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是一門實驗學科,我主要談談實驗,因為你問的是中國的物理學發展前景,因此,我們就談最前沿的現狀。
物理實驗依賴于實驗儀器與大科學裝置,目前,中國物理學界最大的科學裝備是廣東的中國散裂中子源。這個項目的投資是比較大的,但在中國科學界很少能立項投資超過幾個億的項目,為什么?因為這么多錢的話,往往需要走發改委的路線,自然科學基金是不能單獨個一個項目那么多錢的。當初為了立項中國散裂中子源,為了節省經費,中國科學家主動降低了設計標準,把原來設想的500千瓦的功率降低到了100千瓦,然后把造價貴的譜儀砍掉,只剩下三臺用戶“剛需”的譜儀。本來打算在北京建設的,但因為土地與電費的成本太高,后來跑到廣東,因為廣東地方政府有強力的支持——尤其是基建與地皮的費用上。今年,中國散裂中子源終于建好也調試成功了,明年就可以出中子束流了。但這個中國散裂中子源功率不高,譜儀數量不夠,人才緊缺,顯然要達到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還有差距。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國在大科學裝置上的投入還是猶豫的,而物理學的發展前景與大科學裝置有密切的關系。沒有世界第一的科學裝置,要做出世界第一的科研成績是比較困難的。而在科學研究領域,一般是只看第一,不看第二。因為第二名的創新是沒有意義的。
另外一方面,中國科研經費的體制還有一些問題也要解決一下,比如有些項目只給造儀器的錢,但不給運行費用與人工費用,這樣也沒有辦法做研究呀。
當然,總體來說,物理實驗科學研究確實是很貴的,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未來會有更多的投入在物理大科學實驗領域,相信前景是光明的。
物理學的發展主要包括物理理論、物理實驗及其應用三個方面的發展。我認為中國的物理學在基礎理論這塊很沒有自信,相關科研究人員既沒有創新精神,又自傲自大拒絕新觀點、只要是“原理”就頂禮膜拜、不敢越雷池半步。例如:我的《整連論》時空觀可以顛覆現代物理學從根本上解釋測不準關系、時空彎曲及所謂超弦,是真正的走向終極的途徑,我甚至只需要幾個小時或幾十分鐘就可以讓最前沿的科學家立馬興奮得跳起來,然而,在我們國內我只有思考大自然的自由沒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權力(根本無法接觸到相關部門及人員),眼睜睜看著科學在水深火熱之中艱難掙扎而愛莫能助!中國的物理學在科學實驗及其應用方面很有潛力,這是個好趨勢。
創建于2017.6.5
中國的物理學研究,屬于自然科學。中國的自然科學研究環境關系物理學的發展。首先學術自由是關鍵,動輒就是民科如何如何,有官科護短的嫌疑。其次是《科學網》與騰訊 ,已有不合教科書的觀點就封網或暫停使用信箱,似乎教科書是金科玉律。再者地質學是所有學科發展的母機,但是少數人不愿放棄自己的錯誤觀點,把板塊假說當真理,不愿看到地質學走出敘述層面,影響自己的學術利益。地質學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問題,小行星撞擊是地質變化的唯一動力。能量和物質的轉化,是物理研究的發展方向。地質學的裹足不前,嚴重影響了物理、化學的發展,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是能量轉化為物質,是小行星自撞擊地球產生的隕石坑是無需投資的物理、化學和地質研究的實驗室。可見,物理學的前景取決于隕落地質學的發展,就是說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要研究小行星撞擊產生的隕石坑,30屆世界地質學大會通過的隕落地質學的發展,與物理學的前景休戚相關。
中國物理學應該處于初級階段,與美國差距還很大,微電子與高端物理材料應該是重中之重,計算機的cPu、電子顯微鏡及高尖端機床的研制應加快,航空發動機與精確搖控也是目前的軟肋,對醫療核磁共振與CT這些實用器械還基本依賴進口,超導材料研究已落后。應該抑制戲子娛樂界天價收入,投入到科研中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中無劍,心里發虛啊!靠肉體和信念,打不過堅船利炮的!中國老是糾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你糾結個屁,知道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科技探索發現還有個屁用!科學現在陷入瓶頸了,為了中國,為了世界,在科學和技術上的投入,就算有些浪費也是值得的!特別是研究工具,更不能摳門了,手中無劍,如何戰斗?人工費,水電費,儀器費,運輸等等,都應該全包下來!再苦也不能虧待科學家!
中國物理的發展,完全取決民科,因為民科能站在超越物質的高度,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質疑并回答物質從何而來的最終極的問題,并用超越物質的`終極粒子模型’徹底取代了僅僅只是研究物質表象的所謂`標準粒子模型’,使得人類對物質的認識,產生了脫胎換骨的飛躍,從而把舊理論對物質的膚淺的認識,徹底送入歷史的博物館!未來3,5年內,中國的民科必將在粒子物理和宇宙學上,在未來能源上,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