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釜底抽薪散的演變
?。ㄤ涀浴缎恿轴t選》江西名老中醫經驗選編委會 編)
“釜底抽薪散”是古人經驗方。原方組成:吳茱萸、大黃、黃柏、南星各3克,共研細末,醋調敷足心,專治咽喉腫痛。先君生前用:吳萸、大黃各10克,共研細末,按前法治療咽喉腫痛、痄腮、火眼暴腫、爛口和肝陽上亢巔頂頭痛等癥,常見顯效。父親用意是取吳萸走厥陰,引熱下行,大黃瀉火解毒,醋能助二藥循經。
新中國成立后,有人介紹治療“腮腺炎”方:吳萸三分,大黃一錢,黃連五分,膽星七分,用法亦同,認為療效很好。但經過反復實踐,感到此方藥量太小。后來我在一次探親假期間,和父親共同研究了此方。根據父親提出的用藥分量,修改了后一個處方,并改進了用法。即用:吳萸10克,大黃10克,黃連5克,膽星3克,共研細末,醋調成糨糊狀,敷于兩足心(涌泉穴處),用凈布包扎好,敷24小時即取去。如尚未見效,過12小時,再用醋調敷原藥一次。每用此方治療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獲得顯效。曾于1962年冬至1963年春,共治療痄腮37例,全部治愈。此外,對頭面咽喉諸般火毒之證,均有一定療效。
方二 釜底抽薪散治小兒口瘡
?。ㄤ涀浴吨袊胤津灧骄x續集》曾德環等 編)
組成 吳茱萸、膽星、大黃。藥量比例4∶1∶2。
用法 共研細末。用時將藥末與陳醋(日常食用醋亦可)適量調成糊狀,俟患兒晚上熟睡后涂敷于兩足心(涌泉穴),外加紗布包扎,12小時后去之,據病情次晚可再用1次。本擬方藥味一般不作加減,用量可據患兒年齡,病勢按比例略事增損。病例 略(吳茱萸8克,膽南星2克,大黃4克。共研細末,分兩次敷用)療效 經用本散治療260例,治愈202例(口瘡諸癥悉除,乳食正常)、好轉58例(口瘡、流涎減輕,但未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