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xué)史上有“魏晉風(fēng)度”的說法,大抵指的是當(dāng)時的“名士”們“越名教”、“任自然”,瀟灑不群、超然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這不禁讓人浮想聯(lián)翩,假如我們能穿越到18個世紀之前,能不能過上一回“名士”癮呢?
若想如此,對穿越者來說,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投好胎。魏晉年間流行的九品中正制與門閥制度,保證了世家大族躡居高位、把持政權(quán)。
換句話說,穿越者要成為名士,出身世(士)族大體是個必要條件。而且,出身家族的歷史越長,門第的“品牌”就越叫得響。
瑯琊王氏是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頂級士族,這個家族早在三百多年前的西漢宣帝(前74—前48年在位)時代就出過諫大夫王吉。
相比之下,與之齊名的陳郡謝氏因為起家于魏,發(fā)達于西晉,所以還被一些老牌世族鄙視為“新出門戶”。
至于東晉陶淵明的家族,曾祖父輩的陶侃才是第一代,起初家徒四壁,“門”是沒有,“族”也夠不上,故而家族的“商標(biāo)”叫不響、也打不起來——連個小小的督郵也不把陶淵明放在眼里。
假如穿越者投胎順利過了第一關(guān),要成為世人仰慕的名士,當(dāng)然還得有學(xué)問。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最有勢力的一個學(xué)風(fēng)就是“清談”,這是那時最時髦的風(fēng)習(xí)。
所謂“清談”,指魏晉的士人用講究修辭、技巧的談?wù)f論辯方式,探討有關(guān)《周易》《老子》《莊子》的玄學(xué)問題。
西晉時期聞名天下的“名士”王衍,最為擅長“清談”。其所說之處有不恰當(dāng)?shù)模婉R上更改——“信口雌黃”這個成語,也是由此而來。
反過來,要是“清談”水平高,出名也很容易。
《世說新語》里記載了一位名叫張憑的士人,原本沒有什么名氣。但有一次他在參加清談時,恰好遇到客主難解之處,他就在末座上簡約發(fā)言,情理深刻,舉座皆驚。
于是,張憑名聲大噪,不久就被推薦為太常博士,成為撫軍司馬昱(日后的東晉簡文帝)的座上客。
既然“清談”能力成了一塊晉身仕途的敲門磚,穿越者可得多多努力了!
努力的回報,就是穿越者可以盡情享受魏晉名士的生活。首先,在魏晉名士看來,人的才情、氣質(zhì)、風(fēng)貌才是美德的表現(xiàn),于是男子也沉迷于穿著打扮,涂脂抹粉,出現(xiàn)了古今中外都很罕見的極度追求“男色”的奇觀。
在史書記載和筆記小說中,三國年間的何晏的外貌最受關(guān)注,他長相絕美,膚色尤白,喜歡傅粉,“動靜粉帛不去手”。他有些易裝癖,喜穿女人衣裳。他極其自戀,走路都要不時看看自己的影子,自我欣賞一番。
“傅粉何郎”、“行步顧影”等成語,就是由此而來。當(dāng)然,這實在是一個極其娘化的形象,無怪乎前些年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中的何晏一角,要找一位女演員(閻汶宣)來扮演了。
除了追求“顏值”,穿越者當(dāng)上名士的另一個規(guī)定動作就是“嗑藥”——準(zhǔn)確地說,是服用“五石散”。服用此藥竟?jié)u漸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成為名士們的“禁臠”。
其中的“五石”指的是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這五種礦石。“五石散”這個方子據(jù)說還是東漢名醫(yī)張仲景發(fā)明的,用來給傷寒病人吃。因為這個散劑性子燥熱,對傷寒病人有一些補益。
但是到了稍后的魏晉時期,上流社會的士人并沒有染上傷寒,也都開始吃將起來。始作俑者還是前面說到的那位美男子何晏。此人因為貪戀女生,身體不好,所謂“魂不守宅,容若槁木”。
五石散
