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讀書人的生命有一千次

文/陸大鵬Hans

作者授權發布

有幸接受《濟南日報》采訪,我只是受訪者之一,另外幾位受訪者,有范曄這樣的大師,有趙德明這樣的泰斗級學者,有孔亞雷這樣的前輩,看了他們的話,我也很受啟發。主題是翻譯與譯者(受訪者中,我是唯一做非虛構作品翻譯的),想必這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吧。

以下是我與《濟南日報》記者完整對話的記錄。

讀書人的生命有一千次:答《濟南日報》記者問

我是濟南時報悅讀周刊記者江丹,最近想做一期“譯者”的選題。現在中國圖書市場上的外國譯作越來越多,但是鮮少有譯者像我們本土的作者一樣,一旦有新書發布就舉辦各種讀者分享會,與讀者面對面互動交流,大多數譯者往往依然藏在譯作的背后,所以我想做一個“譯者”選題,關注“譯者”群體。其實,我本人對“譯者”這個群體的工作狀態和生存狀態非常好奇。

江丹:我在百道網上一個關于您的采訪資料里看到,您小時候就喜歡看東周列國志、岳飛等,后來對西洋歷史感興趣,從小玩電腦游戲都更喜歡《大航海時代》《帝國時代》之類的歷史題材。一般來說,孩童的一些喜好素養的培養,其實是與家庭環境密切相關的。您喜歡西洋歷史題材,也與您的家庭環境有關嗎?如果有,您能詳細描述一下這種關系嗎?您還記得小時候閱讀東周列國志或西洋歷史的一些細節故事嗎?

陸大鵬:我非常幸運,在一個氣氛寬松而鼓勵讀書的家庭成長。父母一直鼓勵我閱讀。有的孩子會被家長督促“學習”、“做功課”,不要看“閑書”、“課外書”。這種情況在我們家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我從小學開始大量閱讀“閑書”,這里就不一一報菜名了。我對歷史發生興趣,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學時讀到《世界五千年》《上下五千年》,于是對歷史(尤其外國歷史)的興趣越來越濃。我的父母始終認為讀文學和歷史是非常好,從來不認為它們與學校的功課是競爭關系。他們會給我買很多書,但從來不會命令我讀某一本或某一類,基本上是放任我自己選擇。

年幼時偶然讀過的書,很可能對人一生產生影響,給人的畢生趣味奠定基礎。古斯塔夫·施瓦布編的《希臘神話》讓我成了古希臘迷,后來進而對古羅馬也很癡迷。后來隨著年紀增長,讀到水平更高的書,但印象反而不如小時候讀的這些深刻了。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一)

陸大鵬/譯

江丹: 在關于您的很多資料簡介里,都說您是畢業于南京大學英美文學專業。當時為什么選擇讀這個專業?是因為機緣巧合還是因為學業理想?在上大學的時候,學習這個專業,每天的日常是怎么樣的?而且您還不止精通一門外語,掌握多門語言是種什么感覺,怎樣能夠做到掌握多門語言?

在您的微博里,也提到了俄羅斯實習生和美國實習生的故事,“辦公室的俄羅斯實習生,說她大部分斯拉夫語都會。。。還會英語和法語,中文還這么棒。。。”“辦公室的實習生美國小哥的《魔戒》和《冰與火之歌》看的都是中文版。。。。《魔戒》是譯林最老的那個版本。。。還說《冰與火之歌》沒看過英文的。。”

您發這兩條微博的時候,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陸大鵬:學英美文學,是我自己從小喜歡。學習的過程,自然是打好英語基礎,然后就是大量閱讀。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小圖書館不錯(現在已經搬遷到仙林了),在地下室里,墻角有嗡嗡作響的抽濕機。外文藏書還是比較豐富的。其中有一個房間,堆放的是沒有貼標簽所以無法通過電子系統檢索的書,其中不少架子蒙了厚厚的灰塵,那是我最喜歡的房間,常一個人在里面待幾個小時,仿佛在勘探地質、搜尋礦脈。

