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1號,離新年也是越來越近了。團年宴的餐桌不知做什么新菜式的話,一定要學學今天分享的這道硬菜——九轉大腸,保證能讓你贏得家人的稱贊!
相傳九轉大腸是清朝光緒初年,濟南一家知名酒樓創制的菜品。開始名為紅燒大腸,后來食客為取悅店家喜“九”之癖,并稱贊廚師制作此菜像道家“九煉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
這道菜被評為山東十大經典名菜,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流傳至今,深受大家的喜愛。做起來稍微有些復雜,但是做好了會非常出彩的。
[食材]
豬大腸1000克/ 面粉適量
蔥姜適量 / 香葉、八角、花椒適量
料酒60毫升 / 陳醋5毫升 / 生抽30毫升
白糖40克 / 鹽10克/ 白胡椒粉2克
金龍魚濃香笨榨熟豆油適量
[ 做法 ]
- 1 -
找個干凈的盆,放入豬大腸,加入料酒30毫升,鹽5克,面粉適量。(豬大腸有兩面,一面光滑的我就稱它為正面,正面是比較光滑的,所以比較好清洗,可以洗的很干凈。)
- 2 -
用手抓勻一分鐘內完成,然后用清水沖洗。反復以上動作一次。
- 3 -
沖洗后的大腸仔細扯去大腸反面不光滑一面的油脂和污垢,然后把(步驟1和步驟2)重新做兩遍,就很干凈了。
- 4 -
用套腸辦法,大腸套小腸,一層層套起來。
- 5 -
家常做法套兩三次。
- 6 -
用牙簽插十字交叉,固定住大腸頭尾和中間部分。
- 7 -
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大腸,蔥段,姜片,料酒30毫升。
- 8 -
開大火,不加鍋蓋煮到沸騰后再繼續5分鐘。撈出洗干凈,清洗和去味就大功告成啦!(開蓋煮的目的:為了讓味道散去,為了不把味道燜在鍋里,悶在大腸里。)
- 9 -
鍋中重新加水,放入大腸,蔥姜,香葉,八角,花椒。
- 10 -
把大腸煮透,撈出放涼。
- 11 -
把大腸切成2cm長的段。
- 12 -
每段大腸上插牙簽插十字交叉固定。
- 13 -
加入生抽30毫升,讓大腸裹上醬油色。
- 14 -
鍋中倒入適量金龍魚濃香笨榨熟豆油,燒至油溫六成熱。(六成油溫的熱油,溫度180度左右。筷子插入油鍋中周圍氣泡數量和速度比三成熱的油溫增加一倍,油面向四周有輕微翻動,手接近有的表面,熱感很明顯。這種油溫適合做油炸,能讓食材很快定型,顏色也漂亮,還不會出現炸糊的情況。)
- 15 -
將大腸炸成金黃色。
- 16 -
撈出控油。
- 17 -
熱油倒出之后鍋中再留下少許底油,加入白糖30克炒成糖色。
- 18 -
把大腸倒入翻炒均勻,裹上糖色。
- 19 -
加清水200毫升、蔥姜適量,陳醋5毫升、鹽5克,白胡椒粉2克、白糖10克。
- 20 -
大火燒開轉小火燒到湯汁濃稠。
- 21 -
九轉大腸就做好啦!裝出轉盤,淋上湯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