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和房子,本來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但是,當代中國城市卻把這兩者生生死死糾纏在了一起,尤其是在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號稱是一線城市的地方,難道愛情只值一套房子?
愛情是什么?歌德說:那是人類的至潔至純。古人說:冬雷陣陣夏雨雪,乃敢與君絕?!我比較欣賞網絡作家北村的解釋,北村說:“我想,愛應該是對一種對象的重要價值的確認。這種確認到一個程度,就稱為愛。而且這種價值有惟一性,所以愛是專一的。因此愛是真理?!薄皭塾胁煌某潭?,那么愛到最深的才是愛,要愛到那么深,只有舍己,別無他途。因此愛是信仰。”“愛肯定是不求回報的,但愛真的有回應。如果沒有回應,不是我們給出的愛并不是愛,就是愛得不夠深切,那人(耶穌)愛拉撒路愛得何等深切,拉撒路就要活過來。因此愛是復活。”“愛得真,不但對方得安慰,自己也得安慰,真是奇妙的事。一個深愛著的人是大無畏的。看來人類的主要職業應該是愛,要一刻不停地愛,哪一刻停下來了,那種神圣的同在就要消失,愛是沒有懼怕的。因此愛是永生?!?/p>
房子是什么?簡單地說,房子就是人類遮風避雨之所,是生存的一種必須。因為在現代城市,房子有大有小,有不同戶型,有不同地段,聰明的商人為了賺取更多的錢財,給房子以金錢標價,所以房子就有了價值。任何物品一旦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價值,就成了世俗的同在,就是商品,就可以買賣。因為房子有價值,因為房子可以買賣,很多有錢人就以此來標榜自己,滿足一種虛榮,因此讓有錢人變得更加世俗。更為可怕的是,金錢與生俱來就充滿了貪婪和血腥,為了讓房子值更多的錢,商人開始不擇手段以金錢和權力結盟,搭起一個瘋狂掠奪城市居民財富的平臺,使房子的價格完全背離了價值,這樣房子就帶有某種讓人敬畏的意義。然而,不管這個意義有多大,房子終究只是房子,是有價的,因此也是世俗的。
只有愛情是神圣的,是無價的,愛情和房子遠遠不可同日而語。可悲的是,我們這個時代,年輕人開始媚俗。有的女孩于是說:沒有房子我就不嫁給你。本來這樣的聲音很微弱,因為房價越來越高,這樣的聲音居然越來越大,有時甚至是義正詞嚴。我在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現場時,一位女孩說的比較含蓄,說是父母肯定不同意嫁給沒房子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本是比較遙遠的過去,因為葬送了許多年輕人的愛情而被社會拋棄,沒想到又成了以結婚要房子的借口。這樣,就把房子問題一而再再而三推到社會問題的風口浪尖上,無法回避。
我一貫認為,高房價已經嚴重傷害了中國社會,激發了社會的徹底分化,破壞了社會和諧,但以此要挾純潔的愛情,那就不僅僅只是高房價的問題。一個時代,沒有純潔的愛情,就沒有時代的活力和激情;一個社會,失去純潔的愛情,就根本談不上公平和正義,因為,基本的坦誠都沒有,又何談公平和正義呢?有愛情的人,生活壓力再大,也充滿了溫情和歡笑;如果愛情只值一套房子,那么生活永遠是灰色的,因為鋼筋水泥是冰冷的是沒有生命的。不管是什么理由,為了沒有生命的商品而去傷害生命,都是人類的不幸。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會邀請我擇機去做演講,我一直拿不定主意。面對年輕的研究生們,我該講些什么?當然,我可以像浙 江大學教授周強一樣講講中國社會教育的弊端,講講年輕的人們應該擁有的價值觀,可是我認為他們更希望聽我講一講房子問題,講一講房子和生活的意義,雖然,我不可能像董藩一樣去教大學生們如何炒樓,但我也不能去講中國高房價的黑幕,想來想去,還是講講愛情與房子的關系更好。因為,我不相信,當代中國城市的愛情只值一套房子。
之所以說城市愛情,是剛剛看了電視劇《鄉村愛情》和《奮斗》。前者講的是,中國北方農村質樸的愛情,后者講的是北京年輕人的愛情。兩部電視都好,但我更欣賞《鄉村愛情》,畢竟更真誠更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