我從大一開始自學德語,開始的時候相當痛苦,但堅持了下來。現在如果讓我去吃那種苦頭,可能已經沒有那種毅力了。后來漸漸明朗起來,緩慢地進步。我一直堅持閱讀和聽地德語材料。德語是歌德和貝多芬的語言,也一度是學術的語言。若想鉆研西方文化比較深一些,德語是除了英語之外最重要的工具語言。之前讀過中文版和英文版的《浮士德》,并沒有什么感受,后來讀德文版,才覺得豁然開朗、妙趣無窮。

我的德語水平算是能用得上,也翻譯了一本德文書《納粹德國的腐敗與反腐》。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訓練有限,所以談不上精通。有人問我,我的英語和德語哪個更好。我這樣回答:讀英文書,我可以在吵鬧混亂的環境下讀,可以一目十行;而讀德文書,我必須在安靜的環境里,正襟危坐地讀。

法語我也自學了幾年,一度有不錯的閱讀能力,但最近用得少,退步厲害。

平心而論,現代語言其實不難。我相信,如果目的是閱讀,那么資質平常的人,只要有毅力和耐心,通過自學,一兩年時間達到并非難事。

我對古羅馬特別感興趣,一直想學拉丁文,多次開始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繼續下去。后來為了翻譯Adrian Goldsworthy的名著《愷撒傳》和《奧古斯都傳》,又開始學起來,至少要把拉丁文的人名地名翻譯正確。現在工作忙,時間少,不知道何時才能把拉丁文提高到比較好的層次。

歐美人學習歐洲語言,比我們容易許多,畢竟他們的語言大多有血緣關系。語言是窗戶,多懂一門語言,眼睛看到的光亮就更多一些,看世界的角度也會多一種。當然如今最重要的是英語。我也不是說懂得越多越好,畢竟天才是罕見的,我們蕓蕓眾生的腦力和精力有限,如果太廣,就很難精。

不過我還是非常仰慕懂得多種語言的人(Polyglot)。

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二))

陸大鵬/譯

江丹: 一些資料里介紹,您第一次從事翻譯工作是在大三的時候,是通過電子郵件聯系了一本叫做《閃電戰》的雜志。您能再詳細講講聯系以及獲得認可以及之后翻譯的過程細節嗎?

陸大鵬:《閃電戰》這本雜志目前好像已經不存在了。我因為對納粹德國歷史感興趣,從初中開始讀這本雜志,后來決定試一試。他們對我的翻譯比較認可,所以從大三開始,我就做了大量翻譯工作,有很多練筆的機會。翻譯有點像競技體育,是需要維持一個訓練度和熟練度的,如果擱置了一段時間就可能手生了。在我起步的階段,給《閃電戰》做的翻譯對我幫助很大,讓我能夠進步和提高。這是一段寶貴的經歷。

財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權(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三)

陸大鵬/譯

江丹:據資料介紹,您畢業后是從事版權工作,業余翻譯。您班里的那些同學有從事專職或者業余翻譯的嗎?您為什么執著于翻譯這項愛好?只是因為興趣嗎,還有沒有別的原因?您打算像草嬰那樣翻譯至老嗎?

陸大鵬:我的研究生同學馮偉譯有科馬克·麥卡錫的《血色子午線》,這是當代美國文學的杰作,他的譯筆頗得好評。除此之外,我的同學當中對文學或歷史翻譯感興趣的似乎比較少。

我做翻譯,純粹因為興趣,不過不是對翻譯工作本身的興趣,而是對外國文學與歷史的興趣。草嬰先生的托爾斯泰中譯本,我從中學時代起大多讀過,受益良多,對他非常敬佩。人生漫長,我也不知道將來自己會不會繼續做翻譯。

江丹:您能以《金雀花王朝》或者《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為例,詳細介紹一下一本外文書是如何被翻譯成中文直到最后跟讀者見面的嗎?您翻譯這樣一本外國作品,大多需要多少時間?在翻譯方面,您有什么特別的習慣嗎,比如說有哪一類書是非常喜歡翻譯的,能讓您工作再忙也想接下這個活兒來,有哪一類書是您特別不喜歡翻譯的,甚至堅決不翻譯的?

