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曾因早戀被母親打耳光,此后他和女孩相處總表現得不安心理醫生:這是典型的戀愛恐懼癥,那個耳光就是誘因
來源:
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高二那年,他在校門外和女生牽了手在后面跟蹤的媽媽上去就扇他一耳光如今,三十歲的他和姑娘單獨相處時總是左顧右盼、回頭回腦
A05版
“哎!兒子對象又吹了,怎么辦?求紅娘!”12月2日凌晨3點,趙阿姨在微信上發出一條信息。30歲的兒子還沒對象,一見姑娘就左顧右盼、回頭回腦,一年相親16次,全部告吹。兒子的婚事成了55歲趙阿姨的心病,經常夜不能寐。在朋友的建議下,昨日,她帶著兒子小朱來到心理醫院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女孩說
他總是左顧右盼、回頭回腦
12月1日,小朱的第16次相親告吹。晚上,媒人劉大媽來找趙阿姨,“趙大姐,人家姑娘說,小朱哪樣都好,就是和她在一起時總是左顧右盼、回頭回腦的,感覺不舒服,不想繼續交往了。”
第16次被拒,小朱和趙阿姨很受打擊。“這孩子,真是讓我操碎了心。”趙阿姨說,都30歲了一個女朋友也沒談上。
趙阿姨退休在家,自丈夫15年前去世后,與兒子相依為命。趙阿姨很納悶,兒子在電力部門工作,工作不錯,1.76米的身高,長得文質彬彬,按說條件不錯,怎么就沒有姑娘看上?
“回頭回腦,左顧右盼!”趙阿姨反復琢磨劉大媽的話。以前也有人這樣和她說,她原以為是兒子見女孩兒害羞,也沒當回事。
莫非兒子得了什么心理疾病?趙阿姨決定帶小朱去看看心理醫生。
小朱說
和女孩在一起覺得不自然
長春市心理醫院心理診室內,趙阿姨正向心理專家做咨詢,已做完咨詢的小朱坐在門外。小朱膚色白皙,眉目清秀,說起話來文質彬彬的。
記者:聽你媽媽說,你一直在相親,看了那么多女孩,怎么都沒成?
小朱:和女孩單獨相處,就是別扭,不知道該說什么,該做什么。
記者:這么多年一直沒談過戀愛?
小朱:談過,是在高二的時候,瞞著媽媽談的。媽媽后來知道了,跟蹤我,在校門外當著同學的面,狠狠地打了我一耳光。自那以后,就再沒敢談。以后,單獨和女孩子在一起,就總怕媽媽跟蹤,所以,總想回頭看,后來和女孩在一起就覺得不自然。我懷疑自己得了什么心理疾病,但一直沒勇氣來。
記者:那么怕媽媽?
小朱:媽媽脾氣大,發起火來很嚇人,而且她供我上學不容易,不想惹她生氣。
媽媽說后悔13年前打他一耳光
“你兒子心里有陰影,是典型的戀愛恐懼癥!以前打的那個耳光是誘因。”心理醫生張宇鵬說。
“我不知道那事兒對孩子影響那么大,要不然不會打他。”趙阿姨很懊悔。
趙阿姨說,時隔13年,要不是兒子說起,她幾乎忘了那件事兒。當時丈夫去世第二年,她心情也不好,發誓要將兒子培養成才。小朱當時成績不錯,一次開家長會,老師說:“有的同學談戀愛,希望家長關注,別影響學習。”趙阿姨聽了后很上心,怕兒子也談朋友耽誤學業,于是就偷偷跟蹤。那天,兒子放學,剛出校門口就和一個女孩牽手走,這讓趙阿姨很氣惱,脾氣火爆的她,上去就給兒子一個耳光。回到家還讓兒子寫保證書,和女孩子分手。
“我兒子從小就聽我的,打也打了,保證書也寫了。我想這事兒就過去了,沒想到對兒子影響到現在。”趙阿姨說。
心理專家說形成異性交往恐懼
張宇鵬說,那次記憶一直是小朱心里的陰影。多年來,他沒辦法從陰影中走出來,形成一種和異性交往的恐懼、緊張的強迫癥心態。
要緩解這種心理狀態,心理專家將通過心理暗示、音樂放松、催眠、心理宣泄等多階段治療,讓他放下那段過往,重拾人際交往的信心。
“談戀愛對于一個二十幾歲的人來說是一種本能。但對于30歲的小朱來說,還要重新學起。”吉林省心理教育協會心理診療中心副主任王云海說,那次事件,讓小朱在恐懼中喪失了同異性交往的自信,他需要接受婚姻心理輔導。
■心理醫院調查
粗暴干涉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據長春市心理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90%的初中、高中家長都反對孩子早戀。
張宇鵬說,早戀一詞在中國才有。它是青少年心理、生理趨于成熟的必然結果。如果因為擔心孩子早戀會影響學習,就粗暴干涉,這樣,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反感和逆反心理。
家長發現孩子早戀,或者發現前,要把這個時期戀愛的優缺點幫孩子分析清楚,給出談戀愛的建議。溝通好了,道理講清晰了,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網友“榴蓮不臭”:早戀肯定耽誤學習,高中多關鍵啊,我孩子要是早戀,我就聯合對方家長拆散他們。
網友“坐在云端”:跟蹤孩子有點過分,但是經常查查他們的日記、QQ什么的還可以,但一定要不動聲色。
網友“平平”:我的辦法是找親友團,讓叔叔、舅舅什么的都給他點壓力。有時候,孩子不聽家長的,但聽親戚的。
網友“蘭蘭”說:其實戀愛很正常,孩子長大了都要經歷這個階段。我兒子異性相戀我不擔心,我擔心同性。嘻嘻!
本報記者 楊益
■相關鏈接
外國家長如何應對孩子早戀?
英語中“早戀”這個詞是“puppylove”,像小狗一樣的愛情。意思說孩子的戀愛像小狗一樣對世界充滿好奇。
身邊幾個外國朋友的孩子也是十幾歲的年齡。和大部分中國父母不同的是,這些家長都不反對孩子“早戀”,不但不反對,而且還相當支持和鼓勵,同時給予正確的引導。
一對夫婦朋友在加拿大,他們的兒子15歲。一年的圣誕節前,男孩很早就計劃26日在家里開個party,邀請他的朋友來玩。其中有一個14歲的女孩,是男孩喜歡的對象,不過,關系還沒有明確。男孩的爸爸媽媽不僅幫兒子準備party,還給孩子們準備禮物。爸爸跟男孩說:“兒子, 告訴那位年輕的女士,你喜歡她。”26日晚,布置好后,夫妻倆就去參加朋友的party了。
14歲的Laura升入高中時已經有第三任男朋友,一個高二的男孩。Laura的家人告訴我們:“這個男孩和Laura很合適,Laura跟他在一起非常高興,這樣就好。”
Johnny Cash的女兒回憶自己的父親時說:“我13歲的時候,爸爸曾經對我說:‘我不認可這個男孩,但你總要自己去琢磨,自己發現。’正是他給我的信任、尊重和愛,讓我一生受益。”
■互動
在孩子戀愛過程中,您是否也曾有過過激和粗暴的干預行為?您的孩子是否也有和小朱類似的經歷和困擾?您對此是否有好的解決辦法?歡迎撥打本報熱線0431-96618和我們聊聊,或者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上@新文化報、@新文化網,或者登錄新文化網論壇(bbs.xwh.cn)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