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須弄明白:自己的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為飲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長期飲酒歷史,或者在短期內大量飲酒。所謂長期飲酒史是指超過5年的飲酒齡,每天飲酒折合酒精量男性≥40克,女性≥20克;而短期大量飲酒指的是在2周內每天飲酒量折合酒精>80克。計算飲酒的酒精量公式:酒精克數=飲酒量(毫升)×酒精含量(酒的度數)×0.8(酒精比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則沒有長期飲酒史,也沒有短期大量飲酒史,但可能有“少量”飲酒的情況。目前我國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約為4%~6%,非酒精性脂肪肝高達18%—30%左右。一般都通過B超來診斷,但B超不能分清是酒精性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當您被診斷為脂肪肝之后,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是酒精性的還是非酒精性的脂肪肝,關系到以后的治療和評估預后等問題,需要專科醫生幫助分析。
2、必須弄明白:自己的脂肪肝是哪種類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臨床上分為三型:“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關的肝硬化”。
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最為多見,多無明顯癥狀,有癥狀也不是特異性的。肝功能正常,轉氨酶或輕度升高,也可能伴有體重超重、內臟性肥胖、空腹血糖升高、血脂紊亂、高血壓等。單純性脂肪肝的組織學雖有脂肪變,但沒有肝細胞的炎癥、壞死,也無肝纖維化,預后一般良好。但是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患者肝臟是有損害的,其病變不是永遠不變,許多損害肝臟的因素可以使其變為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癥狀可有可無,無特異性,可轉氨酶升高。肝組織除有脂肪變性外,還有肝細胞炎癥、壞死改變。臨床診斷比較困難,確定診斷需要肝組織病理學證據。脂肪性肝炎可能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但其發展的速度比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慢。國外有人研究發現,在成人中的脂肪肝約有10%~15%為脂肪性肝炎,而脂肪性肝炎在10年內肝硬化的發病率達到15%—25%。肝硬化一旦形成,還可能發生脂肪性肝病相關的原發性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相關性肝硬化具有脂肪性肝炎的一些表現,同時影像學符合肝硬化的診斷,就可診斷為脂肪性肝硬化。
3、必須弄明白:脂肪肝以外是否存在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是一種單獨性肝臟疾病,它是“代謝綜合征”的一種表現形式。脂肪肝和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關系比較密切,心血管疾病是影響脂肪肝預后的重要因素。國外有人對420例確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隨訪7.6年,有53例死亡,主要原因:惡性腫瘤15例(占28%)、心血管疾病13例(占12.6%)、肝病只有7例(占13%)。隨訪中,這些脂肪肝中有22%發生糖尿病,23%發生血脂紊亂,22%發生高血壓。反過來,單純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這些人發生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幾率較高。因此,所有被診斷為脂肪肝的人,都要檢查血脂、血糖、血壓和體重,評估心血管功能。
4、必須弄明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沒有特效藥,最重要的是“基礎治療”
患了脂肪肝的人不要四處尋找什么偏方、秘方、特效藥,凡是一味依賴或追求藥物治療脂肪肝的人,都不會取得好效果。我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下稱《指南》)對脂肪肝提出了“基礎治療”三原則:
1)制定合理的能量攝入及飲食結構調整;
2)中等量有氧運動;
3)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
這三個原則可總結為三個字:吃、動、行。吃,就是要吃得合理,脂肪要控制,食物含的熱量不能太高,注意多吃一些蔬菜、粗糧;動,就是要科學運動,多參加各種文體活動,運動時要中等量“有氧運動”,每周至少進行4次、總共150分鐘的“有氧運動”,貴在堅持;行,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迷戀吸煙、飲酒及毒品,不要在電腦前一坐下就起不來等等。 “基礎治療”是靠病人自己來實施,醫生只能起到指導和督促作用。基礎治療才是治療脂肪肝的“特效藥”。
5、必須弄明白:藥物治療主要對象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肪肝沒有特效藥物。單純性脂肪肝不需要藥物治療,認真進行“基礎治療”多可康復,藥物治療的對象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1)凡是對肝臟有損傷的藥物都不能應用;
2)減肥藥不得隨意應用,減肥主要還是從“基礎治療”著手,減重3%~5%可改善肝臟的
脂肪變性。建議在6—12個月減重5%以上,但減肥時每周體重下降以不超過1.2公斤為最佳,減肥過快可能對身體有害;
3)脂肪肝伴有血糖增高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降糖藥或胰島紊增敏劑;
4)脂肪肝伴有血脂紊亂者,他汀類藥物不是禁忌,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5)有肝臟功能異常,在基礎治療前提下,可給予抗炎保肝藥。
6、必須弄明白:“暴走”不是治療脂肪肝的良策
報紙宣傳湖北的陳玉蓉“暴走”3個月治療脂肪肝,可是許多人“暴走”,脂肪肝不但沒有
好轉,轉氨酶卻上升了。因為劇烈的“暴走”不是中等量有氧運動”,而是“無氧運動”。無氧運動可使體內產生大量乳酸,讓肌肉酸痛,而乳酸還會進入肝臟,對肝細胞造成損害,導致轉氨酶升高;而劇烈運動還可使肝臟缺血,也不利于脂肪肝的康復。媒體過度宣傳“暴走”,容易使人走入誤區。運動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年齡、心血管功能等)來定,不能跟著別人做,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