陸大鵬:以《金雀花王朝》為例,出版社的編輯要首先了解到這本書的存在。這就要看編輯是否見多識廣、淵博敏銳。然后他會在社內獲得領導的批準,去聯系外國作者或出版社或其經紀人,去購買版權。經過談判和討價還價,簽訂合同,獲得樣書。然后編輯會尋找合適的譯者來操作。能否找到合適的譯者,要看編輯的人脈和對行業的了解。找到譯者之后,編輯與他簽合同,然后譯者就可以開始動筆了。

《金雀花王朝》50萬字左右,我花了差不多一年時間。當然會有人比我快,也有人比我慢。

選擇哪一本書來翻譯,我全憑興趣。我想翻譯的書,就是我自己想讀的那一種書:水平高、文筆好、脈絡清楚,不故弄玄虛。比如,在歷史領域,我喜歡的是文筆好的敘述史,如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是讓我五體投地的偉大杰作;而不喜歡現在比較流行的各種后現代理論、碎片化的敘事,以及有過于明顯的政治訴求的書。在文學領域,我喜歡的是精彩的敘事和優美文筆,所以偏好較老的作品,對玩弄技法、實驗性強而拙于敘事的一些后現代作品不感興趣。另外,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我自己不懂的東西,肯定不會接。

江丹:看您的微博,您說出去旅行的時候會習慣性地帶書,但一般是外文原著,或者中文書籍的外譯本,其實在一些資料里您也說了,您不喜歡看外文譯本的中譯本。能詳細介紹一下您的閱讀習慣嗎,對一個譯者來說,閱讀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陸大鵬:說句可能得罪人的話,如今知識和信息的主要來源是英文世界,這是很多人——中國人、歐洲人——或許不愿意承認的,卻是事實。今天我看了維基百科主頁,英文版有500萬個條目;第二名是德文版,有187萬個;中文版有84萬個,少于葡萄牙語的89萬個。這個例子可能以偏概全,但大約可以佐證我的觀點。另外我本人對外國文學和歷史感興趣,所以看外文書多一些應當也算自然而然吧。并非我不喜歡看外文書的中譯本(我最近在看奧爾罕·帕慕克作品的中譯本),更不是說中譯本不好,而是我自己的興趣決定了這個問題。

旅行時帶書是我的一個習慣,雖然也有的時候白帶了出去,可能其實沒看:)近幾年,我迷上了聽有聲書,出門在外時能夠把零碎時間利用起來,是很好的學習和消遣方式。最近在聽Robert K. Massie的俄國歷史書《葉卡捷琳娜大帝》。

我的閱讀習慣是,一般會同時讀三本書,中、英、德各一本,這一周讀中文書,則下一周讀英文書,再下一周讀德文書,周而復始。家里未讀的書已經堆積成山。聽有聲書則是英文和德文互換。讀書實在是一個避風港,能夠讓人暫時脫離塵世煩擾,做精神的旅行,也是極好的消遣。讀比較復雜的書時,我會做筆記。至于讀書的選擇,則完全憑興趣或偶然。有人說我在豆瓣給書打的分都很高,原因很簡單:爛書我根本不會去碰。

江丹: 您在微博里經常推薦您的譯作,這跟很多翻譯完作品就當完成任務的譯者不一樣。為什么您愿意這樣宣傳?您現在的微博粉絲大概有8000多,從什么時候您發現自己正在“漲粉”的?從什么時候發現有些讀者是沖著譯者“陸大鵬”去買書的?

