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門店商品陳列
連鎖門店日雜貨陳列
連鎖門店生鮮品陳列
連鎖門店電器陳列
商品陳列是指將商品陳列出來直接或間接地讓顧客一目了然,其目的是為了銷售(作為促進輔助手段,使自己店里擁有的商品表現出自我,刺激顧客購買,提高門店形象)。
調查顯示,70% 的顧客表示,是商品陳列吸引全心全意前來購物的;22% 的顧客表示商品陳列重要但不是絕對夏;只有 8% 的顧客表示商品陳列無關緊要。
商品陳列的重要性
方便顧客購買:對商品進行分類、整理和展示,并配有內容簡潔明了地說明和價簽,更加方便顧客的購買。
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通過商品陳列的位置、數量及陳列面,讓顧客了解商品的質量、性能、價格,對顧客消費進行引導。
提升門店整體形象:一個良好的、陳列有序的、易于購買的商品環境可以提高企業產品和品牌的形象。
提高銷售,加速周轉:據統計,正確運用商品配置和陳列技術,銷售額可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10%。
維護商家的信譽:易于使消費者產生對品牌的認同感和信任感。
體現管理水平:直接體現了連鎖企業的管理水平。
商品陳列的「磁石理論」
磁石是指門店賣場中最能吸引顧客注意力的地方。
在賣場,不同商品對顧客的吸引力不同,因此,根據磁石理論將不同商品安排在不同位置,分成不同系列。
(一)第一磁石點:主力商品
位于主通路的兩側,是消費者必經之地(能拉引顧客至內部賣場的商品,也是商品銷售的最主要的地方)。
此處應配置的商品為:
消費量多的商品
消費頻度高的商品
主力商品
(二)第二磁石點:展示觀感強的商品
位于主通路的末端,通常是在超市的最里面(附有誘導消費者走到專賣最里面的任務)。
應配置的商品有:
最新的商品
具有季節性的商品(具有季節性的商品必定是最富變化的)
明亮、華麗的商品
(三)第三磁石點:端架商品
端架通常面對著出口或主通道貨架端頭(其基本的作用就是要刺激消費者、留住消費者)。
應配置的商品:
特價品
高利潤的商品
季節性商品
購買頻率較高的商品
促銷商品
端架商品可視為臨時賣場,需經常變化(一周最少兩次)。變化的速度可刺激顧客來店采購的次數。
(四)第四磁石點:單項商品
賣場副通道的兩側(主要引起消費者注意的陳列區中間的位置)。
這個位置的配置,不能以商品群來規劃,而必須以單品的方法來劃分,能強烈表達對消費者的訴求(包括熱門商品、特意大量陳列的商品、廣告宣傳商品)。
(五)第五磁石點:賣場堆頭
位于結算區(收銀區)域前面的中間賣場(根據各種節日組織大型展銷、特賣的非固定性賣場以堆頭為主)。
門店陳列的原則
(一)遵循顧客流動習慣
從顧客流動習慣可得出:
主力商品/主力品種應旋轉在主通道;
次要商品/關聯商品旋轉在中間陳列區;
暢銷商品在通道上均勻布置,力求使顧客走完全部主通道,然后再進入中間陳列區。
一般顧客的流動有 8 種習慣:
顧客進入門店后,先繞主通道瀏覽一周,然后進入賣場的中心陳列區選購。
顧客在沿著主通道瀏覽途中進入賣場中心陳列區,選購好商品后再回到主通道,然后到收銀臺結算付款。
顧客只在主通道選購商品,然后直接到收銀臺付款。
顧客在主通道的選購途中,沒走完主通道就進入賣場蹭陳列區購買商品,然后直接到收銀臺付款。
