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縱觀思維(ID:zgsiwei)
一、生意人必須學會維護自己的名聲
我們長江要生存,就得要競爭;要競爭,就必須有好的質量。只有保證質量,才能保證信譽,才能保證長江的發展壯大。
──李嘉誠
在商場競爭中,你可以沒有錢,可以沒有人脈,但你不能沒有了信譽,信譽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最后底線。
人無信不立,做生意必須維持好自己的信譽和品格。很多與李嘉誠有過合作的伙伴都認為李嘉誠是一個信譽良好的人,殊不知,這樣的名聲和信譽也是李嘉誠用慘痛的經歷換取的。
商人以誠為本,這是進入到商界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但在利益的誘惑下,在私欲膨脹的情況下,還有多少人堅持保留自己良好的名聲?能保留下來的,都是成大事者。
二、對人誠懇,做事負責
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李嘉誠
有時候,最簡單的道理其實最富有哲理,比如:對人誠懇,做事負責。這樣的言語雖然很直白,但卻蘊含著真正的智慧。在人的生活中,紛繁復雜,但說穿了,其實也就兩件事:對人和對事。
對人誠懇,意味著你會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生意場上,生意間的往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人誠懇,意味著你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對人誠懇,也意味著你對事情的態度。在生意困難的時候,你的態度是你唯一的優質資本;在你輝煌的時候,你的誠懇是他人從心底敬佩你的重要砝碼。
李嘉誠在自己的事業發展過程中,經歷過起起伏伏、由小壯大的艱難過程。無論是初期創業,還是發展的巔峰,李嘉誠都有著一個不變的信念,那就是誠懇待人。
負責任是商人應有的品格,但在利益至上的時代,有些人為了躲避風險,遇事選擇逃避,而有些人卻迎難而上,毅然扛起自己肩上的責任。這是我們所敬佩的商人,也是商人中的楷模和驕傲。
說這么多,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待人誠懇”這四個字。做事不投機,敢于擔當責任,這才是一個商業領袖所具備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商人重利,但商人更應該重情。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物,用真誠和負責任的態度去對待,你收獲的遠遠不止是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么簡單。
三、讓所有與你合作的人都成為你的朋友
人要是求生意,就比較難做;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愿與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
──李嘉誠
在商場之中,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但聰明的商人也都知曉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人脈決定財脈。要想在商場上馳騁自如,就必須做到左右逢源,進退自由。具體來說,商人能夠做到上不得罪于達官貴人,下不失信于平民百姓,中不招妒于同行,這樣一來自己的人脈才能如大樹般枝繁葉茂。人脈不是現金,但人脈可以給你帶來機遇和現金,是一筆無法衡量的隱形資產。在李嘉誠的事業中,他在處世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分寸,和他交往的人都能夠信服他。
商人間的合作不僅是利益之間的,更是朋友之間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商人都不會放棄讓伙伴成為朋友的機會。做生意,做的更是人情。
四、讓別人敬佩你的人品而不是你的錢
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這些靠的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面上讓人聽你的。
──李嘉誠
很多人都會覺得,商人成功的標尺就是掙很多的錢。財富是讓別人敬佩的資本,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在很多人眼里,無商不奸是早已定義好的,李嘉誠也曾戲言自己不是一個做商人的材料,因為自己不會騙人。可正是這種品行,成就了李嘉誠的一生,讓他吸引了更多的生意伙伴,自己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很多人愿意到李嘉誠的公司里去上班,不僅僅是因為高薪,更重要的是李嘉誠個人散發出的獨特人格魅力。
在很多成功商人的眼中,人品是絕對無法忽視的重要原因。在商圈之中,如果你擁有了別人不具備的人品魅力,那你就能很自然地樹立起獨特的競爭優勢。一個不依靠金錢,真正用自身去感召下屬和周圍人的商人,才能真正稱為商業家。
對于商人來講,財富是有形資產,而個人品牌是無形資產。一個成功的商人要想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必須要懂得經營和挖掘自己的無形資產。
五、厚道是品德,更是利益
我們做事情不能只是考慮自己,更要考慮那些跟我們打交道的人。好多時候是這些人賺得多,我們自己才能賺得多。你想拿11%發大財反而發不了,只拿9%的話,財源反而會滾滾而來。
──李嘉誠
我們總把生意場比作戰場,因為生意場同樣充斥著爾虞我詐、陰謀詭計。
在我們的印象里,商人就是那種冷血無情,看重利益勝過一切,為了賺錢可以毫無原則的人。的確,很多商人的確是這樣做的,但是,當你把視野投向李嘉誠這樣的真正的世界頂級商人的時候,你卻會發現,他們不但絲毫不會給人冷血之感,他們的厚道更是超越了絕大多數我們所認識的那些所謂君子們。
他們并不傻,沒有人能說這些成功到不能再成功的人是傻瓜,他們這么做當然是有理由的,因為他們知道,厚道不僅僅是品德,更是利益。
六、做大生意需要豁達的胸襟
長江取名基于長江不擇細流的道理,因為你要有這樣豁達的胸襟,然后你才可以容納細流——沒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長江?
