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關節痛是關節疾病常見體征,可分急性和慢性。急性關節痛以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炎性反應為主,慢性關節痛則以關節囊肥厚及骨質增生為主。病因復雜,如外傷急慢性損傷、感染細菌直接侵入關節內、變態反應和自身免疫、退行性關節病、代謝性骨病、骨關節腫瘤等。關節痛伴隨癥狀,如化膿性關節炎可伴高熱畏寒,局部紅腫灼熱。結核性關節炎可伴低熱,乏力盜汗,消瘦、納差。類風濕性關節炎可有全身小關節對稱性疼痛,伴有晨僵和關節畸形。風濕熱可能呈游走性,伴有心肌炎、舞蹈病。痛風可能伴有血尿酸升高,同時有局部紅腫灼熱。系統性紅斑狼瘡可伴皮膚紅斑,光過敏,低熱和多器官損害。關節受累型過敏性紫癜可能伴有皮膚紫癜,腹痛腹瀉。
關節痛輔助檢查:1.必須要做的檢查:(1)血液檢查: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增快,見于化膿性關節炎、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及白血病關節疼痛;白細胞正?;驕p少,紅細胞減少要考慮為SLE、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結核性關節炎。(2)尿液檢查: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見于SLE、痛風性腎病和紫癜型腎炎或混合型過敏性紫癜。(3)關節X線檢查:受累關節X線攝片了解關節端有無骨質疏松、骨質硬化,關節內有無骨折、骨質破壞,關節間隙是否狹窄,關節面是否完整,有無關節半脫位及纖維性和骨性強直等,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和骨關節腫瘤均有一定診斷價值。
2.應選擇做的檢查:(1)疑為風濕性關節炎,應查血沉、抗鏈球菌素溶血素“O”抗體、C反應蛋白及粘蛋白等。(2)疑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應查類風濕因子。在急性活動期應查免疫復合物和補體;如有關節腔積液可行關節穿刺,見滑液中白細胞增高。(3)疑為SLE關節痛,應查ANA、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狼瘡細胞,在活動期應查循環免疫復合物(CIC)和補體。(4)疑為痛風性關節炎,應查血尿酸。(5)疑為化膿性關節炎,應做關節穿刺,抽出膿性積液有診斷價值。(6)疑為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包括強直性脊柱炎、Reiter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及炎癥腸病關節炎,應查RF及HLA-B27。前者陰性,后者陽性有診斷價值。(7)疑為血友病關節炎,應做KBTT測定及糾正試驗,亦可直接測定血漿Ⅷ、Ⅸ因子含量。(8)疑為白血病關節病變,應做骨髓穿刺涂片。
關節痛要看伴隨哪些其他癥狀加輔助檢查排除才能確診。建議抓緊時間到政府辦的人民醫院骨科門診就診,醫師通過面對面的問診、查體(視、觸、扣、聽、量)后,決定必要的化驗檢查,結合病史鑒別診斷排除。關鍵是明確診斷,排除用藥等治療禁忌,再確定治療方案后,才會有明確的治療疑問需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