顧客沒有走完主通道,中途穿過中間陳列區,直接到收銀臺付款(在主通道已購完商品)。
顧客走完主通道的大部分,從主通道往回返,再進入中間陳列區選購商品,然后到收銀臺付款。
顧客進入通道沒多久,就突然進入蹭陳列區選購商品,然后到收銀臺付款。
顧客進入店鋪后,直奔要購買商品所在的貨架,然后購貨付款離去。
(二)遵循商品重要性遞減規律
商品重要性慈善規律決定了顧客購物順序排列問題。
如,超市中,顧客對商品的購買順序是:生鮮-食品-日化-服裝,因此門店的布局就應該根據顧客的購物順序來確定。
(三)易見易取原則
易見:就是要使商品陳列容易讓顧客看見(一般以水平視線下方 20° 點的中心的上 10°-20° 的范圍為最易看見部分)。
易取:就是要使商品陳列容易讓顧客觸摸、拿取和挑選(與此關系最密切的是陳列的高度及遠近兩個問題)。
按陳列的高度可將貨架分為 3 段:
中段:手最容易拿到的高度,被稱為「黃金陳列線」(男性為 70~160cm,女性為 60~150cm,一般用于陳列主力商品或公司有意推廣的商品,有人稱這個高度為「黃金位置」。
次上下端:手可以拿到的高度(次上端男性為 160~180cm,女性為 150~170cm;次下端男性為 40~70cm,女性為 30~60cm)。
上下端:為手不易拿到的高度(上端男性為 180cm 以上,女性為 170cm 以上;下端男性為 40cm 以下,女性為 30cm 以下)。
(四)豐富豐滿原則
有資料表明,放滿陳列可平均提高 24% 的銷售額。
商品放滿陳列要做到幾點:
貨架第格至少陳列 3個品種(國內貨架一般長 1~1.2m)。
按每平方米計算,平均要達到 11~12 個品種的陳列量(暢銷商品缺貨時,要采用銷售頻率高的商品臨時填補空缺商品的位置)。
(五)先進先出原則
也稱前進陳列原則。如果不按先進先出、前進陳列的原則,那么后排面的商品將會永遠賣不出去。
(六)關聯性原則
關聯性要求是指把分類不同但有互補作用的商品陳列在一起。
如,把肥皂和肥皂盒陳列在一起,目的是使顧客能夠在買了 A 商品后,也順便購買旁邊的 B 商品或 C 商品。
(七)同類商品垂直陳列的原則
也叫縱向陳列,是相對于模式陳列而言的(或者說是為了避免橫向陳列,將同一類商品,沿上下垂直方向陳列在貨架的不同高度的層位上)。
人的視線上下夾角為 25°,左右夾角是 50°,而視線上下移動比橫向移動方便。
當顧客離貨架 30~50cm 距離時挑選商品,只能看到橫向 1m 左右距離內陳列的商品,但卻能清楚看到 1~5 層貨架上陳列的商品。
實踐證明,系列商品縱向陳列會使銷售量提高 20~80%。
(八)分區定位原則
分區定位,就是要求每一類、每一項商品都必須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陳列位置,商品一經配置后,商品陳列的位置和陳列面就很少變動,除非因某種營銷目的而修正配置圖表。
這既是為了使商品陳列標準化,也是為了便于顧客選購商品。
商品陳列的方法
(一)集中陳列法
也是最常用、最基本、使用范圍最廣的方法,即把同一種商品集中陳列于一個地方(適合周圍快的商品)。
(二)特殊陳列法
整齊陳列法:按貨架的尺寸,確定單個商品的長、寬、高的排面數,將商品整齊地堆積起來以突出商品量感的方法(一般配置在中央陳列貨架的尾端,推銷和折扣率高的商品)。