──李嘉誠
做生意,很多老板都害怕吃虧,斤斤計較是商人的本性。為此,很多人還振振有詞,蠅頭微利也是利,一角半分也是錢。為此,李嘉誠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一些可要可不要的利潤完全可以舍棄,做生意要不怕吃虧,一時的吃虧,可能換來的就是長遠的利益。
人們常說,一個人的胸襟決定了他高度。在生意場上,寬廣的胸襟不僅給人好感,更能為人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氣度,往往也是區別企業家和商人的一個重要標尺。
豁達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信任別人,與人方便或許只是舉手之勞,但對于有些人來講卻是沙漠甘泉。一個不喜歡計較的人,心中想到的往往是更大的事業。拘泥于蠅頭微利的人注定成不了太大的氣候。
做大生意要有大氣度,成大事者必備大胸襟。作為目光遠大的商人,一時一事的忍讓或許就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七、驕傲是成功最大的敵人
我表面謙虛,其實很驕傲,別人天天保持現狀,而自己就老想著一直爬上去。所以在做生意時,我就提醒自己,如果有了驕傲的心,遲早一定要碰壁。
──李嘉誠
做生意不可能穩賺不賠,一家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可能一直好下去。但李嘉誠這個名字是華人財富界的傳奇,一直讓集團獲得了持續的發展,其中的秘訣就在于,無論任何時候,李嘉誠都能保持難得的冷靜,不會讓驕傲和自大沖昏自己的頭腦。
李嘉誠認為,當事業順利時,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不免會產生驕傲和大意的心理,而這容易導致下一次的失敗。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李嘉誠知道,如果稍微走錯一步,就可能引起重大的失敗,所以面對成功的時候,他沒有一絲的驕傲,也不會有任何的麻痹和大意。
在一般的商人看來,在生意好的時候,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一旦遇到挫折,就把挫折歸于自己的運氣不好。但是,李嘉誠反其道而行之,他認為,當事業順利時,應該把成功歸于“這是運氣好”;當事業不順利時,應想到“原因在于 己”。一個商人有這樣的想法才能賺到錢。
八、成功沒有定式,卻一定要有原則
成功沒有絕對的公式,如果能依賴某些原則的話,能將成功的希望提高許多。
──李嘉誠
很多人都在尋找一種成功的定式,企圖找到成功的捷徑。但事實上,成功是沒有定式的,不同的人所能想到的成功方式永遠不盡相同。在優秀企業家聚在一起的時候,你可以發現其中有不知疲倦的高談闊論者,有安靜傾聽的沉默
者,有做傳統工業的大佬,也有新興產業的翹楚……每個人的成功都是屬于各自的成功,但他們在某些問題上卻是有著共同的原則,那就是做人。
李嘉誠說:“正正當當做一個商人是不容易的,因為競爭越來越大。但如果個人沒有原則,從一個不正當的途徑去發展,有的時候你可以僥幸賺一筆大錢,但是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同時后患無窮。”
李嘉誠經常說,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不為社會所棄,有恒則不為誘惑所迷。
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正是你最容易放手一搏的時候。許多人在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之下,他們渴望著改變自己的命運,掌握著屬于自己的未來生活。所以,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完全可以將這種壓力轉換為動力,找到全新的道路。
當你決定改變的時候,要記得實時學習。一個不善于學習的人很快會被這個時代淘汰、在這個知識經濟的社會中,不斷地學習才能將最新的知識掌握,才能掌握主動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有力的競爭態勢。
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請不要放棄,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現階段所遇到的困難都只是暫時的。要堅信一個簡單的哲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經商成功,志向、知識、恒心缺一不可。這不是所謂的成功定式,只是基本的原則。成功沒有捷徑可循,唯有按照最基本也是也是有用的原則去做。
