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吐槽自己的孩子,在小學考試每次都是90幾分,一到初中成績就開始出現下滑。換句話說,小學成績好,未必初中成績會好。久而久之,不少人認為小學的成績算不得數,是具有欺騙性的。
為什么有人認為小學成績具有欺騙性,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小學成績為什么總是被人認為有欺騙性了, 無非是以下幾點原因:
一 科目少,學習內容相對簡單
小學階段的特點確定了小學會出現高分扎堆的現象,小學均分達到90分的確不是多么難的事情。
相比初中和高中,小學開設的學科并不多,知識結構也相對簡單,在這樣的情況,只要學生課上認真,課后復習到位,得到高分的確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這是導致小學高分扎堆最主要的原因。
二 小學階段的培養目標也決定了小學會出現高分扎堆
按照義務教育的要求,小學對兒童實施的是全面的基礎教育,換句話說,小學教育的目標不是為了選拔,這就和目前中、 高考是有本質的區別。考試不是為了分層,以達標為主,所以小學的考試大多還是以基礎為主。
尤其是雙減后,小學考試次數減少,難度也相對降低,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高分扎堆的現象就會出現。
加上小學考試的特點也決定了會出現高分扎堆的情況,小學期末考前,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刷題,刷的題就是考的題,就算平時這些知識點沒有搞懂,但是復習時只要但凡認真點,期末考的成績也不會差。
小學的期末考試在很多時候的確是不能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三 小學階段家長的付出比較多
在作業輔導上,可以說小學家長付出的是最多的,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由于孩子的自主性不夠強,在作業輔導上家長付出的還是比較多的。這種輔導自然是會有回報的,很多小學生的高分和父母的督促是分不開了。
但是到了初中,家長在輔導上很多時候有可能是有心無力。對于學習主動性不夠的孩子來說,確實會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
是因為這樣,不少人認為小學的成績是具有欺騙性的。但是不管小學成績具不具有欺騙性,都不影響小學成績的重要。
個人認為,小學成績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第一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個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成績很大程度上是能反映一個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這種學習習慣是能影響孩子的終身的。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在小學學習習慣還不錯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績真的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第二 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出孩子的學習能力
小學就算高分扎堆,但是要想拿到95以上也并非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到小學高年級,均分能拿到95分的還是少數。雖然小學考試的難度和廣度是帶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是也能反應出孩子一定的學習能力。
不能因為小學容易拿到高分,就認為小學成績不重要,家長還是可以通過成績,找出孩子在學習上的一些問題的。
家長在面對孩子小學成績時,還是要有個清楚的認知,不管小學成績有沒有欺騙性,家長至少要到孩子的成績心里有數,并清楚的知道自己孩子所存在的問題。如果學有余力,就要進行一些拓展學習。如果孩子基礎不牢,就要狠抓基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