陸大鵬:在我之前應當有很多譯者利用社交媒體來打造自己的形象和品牌。我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我選擇某一本書來翻譯,不是為了“完成任務”,純粹是自己喜歡,所以它不是無聊的苦工、趕緊做完就算了。如果對自己的翻譯作品有信心,王婆賣瓜是理直氣壯的事情。憑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更是天經地義、非常光榮的。

我在社交媒體的宣傳不是直接的廣告。我的想法是介紹與書內容有一定關聯、但未必出現在書中的有趣的周邊知識,以拓闊我們的知識邊界。比如,《海洋帝國》里講到奧斯曼皇后許蕾姆,她是從女奴到母儀天下的傳奇人物,但書里只一筆帶過。于是我搜集資料,寫了一篇文章,配了許多插圖,貼在網上,介紹這位傳奇女性。

我的直接目標不是讓讀者來買書,而是讓他們對書中的世界——奧斯曼帝國、中世紀英格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中東等等——發生興趣。換句話說,我是在向讀者推銷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領域;我在尋找與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或者“拉攏”更多人進入我的圈子來。有網友表示,我這種介紹方法很好,他們對我的譯作也產生了興趣。也有一些讀者覺得可以信賴我,讀了《1453》之后說不定還會去買《金雀花王朝》,甚至有人說在豆瓣或亞馬遜上直接搜我的名字。

我的“漲粉”應當是在《1453》《海洋帝國》出版之后,也就是2014年中期開始的。雖然有很多人說微博已經衰落了,但它應當仍然是最重要、涉及面最廣的社交媒體。通過微博,我認識了許多高水平的朋友,贏得了許多“粉絲”,收到許多指正和批評,總之受益匪淺。

江丹:您有特別喜歡的翻譯界前輩或者同仁嗎?為什么喜歡他們?

陸大鵬:歐洲語言因為大多有親緣關系,互譯起來損失的東西比譯為中文要少,所以對自己不懂的歐洲語言,讀英譯是不錯的選擇。美國人William Weaver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翻譯家,他翻譯了艾柯和卡爾維諾的大量作品。尤其他的英譯本《玫瑰之名》是了不起的杰作。另一位美國人Gregory Rabassa的英譯本《百年孤獨》如行云流水,我如癡如醉地讀了許多遍。我不懂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但通過這兩位譯者的英譯本,能夠管中窺豹,領略大師風采,已經心滿意足。而且這兩位的英文功力本身就非常棒,是學習英文寫作的不錯榜樣。我喜愛的另一位翻譯家是村上春樹的英語譯者,美國學者Jay Rubin,他是研究日本的專家,翻譯作品很精彩。中文譯者方面,我很喜歡的一位是董樂山先生,他的《第三帝國的興亡》《巴黎燒了嗎?》是難得的佳作,并且我年紀比較小的時候讀到這兩部作品,由此對納粹德國歷史產生了興趣。

我為什么喜歡這幾位翻譯家?因為他們圓滿地完成了翻譯家的使命:為讀者打開一扇扇窗,去看外面廣闊的世界;并且他們的文字本身是智慧的結晶。

喬治·R.R.馬丁在《冰與火之歌》第五部里說:“讀書人的生命有一千次;不讀書的人只有一次生命。”(A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lives before he dies...The man whonever reads lives only one)優秀的翻譯家能夠幫助我們進入其他的時空,讓我們多活幾次。他們是偉大的。

注:作者的新浪微博、豆瓣ID:陸大鵬Hans(熱愛一切long ago和far away的東西)

編輯丨迷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莎士比亞全集》的幾位譯者施亮
李景端. 翻譯工作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光明日報
翻譯家思果:現在劣譯充斥,中文已經不像中文
朱振武導讀《文學翻譯實用指南》(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 2001)
一支塑料圓珠筆和兩百根筆芯
譯者唯一真正的責任:答《羊城晚報》記者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龙| 万载县| 朝阳市| 临夏市| 博白县| 迁西县| 建德市| 金堂县| 长海县| 金乡县| 万全县| 平南县| 尼勒克县| 泉州市| 波密县| 青海省| 新巴尔虎左旗| 南投市| 方城县| 永平县| 邻水| 皮山县| 龙井市| 保靖县| 梓潼县| 亚东县| 奇台县| 尚志市| 定兴县| 垣曲县| 四平市| 丹东市| 宜兰县| 和平区| 昌平区| 石景山区| 连山| 奈曼旗| 健康| 银川市|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