九、永遠不要傷害別人的尊嚴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萬別傷害別人的尊嚴,尊嚴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傷害。
──李嘉誠
經商是為了賺錢,但如果只是看到了“金錢”,忽略了人性,那這樣的老板注定是不高明的。其實,做生意離不開做人,要善于和人打交道,照顧到別人的心理和尊嚴,才能處理好各種關系,才能充 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價值,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事實上,中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愛面子。說到底,面子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尊嚴。誰都希望在做事的過程中會考慮到自己的面子,讓自己覺得有尊嚴。因此,在與人交往時,既要為自己掙得面子,同時也要善于給別人留下一些尊嚴。
很多商人自以為有創業的魄力,生意剛小有成就的時候,就為自己的能力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有見解,有眼光,有口才。這些人生怕沒有機會表現自己的才能,一旦有了機會就滔滔不絕,甚至不惜貶損別人來提升自己。其實,這種行為不會讓別人尊重你,只會增加對你的厭惡。
每個人都需要尊嚴,在保全別人尊嚴的時候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受尊敬的機會。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和”,和氣了才能生財;經商講究一個“通”,路子暢通才能財源廣進。而這兩個的前提就是顧忌他人的尊嚴,給他人足夠的面子。
十、貪得無厭的盡頭一定是喪心敗德
當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可有貪心,更不能貪得無厭。
──李嘉誠
對于任何一名經營者而言,能夠把自己的生意規模擴大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對于經商的人而言,戒貪是很困難,但這也是必須要警惕的。做生意需要不斷進取的愿望,但這個愿望是應該有度的。在眾多的企業經營者中,所貪的往往無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是規模,很多商人總覺得自己企業的規模越大越好。在現代商業社會中,每天都會有公司開張,也會有很多公司倒閉。如果你足夠細心,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每年被市場淘汰出局的公司中,相當一部分是犯了“揠苗助長”的錯誤。一些商家在生意擴大的時候,往往盲目追求自己的企業規模,最終喪失了理智,成為市場的淘汰者。
其次是貪圖自己的名聲。一些商人總是想自己能夠流芳千古。其實這也是一種貪念。在現代的社會中,一些人的名字總會出現在各大報紙之中,而一些人總會以各種名義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這也就是人們所謂的名人。可是在十年之后,百年之后,還會有誰記得這些人。真正的名聲是留在人們的心中,而不報紙里。作為商人,名聲固然重要,但為了名聲而不顧一切則讓人懷疑其動機了。好的名聲是不需要宣傳的,優秀的商人是不需要作秀的。
三百六十行,很多商人涉及了太多的行業,這其實也是一種貪心的表現。任何一行做好了都能夠賺錢。對于不熟悉的行業,最好不要輕易涉及。看到別人在賺錢的時候,你要保證不動心。
對于一個成功的商人而言,戒貪是自己必須要經歷過的事情。在別人風生水起的時候,要學會冷靜看待,在一片鮮花中看到其中的荊棘。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專注加上專心才是取勝的王道。
從商講究是商德,而貪念則是商德的最大殺手。一個沒有欲望的商人是注定成不了大事的,而一個欲望過剩的商人遲早會跌進失敗的深淵。從商亦是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中國人的底線,而有利可圖但不唯利是圖也是一個商人應有的準則。
利益是商人所不斷追逐的,但貪念過大則是過猶不及的。守好自己的產業,一步腳印地向前走才是正道。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予以署名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