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念頭里講到不要被念欺,但生活里也體會到了正心正念的積極作用,對所有念頭應不應該有分別心,生活中該怎樣正確處理與念頭的關系?
答:
在《謠言與傳謠背后的真相》里,我已說過了,人生終生處處被三欺,皆是被念頭欺;人一生終生糾結不斷,皆是因為一切糾結,是念結。
念頭,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想法,但不管是正的定義,還是負的定義,都只是個定義而已。
也就是一件事發生了,你認為是好事兒,是個定義;或你認為是個壞事兒,也是個定義。
舉例,如錢多就幸福就是個定義,以現在來說,你覺得很真實,而且若能跟資本家合個影,你能笑得合不攏嘴。
可如果把你放在“文革”時期,你就會覺得錢多是個大悲哀,是個大罪惡,跟資本家劃清界限才是光榮的。
蘇州開挖河道時,曾挖出過很多的金銀珠寶,就是當時的有錢人扔掉的,因為你留著就會被批斗,命不保。
所以世間的東西好壞對錯是非,在不同的時空有著不同的定義。
雖然這樣說,但生活中很多人還是常常被自己的念頭好壞給影響而苦惱。
就此,人們總是想著追求一個好的念頭,壓制不好的念頭,明其名曰:正念,正能量的想法。
其實念頭好壞,是人類共有的,一個再正直的人也有色欲邪念,一個再和藹的人也有嗔恨他人的想法。
若你不想起念,是妄念,是斷滅空,是執著空了,總之,這是違背自性本心的。
佛說,真如起念,意思就是你有各種念頭是你的自性本心的本有特點,本就這樣,但你卻想著壓制它,你是壓制不住的。
以一種念頭壓制另外一種認為負面的念頭,是不可取的,因為念頭會一個接一個,沒完沒了,你越壓制你越妄念不斷,你身心越苦惱不斷。
這就像神秀大師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樣,結果除了一輩子,也不見性,就是陷入了“有個能除塵埃的我,和有個塵埃被我所除”的念頭之中,起點錯誤。
而真正的正念是中正的正,什么叫中正?對一切的念頭的看法都是平等的,知道一切念頭只是個定義,而不是我的念頭全是正面的,那是個偏見。
正念是對一切的念頭,只是一個中正的了知,知道這些念頭都是臨時的定義,是虛妄的,這才叫正念。
所以正念不是某一個好像是正確的、正面的念頭,那是你錯解了。
接下來對念頭就是個活用了,就是為了方便交流,知道對一切的念頭是虛妄的,只需要用而不執,用而不迷就可以了。
如有人說你是廢物,說你是個人物,對你來說都是一樣的,也就是任何定義都可以用,但是你很清楚它們沒有一個是真的。
就此,你不會因為前者為不好而難受,不平衡,也不會因為后者的贊美有多高興。
這都是世間人的定義,事實上,不管是定義高貴,還是定義貧賤,在老子的道德經里,不過都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罷了。
生活中怎么處理跟念頭的關系?就是這樣的處理。
正念不是天天要保持一個正面的念頭,保持正能量的想法,別這樣,這還在二元里面,很辛苦的,天天保持個正面念頭,多累呀。
念頭只是一種作用,你知道它是你本心的作用,且虛妄不實的,你就不會執著個好念頭,即而“真如起念,念真如”,回歸清凈本來,身心清涼,無煩惱。
>>>>>>>破妄念專欄<<<<<<<
生活中,很多人呢,每天都在說自己很糾結,很焦慮,很煩惱,很迷茫等,但你有沒有想過,真的是這個世界讓我們迷茫嗎?到底你在煩惱什么,你在糾結什么?
其實,一切糾結,皆是念結;一旦念解,糾結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