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同的痛風患者,由于發作階段,體質,購買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在用藥選擇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這里筆者為大家整理了史上最全的痛風藥物集合。相信在這里能找到所有你能用到的藥物。
本文來自 別 痛 風 咨 詢 中 心 訂 閱 號(btfdyh) 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關注!
急性期用藥主要有:
1)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非甾體類抗炎藥均可有效緩解急性痛風癥狀,為一線用藥。非選擇性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吲哚美辛等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癥狀,必要時可加用胃保護劑,活動性消化性潰瘍禁用,伴腎功能不全者慎用。選擇性環氧化酶(COX)-2抑制劑如塞來昔布胃腸道反應較少,但應注意其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如何選擇藥物可以看下圖)
2)秋水仙堿是治療急性發作的傳統藥物。秋水仙堿不良反應較多,主要是胃腸道反應,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損害、過敏和神經毒性等。不良反應與劑量相關,腎功能不全者應減量使用。(秋水急性期是最見效的,秋水加上非甾體類抗炎藥和冷敷12小時就能緩解大部分急性發作疼痛)
3)糖皮質激素治療急性痛風有明顯療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體類抗炎藥和秋水仙堿或腎功能不全者。單關節或少關節的急性發作,可行關節腔抽液和注射長效糖皮質激素,以減少藥物全身反應,但應除外合并感染。對于多關節或嚴重急性發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靜脈使用中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為避免停藥后癥狀“反跳”,停藥時可加用小劑量秋水仙堿或非甾體類抗炎藥。
間歇期、平穩期、慢性期的用藥選擇
在痛風平穩期我們的目的是長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風發作或溶解痛風石。使用降尿酸藥指征包括急性痛風復發、多關節受累、痛風石、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或受累關節出現影像學改變、并發尿酸性腎石病等。治療目標是使血尿酸<6mg>6mg>
目前臨床應用的降尿酸藥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藥和促進尿酸排泄藥,均應在急性發作終止至少2周后,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根據降尿酸的目標水平在數月內調整至最小有效劑量并長期甚至終身維持。僅在單一藥物療效不好、血尿酸明顯升高、痛風石大量形成時可合用2類降尿酸(針對混合型或者單一藥物降酸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在開始使用降尿酸藥物同時,服用低劑量秋水仙堿或非甾體類抗炎藥至少1個月,以預防急性關節炎復發(因為初期使用降酸藥物可能因為尿酸波動而誘發急性發作這個是否服用自己選擇,不過目前醫生都不是很推薦這么服用)。腎功能正常、24小時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應選擇抑制尿酸合成藥(苯嗅馬龍)。
(1)抑制尿酸生成藥:
①別嘌醇:該品及其代謝產物氧嘌呤醇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后者能使次黃嘌呤轉為黃嘌呤,再使黃嘌呤轉變成尿酸),使尿酸生成減少,血中及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的水平,從而防止尿酸結石的沉積,有助于痛風結節及尿酸結晶的重新溶解。
別嘌呤醇須防過敏反應
別嘌呤醇通過抑制人體內合成尿酸的酶的活性,使尿酸生成減少。其不良反應較多,包括胃腸道癥狀(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肝功能損害(轉氨酶升高、黃疸等)、腎臟損害(浮腫、少尿、蛋白尿、腎功能衰竭等)、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或貧血等)和過敏反應。
服用別嘌呤醇除定期監測肝腎功能、血常規外,還須注意過敏反應發生。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各種類型的皮疹,發生于四肢、軀干皮膚,常伴瘙癢、發熱等,嚴重者危及生命。
別嘌呤醇引起的過敏反應潛伏期長,一般在用藥1~3個月內發生,癥狀由輕至重,極易引起患者甚至醫務人員的忽視。因此,服別嘌呤醇的患者如有皮疹伴隨發熱,首先要考慮別嘌呤醇過敏,應立即停藥,給予對癥處理。
別嘌呤醇一般從小劑量起使用,就是為了規避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更青睞合并腎功能不全和服用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的患者,這類患者更需加強防范。
②非布司他:黃嘌呤氧化酶(XO)抑制劑,適用于具有痛風癥狀的高尿酸血癥的長期治療。(不推薦本品用于治療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目前副作用最小的降酸藥物也是最貴的降酸藥物,正在服用硫唑嘌呤、巰嘌呤或膽茶堿的患者禁用本藥。
(2)促尿酸排泄藥
主要通過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主要用于腎功能正常,尿酸排泄減少型。對于24小時尿尿酸排泄>3.57mmol或已有尿酸性結石者、或慢性尿酸鹽腎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腎病患者,不宜使用。在用藥期間,特別是開始用藥數周內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
①丙磺舒:主要在痛風發作間期和慢性期使用以控制高尿酸血癥,適用于血尿酸增高、腎功能尚好、每天尿酸排出不多的病人,也用于噻嗪類利尿劑所致或有發生痛風危險的高尿酸血癥的治療,一般不作為癌癥治療所致高尿酸血癥的輔助治療。服藥期間需要喝大量水,并加服碳酸氫鈉,防止尿酸鹽在泌尿道形成尿結石。腎功能低下,對磺胺類藥過敏者慎用,不與利尿酸、氫氯噻嗪、保泰松、吲哚美辛及口服降糖藥同服伴有腫瘤的高尿酸血癥者,或使用溶解細胞的抗癌藥放射治療患者,均不宜使用本品,因可引起急性腎病。
②苯磺唑酮:保泰松的衍生物,具有強力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的作用,從而促進尿酸的排泄。一次服藥作用持續10小時。適用于慢性痛風,痛風性關節炎。同丙磺舒,能抑制造血功能,長期應用時應定期檢查血象。
③苯溴馬隆:苯駢呋喃衍生物,具有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作用因而降低血中尿酸濃度。口服易吸收,其代謝產物為有效型,服藥后24小時血中尿酸為服藥前的66.5%。用于治療痛風。與乙酰水楊酸及其它水楊酸制劑、比嗪山胺同服,可減弱本品的作用。不良反應較少,僅少數病人可出現粒細胞減少,故應定期查血象。服藥期間如痛風發作,建議所用藥量減半,必要時可服用秋水仙堿或消炎藥以減輕疼痛。不宜與水楊酸類、吡嗪酰胺類、利尿酸、噻嗪類利尿藥合用。中至重度腎效用侵害者(腎小球濾過率低于20ml/min)及患有腎結石的患者,孕婦、妊娠期婦女以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治療期間需大量飲水以增加尿量(治療初期飲水量不得少于1.5-2升),以免在排泄的尿中由于尿酸過多導致尿酸結晶(喝水少會造成結石哦)。定期測量尿液的酸堿度,為促進尿液堿化,可酌情給予碳酸氫鈉或枸櫞酸合劑,并注意酸堿平衡,病人尿液PH應調節在6.2~6.8之間。長期用藥時,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3)堿性藥物尿中的尿酸存在游離尿酸和尿酸鹽2種形式,作為弱有機酸,尿酸在堿性環境中可轉化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鹽,利于腎臟排泄,減少尿酸沉積造成的腎臟損害。痛風患者的尿pH值往往低于健康人,故在降尿酸治療的同時應堿化尿液,特別是在開始服用促尿酸排泄藥期間,應定期監測尿pH值,使之保持在6.2~6.8之間。同時保持尿量,是預防和治療痛風相關腎臟病變的必要措施。一定要經常測試尿的PH吃過了也容易形成結石,測試尿PH很簡單普通的PH試紙和PH筆都可以測試,很方便也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