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時間順序,我們接著介紹宋仁宗景祐(1034年—1038年)、寶元(1038年—1040年)時期鑄造的錢幣。
景祐元寶
景祐元寶是宋仁宗景祐年間鑄行的年號錢,楷、篆對錢,旋讀。普通版鑄造量大、存量量多,市場價格三、五元一枚。
背星、背月版略少,市場價格在10-30元左右。
真書離寶版價格稍高,市場價格200元左右,特征是“寶”字與內外郭不接。
皇宋通寶
公元1038年,宋仁宗改年號為“寶元”,按照年號錢的幣文規則,就應鑄造“寶元元寶”或“寶元通寶”,幣文中出現了重疊字,不但拗口,而且也比較搞笑。宋仁宗召集學士討論,沒有得出一個滿意的結論,最后還是宋仁宗提議鑄行“皇宋通寶”,這樣宋朝第二個國號錢就誕生了。
皇宋通寶,也是楷書、篆書對錢,旋讀,幣值有小平和折二兩種。
普通皇宋通寶市場價格30元左右。
折二皇宋元寶存世量比較少,市場價格萬元左右。
另有一種九疊篆書“皇宋通寶”,寶是古泉名珍?,F今錢幣學家一般認為該錢幣為“置樣錢”,或“開爐錢”,應不是正用品流通錢幣,存世量稀少。而且九疊篆書從唐朝至明朝都很盛行,但多用在印章上,用作幣文實屬罕見。基于以上兩點,九疊篆書“皇宋通寶”市場價格非常高,拍賣價格基本都在六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