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于陳倩大夫好大夫在線個人網站
每個準媽媽都渴望自己腹中的寶寶是健康漂亮的,所以對于產前超聲檢查大家都不陌生。但準媽媽們還是有很多疑慮的,比如:
“什么時候做超聲檢查?多久做一次?輻射大嗎? ”
“每次超聲檢查都能發現寶寶哪些情況?”
“三維超聲好,還是二維好呢?”……
這些個專業問題,還是聽聽醫生怎么說吧!
我們知道孕期的頭三個月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維持胎兒生命的重要器官,如肝臟、腎、腸、大腦以及呼吸器官,都在這個時期奠定雛形。
所以,此時需要更好地呵護寶寶的成長環境,盡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干擾。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孕期的頭三個月內不建議常規做超聲檢查。
但是如果出現特殊情況,該做還是要做:
如果準媽媽出現陰道出血、腹痛等癥狀,醫生需要及時了解宮腔內的情況,判斷是否存在宮外孕的可能;
需要判斷準媽媽是否懷了雙胞胎或多胞胎;
孕早期做婦科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子宮大小和停經的月份不相符,或準媽媽記不清末次月經的日子,需要核對孕周。
在整個懷孕過程中,常規超聲檢查要做3-4次,一般每次檢查在15-20分鐘左右。
但孕18-24周的孕中期超聲篩查,時間可能多會在15-30分鐘左右。因為此次篩查,要對胎兒全身所有重要器官進行基本結構掃查。
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孕中期篩查需要留存20個左右平面的超聲圖像,在這些圖像的基礎上來全面評價胎兒的發育情況。
但大家放心,15-30分鐘左右的超聲輻射量不會對孕婦和胎兒造成什么不良影響。
為什么會存在15-30分鐘這樣的區間呢?這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
媽媽的腹壁脂肪比較厚,影響超聲的穿透;
胎兒的位置不好,超聲截取不到重要器官的圖像。我們知道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是自由自在的,不會依據我們的意愿來變換體位,超聲醫生只能應用探頭技巧去捕捉這個胎兒的圖像。有時我們會建議孕婦暫時休息一下,可以走動走動來促使胎兒變換體位,以便能獲取更理想的掃描角度;
羊水的量過多或過少等等。
以上這些都會導致掃查時間的延長。
整個孕期當中會有3-4次常規超聲檢查。
第一次:孕早期超聲篩查,時間是在孕11周-13周零6天;
第二次:孕中期超聲篩查,一般在孕18-24周;
第三次:孕晚期超聲篩查,一般在孕28-32周;
第四次:臨近預產期時。
評估胎兒的發育是不是和孕周相符;
測量胎兒的NT厚度(NT是指胎兒頸部的半透明膜,它的增厚與唐氏綜合征、特納氏綜合征及其他染色體異常有關)。一般NT數值會跟早期的血清學檢查聯合起來,進行胎兒唐氏綜合征的風險評估。必要時超聲可進一步觀察胎兒鼻骨是不是發育完全、靜脈導管血流頻譜是否正常等,為醫生提供更多參考資料;
對某些嚴重的胎兒結構畸形作出診斷,如無腦兒、嚴重腦膨出、嚴重開放性脊柱裂等等。
對胎兒主要的臟器包括頭顱、脊柱、胸腔、心臟、四肢、腹腔的臟器(包括胃泡、雙腎、膀胱等)的形態進行一個全面的掃查,目的是篩查這些重要器官有沒有結構異常;
同時判斷胎盤的位置、羊水量是否正常;
繼續篩查某些染色體異常,如鼻骨、腎盂輕度擴張、腦室輕度擴張等。本次篩查非常重要,超聲醫生要具備一定的資質才能進行專業性的掃查,所以準媽媽們一定要到正規的產前篩查機構進行相關檢查。
對胎兒生存狀況進行評估,判斷是否存在胎兒窘迫(胎兒在宮內的缺氧表現)等;
追蹤胎兒發育的速度是不是和停經的周數相符;
有機會發現早期因為胎兒較小而沒有發現的結構異常。
臨近分娩,進行超聲檢查,醫生可對胎位情況、胎盤位置、羊水情況、臍帶是否纏繞胎兒脖頸,以及胎兒血流情況進行評估,主要是幫助醫生判斷產婦的分娩安全性。
P.s.每次常規超聲檢查都以二維超聲為主,只在一些特殊的結構性異常時,才會使用三維或者四維超聲。
有些準媽媽認為,胎兒大一點兒時再做超聲,會看得更清楚,但可能大家忽視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如果錯過了推薦的檢查時間,隨著胎兒逐漸長大,他在羊膜腔里的自由活動空間也會越發狹小,胎位變化的幾率就會下降。醫生在檢查時可能很難找到合適的角度,也就不能觀察某些器官的形態結構,對排畸造成困難。
在孕18~24周這個時期,胎兒的重要器官基本發育完全,但身長適中,羊水較多,胎體活動比較活躍,超聲醫生能夠獲取更多的圖像。
所以提醒廣大準媽媽,孕18~24周的系統超聲檢查最好不要錯過。
超聲篩查是首要目的是避免或減少致死性畸形的出生。什么是致死性畸形呢?比如:無腦兒、開放性脊柱裂、嚴重的胸腹壁裂伴內臟外翻、單腔心,還有致死性的軟骨發育不良等等。
這些畸形一般自然丟失比較高;即使能夠出生,也很難存活;而且以目前的醫療手段,沒有治愈和改善這些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所以稱為致死性畸形。
超聲篩查后,出現哪些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呢?
我們知道有些畸形可能跟遺傳相關,比如前面提到的的唐氏綜合征(21三體綜合征)、特納氏綜合征等,超聲可以通過測量胎兒的NT厚度來進行篩查。
但超聲的結果不能做為最終的診斷依據,醫生會建議發現異常的準媽媽進一步檢查確診。不同的時期,采取的檢查方法也不盡相同:
在孕早期可以做絨毛活檢
絨毛活檢是指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穿刺,取出胎盤內的絨毛組織進行細胞培養、分子遺傳學或生化遺傳學檢查,進行染色體診斷或基因診斷;
孕中期可以做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又叫“羊膜穿刺術”,也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是通過抽取孕婦的羊水標本,取出羊水中胎兒的脫落細胞,進行染色體診斷或基因診斷;
到了孕晚期能做臍血穿刺或羊水穿刺
臍血穿刺的原理和羊水穿刺差不多,只是穿刺的部位不同,多數會選擇穿刺臍靜脈,來獲得胎兒的細胞進行檢查。
以上3種穿刺都類似于給肌肉扎針,只要孕婦在手術中放松心情,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但是所有這些產前診斷也是跟超聲檢查一樣,只能對目前已知的遺傳染色體疾病進行排查,還有很多未知的部分有待我們探索。
隨著醫務人員培訓機制的進步和超聲儀器的發展,很多畸形的檢出率有所提高,比如一些嚴重的神經管異常和肢體異常。
陳倩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產科 主任醫師 教授。
擅長: 產前檢查 妊娠合并癥 異常妊娠 不孕不育 剖腹產
【陳倩大夫個人網站】可網上、電話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