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的基礎概念
一、UI的相關概念
1、UI即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的簡稱。
用戶界面指人和機器互動過程中的界面,以手機為例,手機上的界面都屬于用戶界面,我們通過對這個界面向手機發出指令,手機根據指令產生相應的反饋。設計這套界面是覺得人就稱為UI設計師。在設計師領域,在PC端從事網頁設計的人我們成為WUI(Web User Interface)設計師或者網頁設計師。在移動端從事移動設計的人,我們稱為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一般情況下,小企業不會分那么清楚,都統一稱呼UI設計師,反正產出的都是界面,都需要對產品的界面視覺負責。
2、UE即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
UED即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戶體驗設計)
用戶體驗指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個人主觀感受,一般要關注用戶使用前,使用過程中和使用后的整體感受,包括行為、情感和成就等各個方面。
用戶體驗設計就不光是對前期的用戶體驗方面做打算,他們需要用自己的知識、經驗、設計能力拿出設計方案,自從2006年淘寶把設計部門稱為UED之后,國內很多企業跟風把設計部分也改為UED。但是很多UED團隊名不符實,團隊中甚至沒有獨立設置用戶體驗研究的職位,這個職位可能就是產品人員或者界面設計師承擔了。
到產品層面上,用戶體驗包含以下幾點:
*產品性能:產品是否夠快、是否穩定、是否占很多的系統資源等。
*產品內容:產品的內容是否可以為用戶解決一定的問題,是否達到了用戶需求,解決了用戶的癢點。
*產品交互:交互是否流暢,用戶是否能快速準確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
*產品界面:界面的風格是否統一、整齊、給用戶帶來高質量的感覺。
二、UI的學習方法
很多想學UI的北鼻們,一開始都會問一個問題“不會畫畫還能不能學UI?”其實學習UI不需要你一定有美術基礎的,當然你有美術基礎更好。但是如果你沒有但是你又想從事這個職業,那必須有審美,有色彩感。可以多看一些基礎類知識,知識應該了解物體的透視、光照射的角度、在對應的形狀中表現出怎樣的明暗分布等。
1、圖形基礎
美術生基礎課就是三門:
素描、速寫、色彩
2、軟件的應用
*Adobe Photoshop,簡稱“PS”,一款老牌像素處理軟件,各個設計行業圖形處理都會用到,可以滿足UI界面設計的日常需要。
*Adobe illustrator,簡稱“AI”,是矢量軟件,在處理一些復雜的圖形路徑時,可以考慮使用。一般在AI中繪制圖標然后潛入PS中。
*Adobe After Effects,簡稱“AE”,現在扁平化設計成為主流,所以動效也就比較流行。
*Ps Play,是一個通過Wi-Fi網絡,實時在終端設備上預覽電腦上Photoshop的設計稿,可同步調試及截圖保存到移動終端,并可以通過Email、微信等工具即時分享的跨終端應用。
*MarkMan,是一款標注軟件,在移動設計中設計師要對自己設計的圖進行標注切圖。
3、設計規范
一般設計的應用是基于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運行。這兩個系統都有其官方的系統規范,這些規范都羅列了詳細的通用型設計框架。如各自系統狀態欄、各個系統下的尺寸、導航欄和標簽欄的高度是多少、手機屏上最適字號是多大等。這個后面會具體說啦。
4、臨摹學習
現在有很多設計網站,要多利用業余時間去臨摹。比如站酷、UI中國、dribbble、behance等等,設計這個東西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你只有每天去看最新的設計師作品,才能跟上時代潮流,走上人生巔峰。
5、參與項目
經歷一套完整的設計流程是最好的學習鍛煉方式。從一開始的討論原型圖到出設計效果圖,再到標注切圖給開發者。效果圖不斷導出到手機上預覽,核對電腦的設計稿和手機上預覽的差距,你會從實踐中不斷提高。也可以通過假設的設計項目,也就是Redesign(再設計),比現有比較火的app重新構造做設計稿,同時能把自己設計思路完整展現說明出來。之前有過這樣的案例,某設計師不滿意Facebook的界面,按自己的想法重新設計了界面,并在設計網站上展示,由于二次設計的效果出色,還吸引了Facebook的注意,最終收到了Facebook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