隨機陳列法:一般是一種圓形或四角形的網狀筐,還要帶有表示特價銷售的牌子(給顧客一種「特賣品即為便宜品」的印象,通常配置在某個冷落地帶,以帶動該處商品的銷售)。
盤式陳列法:將商品的包裝紙條底部作盤狀切開后留下來,然后以盤為單位堆積上去的方法(加快陳列的速度,提示顧客整箱購買)。
兼用隨機陳列法:兼有整齊陳列和隨機陳列的特點(有時要配置在中央陳列架的過道內或其他地方)。
端頭陳列法:以組合式、關聯性強的商品為主(端頭指雙面的中央陳列架的兩頭,顧客通過流量最大、往返頻率最高的地方)。
島式陳列法:超市的進口處、中部或底部不設置中央陳列架,而配置特殊用的展臺。
窄縫陳列法:在中央陳列架上撤去必層隔板,只留下底部的隔板形成一個長的空間,進行特殊陳列。
突出陳列法:在中央陳列架的前面,將商品特殊陳列突出位置的方法。
懸掛陳列法:將無立體感扁平或細長形的商品懸掛起來的方法。
門店陳列設計的作業流程
市場調研: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消費情形、購物趨勢。
活動計劃:確定主題、廣告宣傳。
陳列計劃:陳列空間規劃、商品展示構想。
陳列的執行:專業技術制作、促銷。
門店陳列的工具
貨架:多以可拆卸的鋼制貨架為主(常用規格:高 135/152/165/180cm,長 90/120cm)。
隔物板:用來區分兩種不同商品,避免混淆不清(常用有塑料和不銹鋼兩種)。
護欄:為避免顧客在選購某種易碎物品時失手打破,造成傷害或損失。
棧板:為避免商品直接與地面接觸、受潮。
端架:在整排貨架最前端及最后端(也就是轉彎處)所設置的貨架。
促銷籠(倉儲籠):由粗鐵線焊接而成、可折疊的「鐵籠」,是一種陳列及倉儲設備,廣泛用于量大商品的陳列。
促銷臺:一種四周由鐵皮做成紅色的「鐵籠」,用于陳列較輕小的商品。
疊籃:一種由細鐵線焊接后噴塑,前端為斜面的小鐵籠,一般用來陳列不易站立的商品(斜口籠本身可層層疊放)。
專用陳列柜:提供給具有品牌效應的廠商,用來集中陳列其商品的專用陳列柜。
試吃臺:用來舉行試吃或試飲等活動的陳列臺。
燈箱:門店利用店內或店外墻上或貨架上的空間所制作的廣告照明物(主要用于增加門店的廣告費收入,同時讓客人注意到門店所銷售的知名品牌)。
日配品的陳列
面包、乳制品、豆制品、果汁飲料等是消費者每日生活的必需品,每天都應該進行配送,以確保其新鮮度,所以稱日配品,美國叫 daily food。
(一)日配品陳列的原則
根據日配品的存放溫度需求碼貨
日配品陳列必須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
日配品陳列時,彩面盡量面向顧客
(二)日配品的陳列順序與位置安排
上段:輕、小商品;利益商品。
中段:差別化商品;高價位、高利益商品。
下段:廉價商品;高回轉率商品;大型、重的商品。
(三)日配品陳列的方法
冷藏柜陳列:牛奶、冷飲、熟食等。
集中陳列:面包、飲料等。
關聯陳列:如面包架上可擺放盒裝牛奶或果醬等。
豐滿廉價陳列:讓消費者可從多種商品中選擇,感覺到便宜、量大、新鮮。
主題陳列:根據主題把一類商品組合起來建立專區陳列。
化妝品陳列
(一)化妝品陳列的基本原則
最大化原則:盡可能多地占據陳列位置,讓顧客感受到賣場商品的豐富。
全品項原則:盡量把品牌所有規格和品種的產品分門別類地陳列在一個貨架上(滿足不同購買需求,同時提升品牌形象)。
重點突出原則:突出主打產品的位置(利用堆頭或陳列架)。
