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 未婚未育 ' 和 ' 已婚已育 ' 誰更有競爭力?
又到了一年中求職招聘的旺季了,相信很多人都會在這個季節蠢蠢欲動吧!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已婚已育的職場女性。很多女性會在求職的時候把 ' 已婚已育 ' 在簡歷中特別標注,這似乎已成為她們心目中增加求職競爭力的重要砝碼。
對于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首先從男女分工來講,現代女性已經不僅僅是 ' 賢內助 ',更多的女性走入職場,和男人們擔負一樣的競爭壓力,一樣的養家糊口的責任。唯一不同的是,女性還需要在工作的同時,為自己的婚育抽出一部分精力,甚至在一段時期內,是集中大部分的精力,來回歸家庭,因此對于婚育期的女性來說,可以說是雙重任務壓身,既想在工作上有所發展,又想有更多的陪伴在孩子和家庭上。
比如企業在面試的時候,各種 ' 盤問 ',是否結婚啊?什么時候要小孩?有小孩子,是否有人幫忙帶?是否打算生二胎呢?有些企業招聘的某些崗位還會標出已婚已育優先,這明顯是不讓未婚沒孩子的有活路啊?
不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企業方也有自己的苦衷,尤其是作為企業方招聘的代表 HR 更是一肚子的苦水(HR 職位很多也都是女性同胞哦)。
某程序員女,全職媽媽 3 年,孩子上了幼兒園,自己也開始重新工作,好容易過了適應期的各種考核,正式工作了,孩子三天兩頭的病,不斷的請假,周末加班來不了,晚上下班必須早走,最后公司和個人都受不了了,再度回家做全職媽媽。
某實驗室來了幾個研究生畢業的女生,剛開始工作都挺好的,但是隨著接踵而至的結婚,女生一懷孕立刻就開始申請遠離各種試驗,害怕有毒,害怕勞累,害怕 ...... 領導只是想問,工作最后到底誰做?
企業老板也是要盈利的,不能為了照顧女性特殊時期,讓崗位工作無法進展。企業也有自己的苦衷,各種用工成本不斷上漲,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再遇到一些三期女性過度維權,懷孕了,認為有勞動合同法保護,就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了,再遇上沒有責任心,老板就更是心里窩著火兒呢!
所以對于女性朋友們的建議:
1. 要做好職業規劃
剛畢業的 1-3 內,趁年輕精力旺盛,快速為自己找到方向,打下好基礎,學習和工作并行,讓自己先在職場站穩腳跟。
3-5 年可能 27,8 歲的年紀,如果前面的基礎打得好,這時正是職業上升期,遇上談婚論嫁,時機合適的話,生育問題可以提上日程,這會可能有 1-2 年的時間就需要吃 ' 老本兒 ' 了。
6-8 年 你的職業經驗有前面的積累,但是也許工作出現了斷點,為生育耽擱了 1、2 年,這會重回職場,一方面要重新適應,另一方面也需要整合自己的經歷,讓自己在新的崗位上有新的起點和目標。
2. 女子當自強
已婚已育女性有自己的優勢,但是未婚未育的女性也有自己的競爭力,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我們的偉人說過一句話 ' 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的才是好貓 ',乍聽起來覺得有些粗俗,但話糙理不糙,且放之四海而皆準。能力才是核心的,其他的只是加分項而已,優勢,是你;而不是,你是否婚育。
如果是產后重新回歸職場,必須擺正姿態,對自己進行清晰的分析,了解自己的優勢劣勢,明了自己的取舍及取舍的度。畢竟,重新回歸,需要適應,適應繁忙的工作,也讓你的家庭適應你出來工作。未婚女性更是要在生育前為自己全力沖刺,提前做出準備。
總結
無論婚育與否,在職業生涯中總體拼的是實力,年輕女性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面臨家庭和工作的抉擇時,也要做好階段性的取舍和平衡,懂得規劃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
特別聲明
職場實用心理學(微信號 ID: zhichang365)原創,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侵權必究!
原網頁已經由 ZAKER 轉碼以便在移動設備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