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16-35mmF4.0,現在賣的越來越好了,因為便宜,因為輕便,因為畫質也足夠優秀的了。
F4.0和F2.8,用途側重點確實是不太一樣的了
那么,16-35mmF2.8,或者其他的一些F2.8的大光圈廣角鏡頭,甚至F2.0、F1.8,F1.4的超廣角鏡頭,都是干嘛用的呢?
我具體解析一下:
1,對于紀實攝影,對于弱光抓拍來說
24mmF1.4,35mmF1.4,等等,還是很有用的了。
這個,誰用誰知道。
嗯,對于新聞攝影記者來說,16-35mmF2.8也是肯定要好過16-35mmF4.0的了。
2,對于星空攝影來說,F2.8確實是最好的一個基本要求
當然,對于全畫幅相機來說,其實F4.0也是可以拍攝星空的,效果也還不錯。
只是,F2.8可以比F4.0更容易把曝光時間控制在15-20秒,而F4.0就要勉強一點了。
如果你是主攻星空攝影,肯定是必須F2.8的了。
如果你主攻風景攝影,順帶偶爾拍攝一下星空,從風光攝影的角度來說,F4.0真的夠了。
畢竟你又不是NASA,你也不是什么天文愛好者了。
說白了,大多數星空攝影發燒友拍攝的照片,其實沒啥藝術價值,主要還是一個科學價值。
再說白了一點,對于風景攝影,你ps一個星空上去,和你實拍一個,在藝術上是沒有什么區別的了。
3,對于星空攝影的抓拍來說,F1.8或者F1.4的超廣角鏡頭,還是有必要的
雖然說,對于星空攝影發燒友來說,已經主要采用赤道儀搭配50mmF1.4了。
但是,如果是要抓拍一些星空照片,赤道儀的效率就太慢了。
所以,很多星空攝影發燒友,也是同時帶好幾個相機出門的了,其中一個安裝50mmF1.4上赤道儀。
其中一個,可能用來抓拍。
其中一個,可能用來拍攝星空延時。
可能確實需要3個機身,以及不同的鏡頭的了。
各有所長的了。
其實,星空攝影發燒友會同時使用2-3個機身,分別配不同的鏡頭的了。
這種大光圈超廣角鏡頭,并不是拍攝星空照片的最佳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