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都有這樣的困惑:班子不好帶,員工不好管,聽話的不能干,能干的不聽話,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管好人,用好人這個問題上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筆者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的狀況:老板工作非常辛苦,成天忘記忙于外部事務,跑業務、抓單子,而公司里的員工就成天坐在環境舒適的辦公室里,把公司當網吧,反正上班事也不多。每當老總從外面風塵仆仆的歸來,全體員工均熱情的招呼:老總好!老總臉上喜笑言開,仿佛一切的疲憊都已在一聲聲熱情而畢恭畢敬的呼聲中煙消云散了。
一個公司老板這些比喻他的企業和他的員工:老板就象是司機,既是目標和路線的制定者,也是執行者。他不僅要看清車上的各種儀器,了解車子本身的各種狀況,還要看清道路和方向,了解路狀以及交通狀況,了解各種交通法規,看清紅綠燈,還要為車子本身及全車人的生命安全捏一把漢。員工就象是乘客,一上車就找個位了舒舒服服地坐下,有時還要抱怨車子不太好,有點顛簸,路也不太平直,甚至還吵著要聽音樂。
現在很多的企業老板都說自己太累。大的業務要自己聯系,大客戶要自己去跑,自己成為為公司創效益最多的人,而內部管理只有交給自己信任的人去做,而這些人往往又沒有得到足夠的授權,大事不能做主,即使做了主自己也不敢和不愿承擔責任。因此,很多公司看來是在贏利,但深入考察,卻發現這些公司有很大的危機。原因在于:一是老總往往親自跑關系、抓業務、抓管理,成了個全才,卻發現自己后繼無人,找不著合適的接班人;二是這些老總往往個人能力極強,或者社會關系很廣,或者有非同一般的社會背景,卻因種種原因,不愿授權。不愿授權的原因:一、對下屬的能力不放心;二、對下屬的信任度不夠,或覺得下屬的忠誠度不夠;三、擔心下屬成長起來后,另立門戶,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總經理有這樣的煩惱,卻難以下決心改變現狀,或者想改變,卻不知道如何入手。這個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對整個公司的激勵機制也有著非常消極的影響。一些民營企業給員工開出的工資往往不低,但員工的流失率卻很嚴重,下屬的忠誠度不夠,往往缺乏安全感。這是因為,員工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有一種管理很不正規的感覺,同時也感覺不到自己的能力有多大的發揮,更談不上有多少提高,往往在工作一段時間后,感覺自己再也學不到多少東西了,升遷的希望也很緲茫,只有選擇離開。從員工的心理分析,如果企業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員工會覺得努力工作也不會有出路,沒有足夠的推動力促進自己進步。因此,總攬大權的老總讓員工覺得自己的才能沒有被重視,加之老板一般不愿給員工提供培訓機會,員工的知識能力也沒有機會更新和提高,長期這樣下去,有上進心的員工也很安于現狀的。
以上的這些的問題,表面上看是人力資源的問題,其實質是公司發展戰略問題。企業老總應該看到,單憑自己的能力一手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企業更講究團隊的協作,更崇尚組織的力量。同時,在用人、育人、留人的機制上,老板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從外界招人與企業內部的人才培養現屬于人力資源開發的范疇,要根據不同的管理情境采取不同的策略。要讓企業發展壯大,人力資源的開發必不可少。現在有些企業總是喜歡對外招聘,舍不得花時間花精力又花錢來培養人才。老板們都很喜歡用那種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最好是別的企業給自己培訓好了的人才。員工一有流失,就向社會招聘,反正當前的人才市場普遍供大于求,招人進門很容易。可是這樣做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一家企業總是在招人,這說明什么?企業的人員流失率很高,這說明什么?當然就更不用說那種長期只雇用試用員工的企業,這些的企業帶有一定的欺騙性質,它只愿給員工開出試用期的工資,一旦員工試用期滿就把他給開掉。正直的企業和企業家是不齒于做這種事的。總之,如果企業不建立一套科學適用的用人育人機制,人員流失率高的問題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變。
回到總經理的煩惱這個話題上來。總經理應該建立并完善一套有自身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并將之置于戰略的高度。我認為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一、正確的人才觀。雖說人本管理、人力資源、人力資本的概念已經提出,有的甚至早已不再新鮮,但真正深刻理解了這些概念的老板卻是不多。老板憑自己的個人能力個人資源打天下,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們中不乏熱愛學習者,但是長期以前形成的價值觀和人生意念,難以更改。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人與人之間普通缺乏誠信,老板經過的磨難滄桑不少,不再敢輕易授權,也不會輕易花錢培訓職工。正確的人才觀不僅要求認識到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更要求認識人力資本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不可替代性,還要求使用科學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這才是正確的人才觀。A管理模式提出,人管人,人很累,制度管人,人不累,信任是好的,但控制是更好的。這些觀點值得企業老總們好好研究。
二、科學的激勵機制。工資和獎金是重要的激勵手段,但決不是僅有的激勵手段。老板應該洞悉員工心態,明確期內在的需求。老板應該認識到,對于不同類型的員工,現金和物質激勵的邊際盜用是不同的,同樣的五百元錢,對于低收入的員工可能有較大的激勵效果,而對于較高收入的員工可能效果不大。除了錢的因素,老板可用的激勵因素還很多,比如身先士足、以身作責,甚至深入工作現場的走動式管理,都能有一定的激勵效果。有句話說:制度管人,感情留人。制度建設和感情設入要兩手抓,并且要逐步把感情因素轉化為企業文化因素,在保持制度剛性的同時,保持文化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三、合理的約束機制。為什么會出現“能干的不聽話,聽語的不能干”這種情況?要從管理制度上找原因。某些能干者,他們在某個特定的崗位工作一段后,熟悉了工作,感覺了自己的重要性,特別是感覺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后,自然有自我膨脹的趨勢。他們可能會提出更高的工資要求,甚至會一走了之。而一些關鍵崗位,人才流失會導致巨大的損失。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借鑒一些跨國公司的經驗:在一些重要的或特殊崗位,有意識地做好人才儲備,簡要說就是結合“一人多崗”和“一崗多人”。所謂一人多崗,是指開展崗位培訓,不僅讓員工熟悉自己目前的工作崗位,還要學習并熟悉相關崗位的工作;所謂一崗多人,是指某個崗位目前除專人負責外,外有一切儲備人才,他們也有能力從事這個崗位的工作。這樣一旦有人離開某個崗位,立即有相關人員自動補上,不會給企業帶到重大的影響。人力資源部門根據崗位變動的情況,提出崗位需求說明,在做下一步的員工招聘或獵頭工作。同時,替代崗位人員的培養還有助于在員工形成競爭意識,既然儲備有一定量的后備人才,個別人也不會因為崗位重要、能力突出而有自我膨脹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