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古跡
「介紹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讓你每次旅游都是一次歷史征途」
歷史遺跡 | 名城古都| 各地習俗| 世界風景
金秋九月,如往日一樣沉穆渾樸的的平遙古城,迎來了它的又一次輝煌時刻。9月19日,第16屆2016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在世界遺產地山西平遙古城拉開帷幕。
來自中國、美國、法國、南非等33個國家和地區的的2281名攝影師將帶著他們的552個展覽、15000余幅作品前來參展。
在千年歲月沉積的古城里,讓每一幅作品靜靜地訴說著關于它的前世今生,仿佛這些作品也沾染了古城那永不褪色的靈韻。
平遙,平遙,
走進它的那一瞬間,
就好像走進一個古老的故事里。
滿目的青磚灰瓦,
精巧的飛檐雕壁,
高聳的城墻市樓,
鮮亮的燈籠金匾,
輕輕撫摸古城的每一個角落,
就仿佛與古人在執手相牽。
在綿延起伏的古城墻內,
那里的樸實忠厚的人們,
正演繹著一幕幕人生大戲,
一波三折,起起落落,
古城有著自己的繁華與滄桑。
從西周宣王的壯志,
到明洪武的德政,
從明清的休養生息,
到如今的安穩歲月,
正是2700多年一點點的累積,
才有了這座叫平遙的古城。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平遙縣內,
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平遙古城在民間有“龜城”之稱。
城內有古城門六道,東西各二。
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只烏龜,
“龜”頭南,“龜”尾北,
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
烏龜是吉祥、長壽的象征,
“龜城”寓意固著金湯,長治久安。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清晰可見,
四大街,八小街,
七十二條蚰蜒巷,
融通了整個古城。
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
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
南到大南門(迎熏門),
以古市樓貫穿南北,
這里曾是最繁盛的傳統商業街,
控制過清朝時期
全國百分之五十的金融機構,
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
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說:
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
那些比較象樣的金融機構
最高的總部大抵都在
平遙、太谷幾條尋常的街道間
這些大城市不過是
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
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站在曾經繁華的街上,
讓人渾然置身在歷史的瞬間,
時光仿佛瞬間倒流,
日升日落,人來人往,
那些身著長袍馬褂的商人,
正在運籌帷幄,談笑風生。
這是一座二千八百年歷史的小城,
保存了現今中國最完整的城墻,
有三千多處明清時期的院落,
是一百年前中國的金融中心,
是四萬多人的生活家園。
平遙宛若一幅徐徐展開的清明上河圖,
走過每一條蜿蜒的街道,
都滲透著沉穩;
踏過每一塊斑駁的青磚,
都浸滲著古樸;
路過每一個雕花的老窗,
仿佛還是明清時溫婉的模樣。
平遙古城墻
這里有堅不可摧的古老城墻,
它是平遙歷史的開始和象征,
偉岸墩厚中帶著滄桑的城墻,
在時光里,風雨不動安如山。
中國“華爾街”
這里有著中國最繁華的“華爾街”,
街市縱橫,票號林立,商賈云集。
來自全國各地的車馬來到這里,
馱載出一個南來北往經濟血脈的大流暢。
中國第一家票號
這里是“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
以“匯通天下”著稱于世,
它曾經掌握著全國的經濟命脈,
是中國晉商第一票號——日升昌。
百年滄桑,業績輝煌,
執全國金融之牛耳,
日升昌分號遍布全國,
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
更難能可貴的是,
它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管理制度。
平遙縣衙
這里有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縣衙,
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
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筑——平遙縣衙。
平遙文廟
文廟即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文廟坐北向南,規模宏大,規制齊全,
始建于唐貞觀初年,至今保持原貌,
是我國現存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
平遙雙林寺
位于平遙縣西南六公里橋頭村,
被專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它繼承了我國唐代以來的彩塑風格,
形神兼備,保存完好,
成為為中國藝術史上的稀世珍寶。
平遙鎮國寺
位于平遙縣城東北15千米的郝洞村,
鎮國寺內的古建筑,以萬佛殿為最,
在我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筑中,
僅晚于五臺山南禪、佛光二寺院,
全寺沒有一根釘子,其所有結構
都是由木頭與木頭相互卯碶而成,
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一大瑰寶。
曾經的風雨煙云已悄悄遠去,
但歲月的痕跡早已滲透在古城里,
每一條街道,每一塊青磚,
每一道雕紋,每一位行人,
……
這里有最鮮活而生動的生命氣息,
千年來,在車水馬龍的平遙城里,
人們日復一日地過著淡然的日子,
車馬聲,叫賣聲,算盤聲,腳步聲,
每一種聲音都是古城的靈魂所在。
仰觀煙云之變幻,
俯臨城市之繁華,
悟天道之盈虛,
察人事之推謝,
就是在這兒,
上演了中國最繁華的商業故事。
無論怎樣,
平遙就是平遙,
不平常,不遙遠。
卸掉了往日的輝煌,
平遙有了另一種美麗。
美得有些浪漫的夜色里,
走在斑駁的青石街上,
看燈籠點點,月朗星稀,
這樣的平遙依舊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