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年打算和朋友一家出國旅游過年。強爸說和朋友說好了一切都可以交給朋友來搞定。可遲遲不見朋友出旅行schedule,定個地點都像便秘難產(chǎn)似的,更別說機票酒店行程單了。每一次的討論都無疾而終,心里不免不踏實。
于是,我隔三差五向強爸打聽計劃進度。最后,強爸煩了,吼我說“你到底在糾結(jié)些啥?人家說好了一切都搞定就會搞定的,現(xiàn)在離過年還好久呢!催啥?敢不敢心大點?”
不敢!
因為我是媽。
我不能心大,因為我會擔心強哥在航班的時間里是不是剛好會鬧覺,吵到全飛機的人。
我會擔心如果定的是紅眼航班,強哥在飛機上能否安睡。
我會擔心酒店以及周邊有沒有合適寶寶吃的食物。
我會擔心行程里是不是需要一直換住所,強哥會不會不適應(yīng)。
我會擔心目的地的母嬰設(shè)施是不是完善,需不需要我自備。
我會擔心……
因為我是媽,我沒有膽量心大。因為我是媽,我沒有資格心大。
我是媽,所以孩子在國外不適應(yīng)吃食時,我會緊張。我是媽,所以孩子在國外因為氣候地理的原因而生病,我會揪心。我是媽,所以孩子在國外玩得不開心,我會難過。
所以,我不能也不敢心大到一切行程都交由別人搞定(雖然在沒孩子前一直這么干)。把我兒未來兩個星期衣食住行都交由對他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來決定,我做不到。
我的一個姐們,她家娃咳嗽了好幾天。周末爺爺來看娃,給娃喂飯時要給他吃家鄉(xiāng)的一種咸魚。
姐們想,這海魚吃了咳嗽就更不容易好,于是就上前制止。可爺爺不聽繼續(xù)喂。
姐們就說,這魚也很咸,還是不要給孩子吃了。爺爺說不咸之后繼續(xù)喂。
姐們就火了,只好把自己關(guān)進房間,眼不見心不煩。娃一見媽媽不在了,就嚎啕大哭。
爺爺最后也生氣了,說姐們把娃養(yǎng)得太金貴了,這不能那不能的。撂下“養(yǎng)娃還是要粗略一些好”的狠話后就走了。
之前看到一句話是“女人在婚姻里最囧的時候是沒人給你帶孩子”,我覺得比這更囧的是,明明自己帶孩子了,還要被不帶孩子的親人教訓說沒把孩子帶好。
我們總是會遇到有人跳出來和你說,帶孩子不要這么精細,粗糙點好。一般人說說也就算了,可這話往往是自己的親媽親爸,公公婆婆,甚至老公來說,真是說者無心,聽者傷心。
當你看到娃徹夜發(fā)燒咳嗽,鼻涕堵著無法呼吸,半夜哭鬧,用那句只有媽媽聽得懂的“媽媽抱抱”來求抱抱的時候;
當你被孩子傳染了,自己頭疼到分不清東西南北還要照顧病娃時;
當你被頻繁夜醒的病娃折磨得精神脆弱的時候,怎么能不緊張娃的一食一物一衣一襪?
對不起,在這個時候,我做不到心大,因為我是媽媽,我了解也理解我的孩子。也請不要隨意地就給我貼上“養(yǎng)娃太精細”的標簽。
如果帶娃也是一份工作的話,請尊重媽媽的工作。
強哥剛出生的前兩個月簡直是混世魔王,白天睡眠短且沒有規(guī)律,鬧覺非常嚴重。晚上更是頻繁夜醒得一塌糊涂。我當時非常焦慮,只要他白天小睡一快到40分鐘,我就如臨大敵,緊張到喘不過氣來,因為強哥睡覺是標標準準的40分鐘選手。
那段時間我瘋狂地掉肉,感覺吃多少都補不回來。老公和育兒嫂都勸我說娃睡覺就是這樣的,沒有哪個媽媽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一覺大天亮的。
可我本能地不相信,我覺得孩子的睡眠一定是哪兒出了問題。于是,我一口氣買了市面上能買到的所有睡眠書籍來閱讀。
懵懵懂懂的,我了解到原來娃的一日作息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娃睡覺是需要接覺的、哄睡是有好幾種方法的、睡眠訓練也分好幾種流派的、白天睡得好,晚上才會睡得好……
我開始按照“程序”來調(diào)整強哥的作息,嘗試各種哄睡方法,做好睡前程序,努力完成每一次接覺。我嚴肅認真地對待孩子的睡眠,不會讓需要外出這樣的理由打亂他的生活作息。
育兒嫂覺得我瘋了,老公也覺得我魔障了。
“孩子又不是機器,哪有那么多程序?”
“沒睡就沒睡,困了自然會睡的。”
“白天不睡,晚上就會睡的。”
“是你太緊張了,書上說的都是騙錢的。”
……
聽了這些,暗罵一聲狗帶,我依舊我行我素。
事實證明,我的堅持是對的。
作為媽媽,我本能地覺得我的孩子因為睡不好而不舒服,他不睡并不是不想而是不會。
凡事都有緣由。
在孩子不舒服的時候,在他煩躁的時候,在他無助的時候,我不能心大。他如此依賴我,我需要找到那個緣由來幫助他,因為我是媽。
老公說我總是在帶娃的小事兒上和自己過不去,可母愛不就是這樣嗎?壯烈而卑微。
所以,爸爸們與其手叉腰對媽媽帶娃指指點點,不如借個肩膀給她,告訴她,你辛苦了,明天加油!
因為我是媽,所以我在意孩子的一切日常起居,我不心大。
因為我是媽,所以我愿意放手讓他試一試來獲得能力上的提升,我always懶癌發(fā)作。
這不就是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嗎?
不矛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