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遠的中緬邊境的布朗山中,有個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老曼峨寨位于大山深處,四周森林密布,臨近的知名村寨有老班章、新班章、班盆等。
老曼峨自然村隸屬于云南省勐海縣布朗山鄉班章村委會行政村,是有名的“布朗山古茶山”核心區之一,也是江外古六大茶山之一。
布朗山鄉全鄉轄勐昂、章家、新龍、曼囡、吉良、曼果、班章7個村民委員會,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843人。
布朗山鄉有12000余畝古茶園,主要分布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糯、帕點、曼新龍、曼捌、曼囡老寨和吉良等村民小組,另有臺(坡)地茶園18000余畝及廣布全鄉的野生苦茶和甜茶,為生產優質普洱茶提供了優質的原料保障。
據寨里古寺內的石碑記載,村寨歷史悠久,距今1371年,其建寨時間恰好就是傣族傳統的傣歷元年紀年。
布朗山是全國唯一的布朗族鄉,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飲用茶葉的民族。
老曼峨堪稱西雙版納最古老的布朗族古寨,布朗族人世代以茶為伴,種茶做茶用茶貿茶。
古老的茶樹和村寨,共同繁衍了布朗山千年的族史、茶事。一棵棵刻滿滄桑歲月的古茶樹,見證了布朗族先民“濮人”久遠的種茶歷史。
老曼峨茶樹分布村落四周,主要以栽培型古茶樹為主,茶樹齡在100年至500年左右。
海拔1320米,略低于老班章,年平均氣溫20~23℃,降水量充沛,常年高溫濕潤,上百年樹齡茶樹比比皆是,且與原始森林混生,很少有人工行為干預,生態環境極好。
老曼峨生態保持原始狀態,森林覆蓋面積大,古茶樹生長于其他雜木樹林里面,遠看只見樹木而未見茶樹。
為了保持好古茶園的原有生態環境,任何人都不能在古茶園中施用農藥和化肥,確保老曼峨古喬木茶的獨特品質。
老曼峨古樹茶葉型肥大厚實,湯質厚,香高,青味重,生津好,韻足,回甘好。茶湯漸淡漸柔,像是勁風過后,殘留的一點微熏,余韻無窮。
苦,是老曼峨普洱古樹茶的鮮明特點。
就如先輩們播種茶樹的辛苦和辛苦,正因如此堅守和無所畏懼,才為世人留下珍稀的一葉,滌蕩和平年代,在溫暖陽光下成長起來的一代,訓誡后人:苦盡甘來。
條索肥壯,是布朗山系茶的共征。
作為布朗山最古老悠久的老曼峨,更得其精髓,擁有肥厚的葉片碩大的條索,僅品看干茶,就能感覺到他的烈性和張揚,讓人欲罷不能。
本地“布朗族”、“愛伲族”等少數民族有其傳統的制茶方法,結合本地獨特的地形氣候,土壤和陽光,造就了獨一無二的老曼峨茶氣茶性和香味特點。
總結老曼峨古樹普洱茶主要特點有以下四個:
1、葉厚,條索肥大;
2、湯色金黃透亮;
3、苦若黃連,苦盡甘來,5-7泡后,鳴泉生津,后舌跟回甘;
4、茶氣霸氣,性極寒,十泡以后口感更為爽滑,極耐沖泡。
1、性價比高
據記載,老班章的地方原來住的是老曼峨人,茶園里也有老曼峨的茶種,所以在布朗山這個接近的自然環境范圍內,同樣的水土和氣候孕育而出的老曼峨品質當然差不了老班章多少,而老曼峨甜茶沒有那么苦自然受眾更廣。
真正的老曼峨甜茶大可以隨便和市面上的老班章做對比,而且根據我們在原產地收茶的經驗,其實不少茶商會把老曼峨甜茶混到老班章里面來降低成本。
現在老班章成名了,絕大多數都賣大小樹混采的,今年更是有老班章茶農發朋友圈,老班章小樹都要1萬塊/公斤,想買到純古樹更是貴的離譜。一公斤老班章可以買幾斤老曼峨甜茶,相當值得。
2、產量稀缺
老曼峨以苦茶為主,甜茶分布在古茶園里,東一顆,西一顆,如果產50公斤苦茶,可能只有1公斤的古樹甜茶。
這也是為什么都上老曼峨收茶快十年的茶商,和駐扎在原產地制茶的茶鮮森,一個春茶季只能做2-30kg真正挑樹單株級的古樹甜茶。
3、后期轉換
經常有茶友問到,什么樣的茶適合長期存放?其實聽了很多老茶友,老茶人的經驗分享,歸納總結為一個關鍵詞“濃厚度”,不管這款茶多香,多甜,一定要有濃厚度!
有了濃厚度才有未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茶友喜歡存布朗山,尤其喜歡存老曼峨的原因!“十年曼峨勝班章”就是老茶友的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