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病是Ⅰ亞群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類疫病的總稱,又叫心包積液綜合癥。該病因1987年3月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的安卡拉地區一個肉雞場發生暴發性流行而得名。Ⅰ亞群腺病毒作為原發病原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與其致病性有關的因素也不清楚。
一、從流行學上就有很多神秘的地方:
1、垂直感染在傳播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病毒可以通過胚傳播,用感染的胚和子代雛雞制作細胞培養物時,可以激活機體腺病毒的活性。這就提示我們有兩種情況需要高度注意:
1.1高度關注我們使用的疫苗:我們使用的疫苗,特別是活苗,如果沒有使用SPF雞蛋去制作,一旦疫苗感染了腺病毒,用該疫苗免疫后,就可以把雞身上潛在的、原本不發病的腺病毒激活而發生腺病毒疫病。腺病毒如此高發的背后,有多少不服責任的疫苗企業在推波助瀾?巴其斯坦首次該病的大范圍傳播很可能是與被污染的疫苗有關。所以蛋雞養殖戶用真心去購買使用SPF蛋制作的優質疫苗顯得非常重要,同時也給我們疫苗制造企業齊心協力防控該病,壓上了重重的道德擔子。
1.2特殊階段的垂直感染給防控疫病帶來困難:腺病毒疫病排毒有兩個關鍵階段,一個是14周前,一個是產蛋高峰期。特別是產蛋高峰期的大量排毒(病毒的目的就是繁衍生息把病原傳給下一代),使得大量的種蛋帶毒。也正是因此,使得種雞的凈化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解釋了凈化不好的地方黃羽雞和不是種雞的褐殼蛋雞雜交的817為什么發病高的直接原因。無疑從原種開始腺病毒的凈化是控制該病流行的重要環節。
2、水平傳播廣泛,且地位重要:病毒可以存在于糞便、氣管、鼻粘膜及腎臟中。因此,病毒可經各種排泄物傳播,但糞便最高。病毒也存在于精液中。這些意味著也至少有兩點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
2.1雞腺病毒的普遍存在:腺病毒在養殖環境普遍存在意味著水平傳播也是大問題,要保持商品蛋雞不受感染非常困難,要通過生物安全去防控該病也確實很困難(普遍感染和散毒)。
2.2人工授精有潛在的危險:由于病毒存在于精液中,我們在人工授精時就可能人為地傳播該病。這就進一步可以解釋為什么近幾年凈化不好的黃羽種雞的商品代和褐殼蛋雞雜交的817肉雜雞心包積液綜合癥高發另外一種原因了。
二、誘因是該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1、該病流行需要其他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協助:該病可能是潛在的病原,其致病作用需要一定的協同因子。因此當與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共同感染時,可以增強一些腺病毒的感染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在防控Ⅰ亞群腺病毒的包涵體肝炎時,要做好法氏囊防控的意義所在。另外,傳染性貧血病毒可以大大增強某些腺病毒引起的肝炎和致死能力;飼料中黃曲霉素毒性也促使該病的發生。防控好免疫抑制性疫病,降低飼料霉菌毒素的危害,在防控腺病毒上絕對不可缺少,否則做的都是無用之功。
2、注射免疫在該病傳播上起重要作用:接種途徑對該病的發生有重要影響。當以自然感染或直接傳播的方式接種病毒時,很多分離毒株都未能引發疫病,但當以非腸道途徑注射感染時這些毒株就會出現很強的致病性。這在說明病毒是潛在病原需要其他因子協同才能致病以外,也提示我們人工注射免疫的傳播和再激活的風險。
3、管理不良是發病的重要原因:該病是否為原發病原還存在爭議,但作為條件性致病原是沒有什么異議的。溫度控制、通風、應激等都可能成為該病發生的誘因。大家與其下力氣關注本病的發生,還不如從提供適當的溫、濕度,適宜的通風,平衡的營養入手,從管理上做文章。
三、看似無關聯的疫病實際就是腺病毒搗的鬼:
1、肉雞的肌胃糜爛癥就是Ⅰ亞群腺病毒病:過去六年有許多肉雞爆發的肌胃糜爛的病原就是Ⅰ亞群腺病毒。報道源自日本,自然發病時除導致幼齡肉雞死亡以外,沒有任何臨床癥狀,肌胃擴張,內有出血性液體,角質層出現多個黑色糜爛斑。
2、腺胃炎也是它的功勞:最近美國報道了腺病毒引起的肉雞肌胃糜爛癥類似的病例,但這次病變僅局限于腺胃炎,報道此病的作者將該病稱為傳染性腺胃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