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之惑
情感故事之親子故事
本報“養之惑”報道引發共鳴,不少父母打來電話訴煩惱
想讓孩子安穩過日子,難
親愛的家長們,你們想過嗎?強留他們在身邊,卻并不屬于你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王斯
核心提示
1月6日,本報報道了海歸乖乖女突叛逆出走,母親傷心困惑的故事后,引來不少80后父母的共鳴,向記者講述了他們在養育子女方面的困惑和不解。
也有不少80后對故事中乖乖女的叛逆舉動表示理解。在愛情、夢想和親情之間,他們也有過搖擺。有些80后甚至認為,有時會有種被親情“綁架”的感覺。你是否也有著和他們一樣的困惑,歡迎繼續參與討論。
進退兩難
博士兒子拿著母親工資卡多年
該讓他堅持夢想還是回家鄉
傾訴人:菊生 60多歲 退休教授
傾訴時間:2016年1月7日
“我的內心真的很矛盾,不知道該不該給他壓力,讓他回到南寧發展。”如果回來,他算是引進的海外人才,會有很好的發展平臺。可他卻只想在北京發展,因為大城市有更廣闊的舞臺。“但現實很殘酷,在大城市生活壓力很大,他目前還要靠我的工資卡來接濟。以后還要買房、結婚,談何容易!”菊生老人嘆息道。老人口中的他,就是她的獨生兒子小軍。
從小到大,兒子小軍一直是我們的驕傲,讀書從來不讓我們操心。從小學到初中,他一直是班上的前幾名,高中順利考上二中。高中期間,小軍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在我們心里,一直認為讀大學對小軍根本就不是個事,關鍵是讀哪所大學。
按照我們的“規劃”,小軍考上了北京一所名校。帶著周圍人艷羨的目光,小軍開始了離家求學之路。剛入校時,小軍內心有些小小的失落。原來,他所在的大學里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在南寧算是很優秀的小軍,在班上開始有些不起眼。不過小軍的性格比較好強,別人忙著玩耍、談戀愛,他卻一心用功讀書。
大三下學期開始,小軍已經在復習準備考研。功夫不負有心人,小軍順利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為了讓他安心讀書,從讀研開始,我的工資卡就交到了小軍手上。因為小軍所在的學校與澳大利亞一所大學聯合辦學,成績優異的小軍被學校推薦去澳大利亞留學。
消息傳來,親友們都羨慕我們生了個有出息的好兒子。只要小軍能好好讀書,留學費用再貴,我們也會全力支持。小軍帶著全家人的寄托,也帶上了我的工資卡,踏上了海外求學之路。這一去就是6年多時間,小軍拿到了雙博士學位。一開始,小軍本來想留在澳大利亞發展,可求職不順利,去年夏天,小軍選擇了回國。
我們老兩口都老了,剛回國時,我們都希望小軍能留在南寧發展。可在家休息一個月后,他選擇了北漂。不知道是小軍所學的專業不好,還是別的原因,小軍找到的工作收入并不高。為了讓他安心,我的工資卡還是留給小軍用。去年國慶,老伴因為心臟病住了次院,這也讓我們強烈希望小軍能回南寧發展。
為了逼他,我甚至開口向他要回我的工資卡。可小軍卻說,讓我們老兩口再給他兩年時間。如果他的發展沒有起色,就如我們所愿回南寧。今年小軍已經32歲了,和他同齡的很多同學早已結婚生子,可他卻一窮二白,還是要靠父母接濟。北京一套房子動輒幾百萬,即便他在北京站穩了腳,未來買房子、成家,依然遙遙無期。到底該讓他堅持夢想,還是該面對現實?我們老兩口真的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