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藝術特色。元代青花瓷造型,既有胎體厚實的大件器物,同時也不乏輕巧秀美的小件器物。
高足杯
大件器物端莊雄偉,質樸自然,體現出元人豪放的民族特色,小件器物制作精巧,手法細膩,流露出當時上流社會對生活品質的美好追求,以及景德鎮工匠高超的技藝。
撇口高足杯
繁昌元代窖藏的這15件元青花瓷器,2件青花獸耳大罐與13件青花龍紋高足杯,較全面地反映出元青花瓷器的粗厚細薄并行、大氣小巧并存的造型特征。現將窖藏青花瓷略述如下。
喇叭狀足高足杯
青花獸耳大罐,共2件,皆為元代青花瓷器典型造型,國內外各大博物館亦有同類制品。兩件制品,一件為青花云龍紋獸耳大罐,高39.2、口徑15.9、底徑18厘米。直口,溜肩,鼓腹,淺圈足,平沙底,肩部貼塑獸首銜環。值得一提的是獸首上各書“王”字,十分罕見。全器共繪六層紋飾,主體繪三爪云龍紋,輔以卷草紋、回紋、忍冬紋、如意云肩內飾纏枝菊、飛鳳紋,繁而不亂,主次分明。
竹節狀高足杯
另一件為青花孔雀紋獸耳蓋罐,高45、口徑15.9、底徑18厘米。圓蓋鼓頂,中間置一荷包鈕,簡筆勾勒一蓮花花苞,蓋面主體繪飛雁穿云紋。罐身造型與云龍紋大罐基本類似,亦洗口,直頸,溜肩,鼓腹內收,近圈足微外撇。圈足,砂底,內有同心圓痕跡,底足有幾處釉斑,底足火石紅較濃烈。
肩部對稱貼塑獸首一對,肩部亦為六組如意云肩紋,內填纏枝花鳥紋。主體紋飾為孔雀牡丹紋,造型雄渾,裝飾典雅。此二器的共同特點是,凝重大氣、莊重古樸,獸耳堆塑生動,釉質滋潤肥厚,青花呈色濃重,略顯灰暗,獨具特色,均系典型元青花大型珍品。
高足杯,又稱馬上杯,為元代特色造型,為適應蒙古人上馬前飲酒話別的生活習慣而造。繁昌窖藏出土13件青花龍紋高足杯,造型各異,數量之多,舉世罕見。全器由杯身和高足兩部分組成,以“接頭泥”粘接,足內側及露胎處粘有窯砂,有些足內壁有一圈不規則釉斑。按杯腹造型,至少分為二式。Ⅰ式為撇口高足杯。Ⅱ式為半球形高足杯。而按杯足造型又可分為三式。為圈足喇叭狀足。為竹節狀高足。僅帶1條出脊狀足。杯腹造型與高足造型相互組合,令人贊嘆不已,現列舉3種代表作品與讀者共賞。
①撇口龍紋高足杯。此種高足杯工藝極高。屬全部窖藏中工藝最佳的一種。共出土8件,造型相同,僅杯心所繪紋飾,略有差異。此種青花龍紋高足杯,侈口、弧腹、高足,足底微外撇,胎質細膩,釉色瑩潤,青花發色沉穩,系進口鈷料所繪,紋飾清晰,用筆有力,技法高超。杯心實筆繪一蓮花,內壁模印四爪龍紋2條,龍身為魚鱗狀紋飾,外壁三爪龍紋一條,皆細頸披發,足柄繪一圈卷草紋及兩道弦紋。
②撇口龍紋竹節狀高足杯。與上件造型略有不同,此件高足為四棱竹節狀,侈口、弧腹,竹節狀高足,青花發色濃艷,可見鐵銹痕,釉色略泛青,胎質潔白細膩,足端素胎,胎略厚于上一件高足杯??谘貎葌壤L一圈卷草紋。杯心繪簡筆折枝菊花,內壁模印2條四爪龍紋,外壁繪三爪龍紋1條,龍身繪斜方格狀龍鱗,生動傳神。
③半球形龍紋高足杯。此件半球型高足杯,工藝上略簡單,侈口、弧腹、高足,足中有一道出脊,足底外撇。胎質堅實,潔白,白釉泛青,外壁繪一龍戲珠紋,龍身為斜網格紋,三爪、披發細頸。內繪三道弦紋,杯心繪簡筆火焰紋,繪技精湛,瀟灑流暢。
以上繁昌元代窖藏青花瓷,造型藝術特色,可見一斑,這15件元瓷瑰寶,是我們研究元青花瓷器的造型藝術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