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剛接手的班級在上課之前要立規矩,上課的坐姿端正,書本的擺放,包括作業本練習本的格式都要講清楚,然后要嚴格執行,學生習慣了也就覺得正常了。
好的學習習慣決定著好的學習成績,讓學生養成每天按時預習,認真復習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過程,不斷督促,讓學生感覺到預習和復習切實的好處,做到了充分預習,學生帶著成就感上課,大大的提高了聽課效率;復習可以使學過的知識加深理解有助于知識形成體系。預習不但要求學生看書,還要留幾道預習作業,每天按時批改,對于預習題全隊的同學予以獎勵,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由被動的預習變成了自覺的預習最直接的利益就是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聽課效率。
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言。課前認真預習了,有部分內容已經看會了,上課學生就可以帶著自信舉手發言了,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及時問題是錯的也要給予肯定,這樣增強了他下次舉手的信心,一句不經意的批評可能傷害到學生,也可能從此孩子不再舉手發言,甚至開始討厭數學。孩子只要舉手了說明孩子上課再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就應該得到肯定。有學生說:“舉手發言,萬一說錯了,多丟人呢”隨著學生的年齡的增長,這種心理越普遍,要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知道只要認真思考,積極舉手發言就應該得到認可,得到表揚。養成積極舉手的習慣可以避免學生上課溜號的現象,是學生的聽課效果更好,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喜歡上數學了,任何事情就不用老師操心了。關鍵是如何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我采用的方式是給學生機會,讓學生上黑板講題,每當聽到學生的掌聲,對數學的信心又增加了幾層;另外就是懸賞式,拋出一道有些難度的題,對于做出來的同學進行獎賞,獎勵可能就是給小組加分,他們也會很開心,積極動腦思考,在別人都沒做出來的時候,得到正確答案的同學就會對數學的興趣增加幾分,逐漸的班級探討數學之風越來越農,帶動著整個班級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在上課時拋出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回答正確的時候一定要給予表揚,這是增強自信心很好的方式;對于數學學的不好的同學切忌心急,當他們很簡單的問題回答不出來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情緒,不要和學生發火,因為發火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使學生更加畏懼數學,甚至逐漸開始討厭數學了,他們回答不出來是他們確實不會,他們本來不會老師又發火了,學生就更還怕了,就更是什么都說不出來了。要用微笑的表情,平靜的語氣,給學生輕松的思考空間,然后逐步引導,當學生在你的引導下完成任務,并得到你認可的時候一定是下決心好好學習數學的時候,只是學習不好的同學學習習慣太差,需要老師不斷提醒 督促,對于某個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切勿一曝十寒,這樣達不到任何效果。老師所作的事情就是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最終認真學好數學。遵循這個原則很多事情就可以發生也可以不發生了。
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可以讓一個差生變成優等生,也可以讓一個優等生變成差生,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細節,細心觀察,保持平和心態,學生會越來越優秀。
相信學生越夸越愛學數學,越批評越討厭學數學,讓師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