,脘腹疼痛,脈弦。
·柴胡+白芍+枳實+石斛:治療陰虛證兼有脅肋痛、胃痛、舌質紅,脈弦細數。
·柴胡+酒白芍:治療脅肋痛,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細。
·柴胡+黃芩+連翹:治療發熱,或反復發燒。
·柴胡+石膏+黃芩:治療感冒發高燒,反復發燒。舌質紅,脈浮弦數。
·柴胡+青蒿:1、外感病,邪入少陽,癥見往來寒熱,頭痛,周身酸楚,汗出不徹者;2、瘧疾。
·柴胡+牡蠣:1、慢性結腸炎,癥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脅痞滿、脘腹脹滿等證;2、慢性胃炎,證屬肝氣反胃者;3、慢性結腸炎,證屬肝氣郁結。橫逆犯脾土者;4、汗閉證,證屬營衛不和,毛竅開合司者。
·柴胡+黃芩+郁金+龍膽草:治療肝病。此為治肝四寶。
應用與比較:
1、日本經方家小島喜久男關于柴胡和甘草對肝功能之作用:
(1)對于四氯化乙烯引起之肝障礙,甘草有顯著效果,柴胡則無效。
(2)對于腸傷寒疫苗引起之肝障礙,柴胡有顯著效果,甘草則無效。
(3)對于乙醇引起之肝障礙,柴胡和甘草均有效。
(4)對于有機磷引起之肝障礙,柴胡、甘草均無明顯作用。
2、柴胡能散半表半里之邪,又善疏泄郁悶之氣。
3、柴胡,柴胡是少陽的藥,入肝的,我們一般來說治療肝炎,肝里面發炎。
4、尿毒病人臟結,舌苔白滑厚,無陽癥,食而無味,面暗黃黑,安靜,方用藏結湯: 柴胡大劑,白術5錢,茯苓3錢,炮附子3錢,生姜3片,生附3錢。
5、(1)柴胡三錢 玉金五錢 龍膽草三錢 黃芩三錢-->疏肝解郁,清肝脂肪之肝毒素,如果無熱毒素不深,不用龍膽草;
(2)柴胡三錢 郁金五錢 龍膽草五錢-->疏肝,重用龍膽草解肝毒;
(3)玉金五錢 茵陳三錢 梔子三錢-->疏肝去黃去熱,可降肝指數;
(4)川芎三錢 白芍五錢 茜草三錢-->治肝活血化淤。(脂肪肝)。
6、柴胡、黃芩、郁金、白術--> 倪師常用的疏肝清肝四藥
7、柴胡,玉金,茜草,龍膽草,茵陳-->清肝。
8、瘰疬之證,因足少陽之逆,并宜柴胡。
9、乳房腫塊,予柴胡、玉金、黃芩、龍膽草,疏肝解郁;予防己入三焦、牡蠣攻堅。
10、治療斑禿(鬼剃頭),無論何種辯證原因都要加兩味關鍵的藥:柴胡、甘草。
11、眼睛里淚水多、視力不好:清肝、活血化淤,開利水藥==>茯苓五錢 澤瀉五錢 決明子三錢 柴胡三錢玉金五錢 龍膽草三錢。
12、黃芩、柴胡、郁金、龍膽草、丹皮→清肝化瘀→目為肝之竅,可以幫助濕熱導致的視力問題。
13、旋覆花,代赭石,柴胡,半夏,茜草治肋下方痛(胰臟炎);旋覆花10克 代赭石10克 生姜二片 --> 治脅肋不適。
14、(1)柴胡3錢﹐白芍1兩﹐茜草3錢﹐川芎3錢﹐丹皮3錢-->多夢﹐要清肝﹐入肝活血化瘀。
(2)多夢加龍骨、牡蠣。
(3)多夢乃心神漂浮,神不藏,心中那滴血不足以藏腎陽不足則多夢,陽到極虛起身走路,或在夢中走路,早上起來腳很酸很累,做夢用補骨脂、巴戟天,腰酸滋補敗龜板,依舌苔加黃連、黃芩、白芍、阿膠,若睡得好不會做夢。
15、柴胡微苦平,除虛勞寒熱,解肌熱,去早晨潮熱。
16、胸脅苦滿包含只是右肋骨痛,還是以柴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