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無風 - 中國青年攝影知識學習第一站
文■子曰無風
1
三分構圖法
三分構圖法是用兩條橫線和兩條豎線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平均劃分為9等份,如同中文的“井”字。這樣可以得到4個交叉點,線條交叉點就是安排趣味中心和其他次要景物的地方。當然這條規則是可以靈活運用的,趣味中心不一定要正好在交叉點上,但大致位于那一帶。
三分法對橫畫幅和豎畫幅都使用。按照三分法安排主體和陪體,照片就會顯得緊湊。三分法構圖有橫線三分法和縱向三分法之分。
利用三分法構圖安排地平線位置
在拍攝時,可以將地平線放在其中一條三分線上,具體放在三分線上還是三分線下,要根據所要表現的內容而定。如果表現的主要內容是天空(如彩霞、旭日),那么可將地平線位置降低,使畫面中的地方所占的比例縮小,天空的范圍擴大;相反,如果畫面的視覺中心在下方,就需要我們將地平線提升,充分展示地方的情景。
三分法構圖凸顯人物眼神魅力
在拍攝對象時,攝影者要避免把人物眼睛安排在畫面中間,應盡可能地將眼睛放在畫面的三分線交叉點處,留出更廣的視野,使視覺感、空間感更加強烈。
2
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是攝影者常用的構圖表現方法。對角線構圖是指元素在圖像中呈對角方向分布。對角線構圖的特點:避開了左右構圖的呆板感覺,形成均衡的畫面結構和空間上的縱深感,吸引觀者的視線并突出主體;增加了畫面動感,顯得活潑,打破了靜止產生的枯燥感。對角線有時候是一條線,有時卻是由點組成的線,或者說可以是一個色塊,不要拘泥于形式。
利用對角線構圖安排主體的位置
在風光攝影中,對角線構圖會使畫面顯得不呆板。在拍攝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并不是所有的畫面都呈現規則的對角線構圖,因此在拍攝時不要太拘謹,可以大膽地構圖。
對角線構圖避免人物呆板
對角線構圖形式在人像攝影中也經常被運用。這種構圖一般是由模特的身姿和攝影者的取景角度兩者結合而形成的。對角線構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物的呆板,使畫面更有活力。
3
S形構圖
S形構圖又稱為之字形構圖,檔畫面的主要輪廓線基本呈S或之字形時,就構成了S形構圖。S形構圖優美而富有活力和韻味,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而且畫面顯得生動、活潑。視線隨著S形向縱深移動,可有力地表現其場景的空間感和形式感。
S形構圖分豎式和橫式兩種,豎式可表現場景的深遠,橫式可表現場景的寬廣。S形構圖,最適于表現自身富有曲線美的景物。在自然風光攝影中,可選擇彎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徑、礦山中的羊腸小道等。在人像拍攝的過程中,可以表現女性的身姿。
S形構圖的視覺引導力
在畫面結構的縱深關系中,所形成的S形延展可以引導觀者的視線,使人們由近到遠去欣賞,誘使觀者按照S形順序深入到畫面意境中去,例如S形的小路、河流等等。
4
三角形構圖
三角形是一個均衡、穩定的形態結構,在畫面中所表達的主體放在三角形中或景物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態勢,即可運用三角形構圖。正三角形構圖能營造出畫面整體的穩定感,給人以安定、力量強大、無可撼動的印象;倒三角構圖具有一種靈活性和跳躍感。
三角形構圖穩定畫面
三角形構圖在風光攝影中經常用到,主要起到穩定畫面的作用。根據人的視覺習慣,三角形構圖能夠令人產生一種穩定感。因此在拍攝過程中,應該尋找適合三角形構圖的視角進行拍攝。
用三角形構圖拍攝人物坐姿或蹲姿
在人像拍攝中,不同的姿勢能夠形成不同的構圖方式。坐姿或蹲姿是最易形成三角形構圖的姿勢,在拍攝過程中,通常腳步、臀部、面部三點相連便會形成三角形之勢。
5
框架式構圖
框架式構圖也稱口字形構圖,這是一種利于突出主體的構圖方式。一般這種構圖多應用在前景中,如利用門、窗、山洞口等作為前景,從而表達主體,闡明環境。這種構圖形式比較符合人的視覺經驗,觀賞者可以通過門或窗來觀看景物,從而能夠產生更強烈的現實空間感和一定的透視效果。
框架式構圖的重心通常都在框內,前景中的圍框即起到交代環境的作用又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同時使畫面富有層次變化。
框架式構圖突出主體人物
利用框架式構圖能引導欣賞者的視線,因此拍攝者在取景構圖時,盡可能尋找一些物體來做前景,對突出畫面主體人物很有幫助。
6
封閉式構圖和開放式構圖
封閉式構圖是傳統攝影、美術等藝術門類的表現手法,它習慣于把被攝主體放在黃金分割或趣味中心的位置,追求的是畫面內部的同一、完整、和諧、均衡等視覺效果。封閉式構圖比較適合于要求完整、嚴謹、均衡的拍攝題材。
和封閉式構圖相比,開放式構圖著重強調畫面的靈活性切畫面元素不完整。這種構圖方式在拍攝適往往不會把被攝主體或陪體取全,而是留下被切割的不完整印象。開放式構圖不講究畫面的均衡與嚴謹,而是強調富有沖擊力的畫面引導觀賞者對畫面的聯想和想象。這種構圖方式適合拍攝近景、特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