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媽說:
上次回老家,和高中同學聚會聊天。同是媽媽,一聊起來孩子就剎不住閘了。
毛豆媽發現,來聚會的十位媽媽里,有八位都擔心孩子吃的少。還在哺乳期的痛訴“我孩子喝一點奶就淺嘗輒止”,加了輔食的“發愁孩子不愛吃飯只吃菜”。
其實毛豆媽覺得,焦慮寶寶吃的少一口就會變瘦,就和咱們大人總焦慮自己多吃一口會發胖,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同一種不了解科學知識的執著。沒關系,看完這篇文章你就釋然啦!
80后媽媽是習慣于書本學習的一代,從小就擅長從書中找答案,倡導“科(jiao)學(zhen)”養育。
但我在《孩子晚上久久不睡?我這樣做竟然有神奇效果》那篇文章就提到過,寶寶不是設定好固定程序的機器,小精靈會受到內在情緒、外界環境等各種種因素的影響。
孩子也有七情六欲,為啥希冀于孩子每頓都吃一樣呢?試著想想自己,咱們不也常說:”今天心情不好沒什么胃口”、“氣都氣飽了,還吃什么吃”、”天這么熱,啥都吃不下“的話嗎?
俗話說“小孩子吃飯都是貓一頓狗一頓”,這句老話科學道理充足,有沒有?它是在描述寶寶身體自我調節的過程。寶寶不用每餐都達到建議喂養量!
有的媽媽特別焦慮:奶粉罐上明明寫著每天飲用的毫升數啊,我寶寶就是喝不到怎么辦啊?
毛豆媽要告訴大家:奶粉罐上的建議喂養量、育兒書中的分月齡飲食量標準,都是普適性喂養建議量,只是一個粗略的參考值,是數以萬計的樣本平均值。
不必一定要達到所謂的建議喂養量,或是一定要吃得跟同齡小朋友一樣多。拿大人來說,一樣的年紀,一樣的身量,飯量卻可能有天壤之別。有的人吃多少都不胖,有的人卻喝口涼水都長肉。這是因為:對營養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這些差異都會導致飲食量的不同,寶寶也是一樣的道理。
何況,媽媽有沒有想過?你海外代購來的奶粉罐上給出的建議喂養量,或從國外網站上查詢到的月齡喂養標準,是根據外國兒童健康大樣本數據得出的結論,未必適合不同人種。不同飲食習慣的我國寶寶的情況,沒有必要盲目地去遵循。
一句話總結:育兒書的數據是死的,盲目信就是你的不對了。
“一定要讓寶寶喝完多少毫升的奶”或是“追著屁股后面執著地喂完一碗飯”,是很多媽媽都有的小執拗。
其實你不需要和寶寶做這樣的糾纏。我小時候讀《紅樓夢》時,就記得這么個例子:賈母感冒了,名醫上門來看說:什么藥都不用開,餓兩天騰空肚子就好了(大意如此,當著賈母的面不會這么直白而已)
寶寶有些消化系統的小問題,腸胃會暫時請假不干活。如果我們給腸胃休養生息,問題很快得以修復。可如果我們無視身體的信號,一定強迫寶寶吃得跟平時一樣多,原本就有問題的腸胃,還要帶病堅持工作,反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前面撫平媽媽們的焦慮,讓大家心平氣和面對。這里再給媽媽幾個小建議,讓寶寶的食欲大開。
1、選擇安靜的環境喂奶:
很多寶寶會在4-6個月期間出現厭奶問題,這是隨著視覺、聽覺有了突破性發展,對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增強,在吃奶時受到外界影響而分心,所以,媽媽最好在寶寶吃奶時關門安靜,減少外界刺激對寶寶的影響。
2、輔食添加避免重口味:
6-8個月的寶寶出現厭奶很可能跟輔食添加有關。
首先,輔食添加的量不宜過大,次數不宜頻繁。因為1歲前輔食并不是寶寶主要的營養來源,配方奶或母乳應該是寶寶的正餐。
另外,給寶寶添加的食物口味一定要清淡。1歲以內盡量不要讓寶寶接觸甜和鹽的食物。以免寶寶愛上重口味而出現厭奶。
3、奶瓶流量要合適:
不喜歡奶瓶是母乳寶寶換配方奶時常見的問題。因為習慣了媽媽的乳頭,橡膠奶嘴總讓寶寶很拒絕。這里毛豆媽給大家兩個小建議。
第一,如果寶寶已經七八個月可以接觸學飲杯,不妨跨過奶瓶,直接讓寶寶用杯子喝奶。
第二,用不同流量的奶嘴試試看。寶寶厭奶可能是因為奶嘴流速接受不了,吸吮的太費力。如果流速不慢,又不至于因為流速過快而嗆奶,寶寶喝奶喝得舒適痛快,就會愿意接受了。
4、別把奶瓶當牙膠:
開始長牙的寶寶為什么會叼著奶瓶玩而不吃奶?這是由于寶寶把奶瓶當成牙膠,通過啃咬奶嘴來緩解長牙的不適。
媽媽可以在每次喂奶之前,讓寶寶啃一會兒冰凍牙膠,先緩解了牙齦的不適,再喂奶。但千萬別在喂奶前給寶寶磨牙餅干,否則他就沒肚子吃奶了。
1、個別食物不愛吃,不吃就算了:
雖然每種食物都有營養,但是很少有什么食物的營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很容易找到其他食物來替代。所謂營養均衡,只要做到多種類豐富的日常飲食就可以了,不代表一定要每種食物都愛吃。
2、不是不想吃,是我咬不動:
孩子不愛吃青菜?或者寶寶不愛吃肉?可能是我們的烹調方法有點超前!
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是需要循序漸進發展的。有些綠葉菜對我們來說吃起來很容易,對寶寶卻可能因為嚼不爛而半根進到嗓子里,半根還在舌頭上,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這樣不美麗的經歷,導致寶寶下一次對這種食物存有戒心而不愿嘗試(人家也很玻璃心的,有么有?)。
所以,不妨試著把蔬菜和肉切成小塊再炒,或是索性做成餃子餡或肉丸子試試,也許寶寶就能夠接受了。
3、厭食也許是便秘惹的禍:
如果幾天沒有便便,宿便積在身體里,確實會不太有胃口吃東西。所以,想要寶寶食欲恢復,不妨在解決便秘上下下功夫。(便秘問題參看《寶寶便秘怎么辦?這篇最全攻略幫助你!》)
毛豆媽叨叨:
感覺中國媽媽特別容易焦慮和糾結,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作為媽媽的“焦慮終結者”吧!哈哈!
不過,”厭食“也可能是夏天惹的禍。進入夏季后由于氣溫升高,寶寶不愛吃飯是特定季節的特定生理反應,媽媽不用擔心,可以煮一些綠豆湯或開胃酸梅湯刺激食欲,幫寶寶對抗苦夏。
毛豆媽提示大家,記得綠豆煮開后,變中火熬20分鐘就好了哦。酸梅湯的小訣竅則是:浸泡材料包的水不用倒掉,直接加水至煮開。味道會更濃。還有就是,1歲以上寶寶才可以加蜂蜜哦!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