高度合理原則:盡可能與顧客視線平行(最好在 120~150cm 范圍)。
(二)化妝品陳列的方法
專柜陳列:通常為知名品牌產品采用。
櫥窗陳列:利用櫥窗設計達到廣告傳播的作用(創意手法有直接表現法、寓意法、模擬法、情節法)。
情節型構思:把商品放在一個有簡單人物情節的故事場景中展示(給顧客一種家庭的溫馨、舒適感)。
構成主義構思:運用抽象手法,傳遞給人的只是色彩感、形式感、節奏感(適用于「高、新、尖」的現代化超市,把消費者帶入新奇、神秘的境界)。
寓意型構思:讓顧客從內心深處與企業產生共鳴。
特殊陳列:通常由廠家自行設計提供陳列展示架,貨架上通常有醒目的品牌標志。
洗滌服務器陳列
洗滌服務器通常包括清潔用品、日化用品、個人衛生用品(如,洗發水、香皂、洗潔精等)。
洗滌服務器一般陳列在賣場的末端,顧客為了滿足家庭生活需要都會愿意向前走(一定程度上可吸引顧客進入到賣場的最里面)
生鮮通常分為生鮮三品(肉類、水產、果蔬)和生鮮五品(在三品的基礎上加上熟食、面包)。
蔬果陳列
蔬果營業額一般約占超市整體營業額 8~20%,品種一般在 50~100 種。
(一)蔬果陳列的原則
分類原則:由區域分類-大分類-中分類,詳細參照蔬果分類表。
質檢原則:在銷售區域陳列前,必須進行質檢;營業期間,對銷售區域上陳列的商品也要定時質檢。
豐滿原則:陳列要豐滿、貨多,起到吸引顧客、貨優價平的作用。
色彩搭配原則:陳列的顏色適當組合、搭配。
防損耗原則:考慮不同商品的我,選擇正確的工具、方法、陳列溫度,降低不當陳列而造成的損耗。
先進先出原則:先進的貨物先陳列銷售。
季節性原則:將新上市的品種陳列在明顯的地方,更好地滿足顧客的新需求。
清潔衛生原則:商品干凈整潔,陳列設備清潔衛生。
標識清楚、正確原則:標識的價格、銷售單位要正確無誤,與系統一致。
(二)蔬果陳列的方法
圓積型:適用于蘋果、柑橘、西瓜、葡萄、大白菜、萵苣等可平臺式大堆陳列的蔬果。
圓排型:在并排或規程圓形的蔬菜和水果時,可用隔物板等支撐鄰接的商品,將容易松垮的圓形商品擺成不易松垮的形態。
莖排型:將蔥等長形的商品朝一定的方向排列時,邊面的地方就會形成一條直線。
面對面型:常見于陳列葉菜類時使用。一方面利用葉菜類商品所擁有的深淺不一的綠色系列來產生對比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護脆弱的莖或葉的部分,而呈現出新鮮感與豐富感。
階梯型:事先準備好呈階梯式的陳列架,將不可堆積的柔軟水果陳列在架上的方式。
段積型:商品陳列完成后,頂面的線會呈現階梯狀的一種陳列形態。
格子型:蘿卜、蓮藕等長形的和袋裝的商品,彼此交錯,組合成像格子的陳列。
交叉型:用于陳列像梨、山芹菜、蔥這種形體較長,但厚度不同的商品。
肉類陳列
肉類在賣場中主要采用冷柜島式陳列為主,在發達國家的超級市場中,肉類品的銷售額會占到總營業額 15%。
(一)肉類陳列注意事項
售前準備工作:冷藏肉類陳列時要以單層、縱向為陳列原則,避免肉類重疊而影響冷氣的對流及掠奪造成變形;不同肉類分開陳列。
售中注意事項:冷藏柜溫度控制在 -1~3℃;冷臥柜一般在 -18℃ 以下。
根據銷售不同,補貨時要分 3 個時段陳列:
第一次開店:陳列數量要達到當日總銷售量的 40~50%;
第二次開店:中等時補貨量為一天銷售量的 40%;
第三次開店:傍晚時補貨量為一天銷售量的 6~20%。
營業結束后肉類陳列應注意事項:肉類收回時,要用五段車或八段車盛裝,避免肉類擠壓在一起而造成肉類變質。
