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題回答926字,閱讀大約需4~5分鐘。
骨質增生,多發生于關節面或椎體軟骨面。歸總起來是損傷和軟骨退化兩大原因:
1、損傷指附著于軟骨面的韌帶、肌腱扭挫傷,局部出血、淤血,刺激軟骨出現軟骨內成骨產生鈣化的骨。
2、軟骨退化是肥大細胞在基質中出現鈣化,其鈣化沿軟骨纖維方向增生,骨折修復過程中形成的骨刺、骨橋或骨贅,這些也屬于骨質增生。
由于局部關節軟骨鈣化出現增生而刺激滑膜、肌筋膜引起充血性(無菌性)炎癥,導致局部僵硬、麻木、酸脹、疼痛、關節活動障礙等癥狀,這些癥狀就統稱為大家所說的“骨性關節炎”;也有由于軟骨變性骨質增生,導致力學平衡失調,長期刺激周圍組織,而誘發骨質增生產生癥狀。
骨質增生的部位不同,癥狀也不同,這里列舉常見部位的癥狀具體如下:
頸椎骨質增生:
1、初期表現為頸部酸脹、偶爾頸部疼痛,或者有上肢疼痛、麻木的癥狀。
2、大家較為常見的,表現為頸部長時間疼痛,行走不穩、雙下肢無力,行走時有“踩棉花感”,身體重心不穩,易摔倒。
3、癥狀較重的朋友,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及耳鳴,有的患者在轉動頭部時,眼前出現一過性的發黑,甚至突然摔倒等現象。
腰椎骨質增生:
1、初期表現為偶爾腰痛或僵硬,短期休息后緩解;
2、晨起疼痛較重,活動后減輕,但活動稍久或負重后,疼痛又會加重,甚至活動受限;
3、累及神經時,可出現下肢麻木、酸痛、反射痛,嚴重時可出現下肢無力、肌肉萎縮及排尿、排便困難等。
膝關節骨質增生:
1、初期有間斷隱痛、可有彈響,雨雪天前或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
2、晨起后開始活動或久坐起立時,膝關節僵硬、疼痛,稍活動后緩解;
3、下蹲站起、上下樓梯、長時間行走,又會疼痛;
4、嚴重時,會無誘因的一直疼痛,關節腫脹、積液,膝關節變形,或不能屈曲,引起功能障礙;
5、雙膝關節具有對稱性。
腳跟骨質增生:
足跟用力時有針刺痛感,有壓痛點;
1、初期晨起剛下床不疼,走路時間長、挑重物時、石頭硌腳時感覺刺痛,稍作休息疼痛消失;
2、后期表現為晨起下床不能著地,疼痛劇烈,稍加活動后緩解,走路過長,疼痛又會加重;
3、雙足跟(跖腱膜與跟骨附著處的骨質增生)具有對稱性。
溫馨提示: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
覺得有用,不要忘了點贊、轉發分享給你的親朋,讓世間少一些疼痛!
骨質增生防、治,請關注:骨質增生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