何晏雖外表缺乏男子氣概,卻十分貪戀女色,日久天長身體難免虛乏。三國著名術(shù)士管輅曾說他,顯得極端疲弱。
偏偏“五石散”在這方面大有用處,后來唐代名醫(yī)的孫思邈就說,“五石更生散,治男子五勞七傷,虛羸著床,醫(yī)不能治,服此無不愈”。
加上何晏服食之后“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大概獲得了如同當(dāng)代癮君子服用“搖頭丸”一樣的快感;五石散自然在上層士人的圈子里大行其道了。
據(jù)說,東晉時期的王恭就是在服石后藥性發(fā)作,想象力異常豐富而興發(fā)審美之思,吟出了“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這般名句。
當(dāng)然,作為一名擁有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知識的穿越者,肯定也很清楚“五石散”不能吃過頭。
從現(xiàn)代的化學(xué)角度分析,“五石散”中主要成分為砷類化合物,有興奮末梢神經(jīng)的作用,但超量服用會引起輕重不等的砷中毒。
此外,它還含有眾多其它的微量元素,各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很復(fù)雜,一旦服食過量引起中毒,必然表現(xiàn)出眾多的癥狀。
按照當(dāng)時人的說法,服用“五石散”的癥狀達51種之多,誠可謂“其病無所不為”。西晉權(quán)臣裴秀就是服用五石散之后不慎飲了冷酒,居然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要是成功避開了“五石散”這個大坑,當(dāng)上名士的穿越者是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了呢?遠遠不是。
在魏晉年間當(dāng)名士,其實是高難度的“穿越”,動輒就會有性命之憂。魏晉,再加上后面的南北朝,是個十足的亂世,差不多隔幾十年就要來一次皇帝易姓。
雖然自從曹丕篡位以來,表面上講究的都是“禪讓”,顯得非常文明,其實背后的刀光劍影是免不了的。
還是以那位何晏為例,他在司馬懿發(fā)動的“高平陵政變”(249年)里就扮演了一個滑稽角色。他是曹操的女婿,又跟曹爽過從甚密,早就上了司馬懿的黑名單。
高平陵之變后,司馬氏大肆誅殺異己
政變之后,司馬懿父子以所謂“陰謀反逆”的罪名,誅除曹爽一黨,故意讓何晏負責(zé)審判反賊。
何晏賣力列出七人姓名,結(jié)果司馬懿來了一句“凡有八族”,何晏窘極,回答道,“難道是說我嗎”,終于不免下獄身死。
與他處境相同的名士何止一二,司馬氏對親魏勢力的整肅可以用殘忍二詞形容,當(dāng)時就有人說,一時間“天下名士減半”。要是穿越者運氣不好站錯了隊,穿越生涯也就可以宣告結(jié)束了。
除了站隊,穿越者還要認真考慮穿越的時機。要是碰上西晉末年的天下大亂,那實在就是九死一生了。
上面提到的那位王衍是何等人物,早就看出了處境不妙。于是,他向西晉主政者建議以瑯琊王氏家族里的王澄為荊州(今湖北一帶)刺史,王敦為青州(今山東一帶)刺史,再加上坐鎮(zhèn)洛陽的王衍自己,擺出了一個“狡兔三窟”的陣勢。
只可惜,機關(guān)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
兩晉南北朝,是真的亂世
王衍煞費苦心安排的“狡兔三窟”,既不能保國,甚至也無法保身。在西晉朝廷執(zhí)政的司馬越只得領(lǐng)兵出洛陽,向東進發(fā)。
誰知第二年三月,他病死軍中。這支部隊在毫無軍事經(jīng)驗的王衍(他在軍中官階最高)指揮下繼續(xù)向東行進,未出今天的河南地界就被石勒大軍追上殲滅,王衍也丟掉了性命。
大概也是因為時局兇險,魏晉名士也有避世傾向。著名的“竹林七賢”就經(jīng)常棲息于人跡罕至的竹林,把酒臨風(fēng),高談闊論,演繹了一段超然物外的隱居故事。
只不過,若是穿越者也如法炮制,這穿越之旅又會顯得有些乏味無趣了吧!
編輯說明
校對 / 歐皇喵
封面 / 每天都好餓
排版 / 每天都好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