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總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執著于自己“心”的感受,
其實這些感受就是讓我們嘗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
因為當我們用“我自己的感受”來分別和判斷一切事物時
就會產生“對”與“錯”、“愛”與“恨”、“是”與“非”的分別,而產生種種煩惱。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
制造快樂就會有快樂的感覺;
制造煩惱就會有煩惱的感覺;
放下就會心安;
不放下就會提心吊膽!
所謂“放下”,不是要我們將家庭、事業、父母、小孩統統丟掉,也不去關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頭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們放下“執著”。在掛礙中放下;在貪戀中放下;在“有執著”中放下執著。
因為心有執著,就會困在里面,想到“錢”就困在“錢”里;
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綁”住了。如果始終固執在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的痛苦和矛盾。
一個修行的人,首先就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對心性的修行是沒有空間與時間的限制的,它是無時無刻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的,在行、住、坐、臥與舉手投足之間,放下自己的固執、是非、計較的觀念,每一個念頭都要非常積極地面對自己,這就是修行。
小梳子說:“萬念由心生。。。:)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是名自己。”
阿妙音如是說: 尚未明心見性的人,是活在業力所編織成的自我虛幻中。 【虛幻】、因【業】而生,【自我】、因【執】而成。
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有生必有滅,有合就有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
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這樣,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