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張先生,長年深受嚴重鼻塞所苦,他一直以為自己是過敏造成的鼻塞,只要有癥狀,就去附近的診所拿抗過敏藥。沒想到近半年來,他的鼻塞癥狀加劇,雖加重藥物劑量,但癥狀遲遲未能緩解,經鼻竇內視鏡及核磁共振檢查后,發現鼻塞的主因原來是腫瘤增生堵住鼻腔,而且因為腫瘤巨大,導致對側鼻腔空間也受到擠壓,造成雙側鼻塞,化驗后確診為第三期鼻竇癌。
鼻竇癌的高風險族群為大于45歲的中老年人,男性患病機率高女性一倍左右,抽煙及酗酒也會提高罹病風險,另外,也有研究指出,鼻竇癌與暴露于特定粉塵的職業相關,例如木工和鎳金屬加工業。
鼻竇的惡性腫瘤,有60%發生在上頜竇,30%出現在鼻腔,由于鼻腔或鼻竇本身是一個空腔,所以腫瘤生長初期并不會產生癥狀。
鼻竇癌早期癥狀與鼻炎、鼻竇炎癥狀類似,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鼻塞與流鼻血,不僅一般民眾容易忽略,即使對一個資歷豐富的醫師而言,也是一大挑戰。根據統計,從出現早期癥狀到確定診斷,平均間隔有6個月之久。
不過,隨著腫瘤慢慢增大,病人開始會有臉頰、眼睛或牙床周圍的腫痛感出現。腫瘤如果生長在上頜竇,臉頰可能會有腫脹感,同側眼睛或牙床酸麻感。當侵犯淚管時,可能會有眼淚流不停的現象。至于眼球突出、復視,顏面腫脹時則屬于較晚期表征。少數生長在深部鼻竇的腫瘤,會讓病人出現頭痛或神經麻庳等癥狀。另外,有15%的病患在求診時,有出現頸部淋巴腺腫大的現象。
現代人有不少鼻竇炎或鼻息肉的問題,大家非常擔心的是,這些疾病會不會有一天就變成癌癥呢?目前為止,并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鼻竇炎或鼻息肉會變成鼻竇癌,所以大家不用多慮。
不過有兩種情況是例外;其一是惡性腫瘤可能刺激周圍黏膜,使之發炎而形成息肉與濃稠分泌物,形成外觀是息肉與鼻竇炎表征,而深部是癌細胞的現象。
另一種是倒生性乳頭瘤,這種良性腫瘤外觀上有時酷似鼻息肉,需病理切片確定診斷。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它有2-5%的機會在后續追蹤下常出現惡性變化,所以即使手術完全切除,定期追蹤仍是必要的。
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罹患過敏性鼻炎或鼻阻塞癥狀的民眾不斷增加,由于這些臨床反應和初期的鼻竇癌癥狀極為相似,使得鼻竇癌在診斷上更加困難。鼻竇癌患者在確診時,通常已近晚期,而晚期的鼻竇癌患者,5年存活率不到5成。
因此,若有持續鼻塞、鼻涕帶血或有顏面疼痛等癥狀,應盡早至耳鼻喉科門診做進一步診察,必要時進行切片檢查以利確診,早期發現正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