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2 21:55:32
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各行業領域趨于飽和基本無死角,增量基本上起不來,那么唯一可以操作的就是存量間的互相轉移,全世界都一樣。
賺錢三板斧套路就是底層收智商稅、中層找接盤俠、上層玩資本!
現如今社會流行的新名詞如“新零售”、“智慧零售”、什么團啊、平臺啊,說到底都是直接越過中間商幫著企業做流通,它們跨越了中間商,而自己成了最大的中間商,直接幫企業薅消費者的羊毛。
去除中間商,剩下的平臺也算商品流通,但是上層大佬們現在玩的都是資本:什么白條啊貸啊,這些都是上層玩資本賺錢的核心手段。那么下層的小魚小蝦能玩啥?底層吃瓜群眾還在堅持什么創業培訓,都是往海里倒水。
沒有新科學技術、沒有新的經濟動能、沒有增量、只有存量競爭,說到底就是財富互相轉移,窮了這家富了那家,有份工作就好好干,不想工作就盡量把錢投入資產。
什么共享模式啊、新能源啊別看現在熱的慌,小心拉清單,現在看5G可能有希望,但不關底層的事,也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更是上層玩的東西,再說人生有幾個20、30年去等待啊?
在沒有新的科學技術引領之前,讓我們打開賺錢套路人潘多拉魔盒,看看僅有的三種賺錢邏輯:
底層賺錢套路:收智商稅
核心:信息不對稱。模式:誆。
收智商稅發展到現在已經五花八門,其中典型的一個叫知識付費。
說實話,除了應用學科外(比如醫術),占比最高的知識付費都是玩虛頭巴腦的東西,什么創富課、創業經、職業規劃等。這些領域光張嘴吹牛就可以,無外乎都是思維上的套路,玩的就是刺激和牽制看客的欲望——“你想要怎么樣,學了我的東西你就會怎么樣”。
真金白銀的東西很少:
一是“導師”們也未必知道什么是真相,這個占比很大,畢竟騙子多;
二是有些有貨的導師,真貨也大多不會告訴你。
比如:經濟——本質在于政治;不談政治只談經濟純屬瞎掰。
創富——本質在于利益分配,利益分配在于各領域政策。任何創富培訓不講某個領域的利益分配法則都是瞎掰。
心靈、人際關系、情感——導師們玩的就是滿足觀眾“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而已,人際關系上怎么玩朋友玩情商,情感上怎么馭夫或者馭妻。不學這些還好,學了社會更亂,而且也沒啥使實用價值,除了滿足觀眾私心讓其獲取共鳴爽一爽之外。
職業規劃——99%的人一生就是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