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人趙翼曾云:廣州胥船不下七八千,皆以脂粉為生計。船妓是舊時社會民俗現象,妓家以船為居室,飾妻女待客,持為生計,因稱船妓。其舟多為畫舫,因而又稱“花船”。乾隆年間,廣州“花船”名揚天下。
明代時,以南京秦淮河畫舫最盛,或謂六朝時已然。
其次則蘇州,俗尚豪華,賓游絡繹,畫舫笙歌,四時不絕。此外,廣東潮州、嘉應州(今梅州市)一帶之水上居民延戶(亦作蛋戶、疍民),因系受歧視之“賤民”身份,養女多為船妓。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廣東》:“粵有所謂水雞者,即所謂蛋婦也,以其居水濱故名......所撐之艇曰河艇,裝潢美麗,潔凈非常,
每當夕陽西下,則燈火齊明,沿河一帶,如西濠口、長堤、沙基等處,濟濟溶溶,觸目皆是。
一般青年蛋婦,盛服艷裝,坐以待客,或高唱其咸水之歌,或嬌呼其喚渡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