(二)肉類的陳列方法
豬肉的陳列:豬肉的部位肉經商品化處理后的單品有 42 種之多,一般以 3.5m 的展示柜來陳列較能促進其銷售。
豬肉火鍋片及梅花肉片屬于火鍋類,與牛肉火鍋片及羊肉火鍋片并排陳列較合適。
底層陳列:龍骨、大骨、小骨、豬肉絲、絞肉、豬小排、前腿紅燒肉塊、后腿紅燒肉塊 8 項單品。
第二層陳列:前腿肉、前腿赤肉、后腿肉、后退赤肉、后腿豬排、后腿赤肉片、五花肉片、五花扣肉、五花肉、豬肉丁 10 項單品。
第三層陳列:豬腳、蹄膀、小里脊、小里脊切塊、里脊肉、里脊肉片、里脊豬排、豬耳 9 項單品。
最上層陳列:豬肝、豬血、豬心、豬腰、豬肺、豬肚、豬大腸、豬小腸、粉腸、豬尾、蹄筋、大腸頭、豬舌 13 種單品。
牛、羊肉陳列:共 32 項單品,一般以 2m 長的展示柜陳列。
家禽類陳列:共 36 種單品,可以 2.5m 的展示柜陳列。
(三)水產品陳列
水產陳列要根據其銷售狀況(DMS)及商品特性來陳列,以達到讓顧客易選、易看、易拿為基本原則 。
新鮮的水產品:全魚集中法;段、塊魚陳列法;現撈魚傾斜平面陳列;平面陳列法;色彩顯示陳列;品種陳列。
全魚集中法:用于中小型魚陳列(以魚頭朝內,魚尾朝外;魚腹朝邊,魚背朝里的方向擺放)。
段、塊魚陳列法:魚體較大的魚無法以全魚來商品化陳列,必須以段、塊、片狀加工處理后進行陳列。
現撈魚傾斜平面陳列:將魚體以傾斜方式植入碎冰中,其深度不超過魚體的 1/2 寬度,依序排列(顯示魚的新鮮感及立體感)。
平面陳列法:刺身魚切口是鮮度的標志,不可重疊陳列。
色彩顯示陳列:根據水產品的表面顏色組合陳列。
品種陳列:按水產品的不同品種分開陳列。
冷凍的水產品:冷柜一般敞口并連續制冷,消費者能夠透過包裝清楚看到產品實體。
鹽干類水產品:用食鹽腌制過,短期不會變質。應使用平臺陳列,以突出其新鮮感。
家電的分類
(一)國外分類法
黑色家電:起源于采用瓏管顯示屏的電視機,最外面有一圈黑色的邊緣。于是眾把能夠帶給眾娛樂、休閑的家電稱為黑色家電。
白色家電:最早是指白色的家電產品,早期的冰箱和洗衣機由于內置的發動機體積較大,白顏色的外殼可以使機器本身看起來扁平一些。現在白色家電產品是指減輕人們勞動強度、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的產品。
米色家電:指電腦信息產品。
綠色家電:指在質量合格的前提下,可以高效使用且節約能源的產品。
(二)家電賣場的分類
小電:小家電
白電:外表看起來白色的居多
黑電:外表黑或深色的
發燒:音響功放等
數碼:攝像、手機等
電腦:電腦相關產品
家電的陳列技巧
(一)陳列注意事項
標簽要清晰明了,讓顧客可以通過標簽了解相關信息。
將同一功能的產品集中陳列,方便顧客比較選擇。
通過顧客體驗提高顧客購買興趣。
(二)陳列方法與技巧
陳列式:根據客流走向靈活變化布置,利用不同造型的陳列設備分類分組(以分散客流,方便選購為原則)。
島狀陳列:用柜臺組合成一個閉合式的島嶼,貨架擺放在中心位置。
沿墻式:將柜臺、貨架等陳列設備沿墻進行布置(一般沿墻陳列呈直線布置)。
斜角式:將柜臺、貨架等設備與賣場里的支撐柱子形成斜角進行布置(能使視線拉長形成深遠的效果)。
長條式:適合于門店形狀為狹長形時。
陪你一起成長
共享筆記
效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