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談防病養(yǎng)生”系列報道之二十一
點擊加載圖片
中醫(yī)治坐骨神經痛有特色優(yōu)勢
保健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情況發(fā)生,當坐到一個堅硬的物體上時,會出現(xiàn)劇烈的疼痛;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坐骨神經痛。梅州市中醫(yī)院三骨科(脊柱骨病專科)副主任醫(yī)師郭建邦介紹說,坐骨神經痛一般是指坐骨神經“通路”上的疼痛癥狀,它并不是單單一種疾病,而是引起坐骨神經分布區(qū)域(也就是我們的雙下肢為主,臀部、大腿、小腿、足背等),出現(xiàn)疼痛、麻木、酸脹,并且急性期疼痛往往非常劇烈,難以短期緩解。坐骨神經痛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一般男性的發(fā)病概率遠遠大于女性,患者的大腿部位和小腿部位都會出現(xiàn)很明顯的疼痛感,嚴重者甚至會因為這個疾病導致不能正常的行走,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坐骨神經痛誘因很多,難以斷根。西醫(yī)常采用手術,但往往只能有效減緩疼痛,即使手術后解除了壓迫,但并不能一勞永逸,仍有復發(fā)之可能,同時手術又造成了不可逆性的損傷。從這一角度而言,中醫(yī)治療有特色優(yōu)勢。中醫(yī)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內服中藥、針灸、熏蒸、藥浴、拔罐、按摩、牽引等。郭建邦重點給我們介紹了內服中藥和針灸的療法。
01內服中藥分三型治療
1.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型。主要癥狀:下肢疼痛,活動或受涼后加重,呈持續(xù)性鈍痛或伴陣發(fā)性加劇,加劇時疼痛可呈燒灼或刀害蟲樣,夜間尤甚,肌肉麻木不仁,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緊。治療原則為“袪風勝濕,溫經散寒”。主要方藥包括川芎、草烏、桂枝、細辛、膽南星、乳香、沒藥、烏蛇肉、漢防已、懷牛膝、宣木瓜、赤芍、防風、全蝎等。脾虛納呆,苔白膩酌加茯苓、白術健脾滲濕;腰痛加川斷、杜仲強腰固腎止痛。
2.氣虛血瘀,脈絡阻滯型。主要癥狀:一側腰腿作痛,疼痛綿綿不已,時輕時重,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點不利,痛點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質紫暗,脈多弦澀。治療原則為“益氣活血,養(yǎng)血通絡”。主要方藥包括獨活、桑寄生、川牛膝、當歸、川芎、黃芪、雞血藤、桂枝、烏蛇肉、乳香、沒藥、桃仁、紅花、元胡、威靈仙、甘草等。
3.肝腎虧虛,寒濕侵襲型。主要癥狀:一側腰腿作痛,咳嗽、噴嚏、用力排便時疼痛加劇,伴小腿麻木、發(fā)涼,畏寒喜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或沉細。治療原則為“溫腎養(yǎng)肝,祛濕通絡”。主要方藥包括桑寄生、炒杜仲、獨活、細辛、當歸尾、赤芍、桂枝、烏蛇肉、生薏苡仁、制附子、懷牛膝、防風、熟地等。疼痛較甚者酌加乳香、沒藥以活血止痛,腰痛加川斷、杜仲以強筋壯骨。
02中醫(yī)針灸治療亦分三型
如上所說,中醫(yī)根據坐骨神經痛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可辨證分型為“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型”“氣虛血瘀、脈絡阻滯型”和“肝腎虧虛、寒濕侵襲型”等三型,根據其辨證分型可選用相應的治療方法,同時給予相應的針灸治療,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
郭建邦表示,針灸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主要作用為鎮(zhèn)痛,但是針灸治療只能作為輔助療法,不可以作為主要療法,欲求徹底治好,用好中藥才是根本。以下是分型針灸治療的方法。
1.氣虛血瘀、脈絡阻滯型。癥狀在上面已作說明,不再重復。針灸穴位:陽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2.肝腎虧虛、寒濕侵襲型。癥狀在上面已作說明,不再重復。針灸穴位:陽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陰交。
3.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型。癥狀在上面已作說明,不再重復。針灸穴位:秩邊、陽陵泉、命門。
03怎樣預防坐骨神經痛郭建邦指出,近幾年患坐骨神經痛的患者越來越多,而且年齡也逐漸年輕化,這和人們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和鍛煉習慣有很大關系,所以,一定要按照中醫(yī)“治未病”的原則,注重于對坐骨神經痛的預防。他建議,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按照以下的方法進行有效的預防,以免在出現(xiàn)疾病后再進行治療,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1.坐姿。正確的坐姿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并攏。如有可能,最好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凳,使膝關節(jié)略微高出髖部。這種坐骨神經痛預防是比較常見的。另外,要避免長時間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下久坐,站立時間過長要做適當的調整和休息。
2.站姿。正確的站立姿勢是膝關節(jié)微屈,自然收腹,挺胸抬頭,使身體的重心從耳后的乳突向下經髖關節(jié)的中心橫軸、第二骶骨前面,到膝關節(jié)前部和踝關節(jié)前方,落在承重的足上。
3.睡姿。人的睡眠姿勢大致可分為仰臥、側臥和俯臥三種方式。仰臥時,只要臥具合適,四肢保持自然伸展,脊柱曲度變化不大。多采取仰臥姿勢,這也屬于坐骨神經痛預防措施。
4.走路的姿勢。坐骨神經痛預防,走路姿勢也很重要,在走路時昂首挺胸,不要搖搖晃晃,避免增加頸椎的壓力,而頸椎壓力的放松,也能有效減少坐骨神經痛的出現(xiàn)幾率。
5.做家務時的姿勢。日常生活中,家務勞動很多,如起床疊被子,洗衣服,做飯,拖地等。進行勞動時一定要注意身體切勿過度前屈,否則,腰背肌、下肢肌群過度緊張,稍有扭轉就容易造成要退損傷。
6.體育鍛煉時注意事項。體育鍛煉一定要做好熱身,鍛煉方式及鍛煉程度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不可超體力透支,超負荷完成,避免適得其反,反而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運動之時,不妨適當加強腰腿部功能鍛煉,會獲得良好效果。其具體方法如下:一、左右擺腿。站立位,雙手扶墻,輪流向左右方向擺腿,擺動時足部不觸地面。二、交替直腿上抬運動。仰臥位,輪流將在、右腿伸直后抬起,經常鍛煉可逐漸提高抬舉角度。三、踏自行車運動。仰臥位,兩下肢像騎車般輪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漸增加,是坐骨神經痛運動療法之一。四、正坐舉腿。坐位,兩腿緊靠或夾上一本厚書,直膝,腳跟著地,手握凳邊,抬腿過臍,隨即放下。開始時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堅持鍛煉后患腿的抬高程度會逐漸增加。
記者|李振輝編輯|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