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今季節是流感高發的季節很容易感冒,很多人一旦出現咳嗽感冒的情況,就會去藥店購買藥物,比如說阿莫西林,然后與其他藥物一同服用,很多人認為阿莫西林是消炎藥,只要出現咳嗽就有炎癥,所以需要服用阿莫西林,事實上阿莫西林并不是一種抗炎藥。
抗炎藥,在中國大陸,通常指抗生素或抗炎藥。
消炎藥在中國大陸通常是指抗生素或抗炎藥,事實上在醫學上,非甾體抗炎藥或類固醇用于抑制炎癥。
在中國,抗生素被稱之為消炎藥,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劇了抗生素的濫用。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類固醇激素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減少炎癥。
凱立坦(氯雷他定)是一種H1受體阻滯劑,可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白三烯和組胺。
糖皮質激素抑制毛細血管擴張,緩解滲出和水腫,抑制白細胞浸潤和吞噬,并緩解炎癥初期的炎癥癥狀。
在炎癥晚期,它抑制毛細血管和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并延緩肉芽組織的形成,它可以減少疤痕和粘連等炎癥后遺癥。
布洛芬可能通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遞質的合成而局部作用于炎癥組織,由于白細胞活性和溶酶體酶釋放受到抑制,組織的局部疼痛沖動降低,疼痛受體的敏感性降低。
消炎藥
消炎藥是指抑制炎癥因子產生或釋放的藥物,通過抑制炎癥因子的產生炎癥可以減少并消退,炎癥引起的疼痛也可以得到減輕。
消炎藥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甾體抗炎藥及氫化可的松,這是一種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糖皮質激素及其合成衍生物,另一種是非甾體抗炎藥及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解熱鎮痛抗炎藥。
抗生素
抗生素能夠抑制或殺死細菌,包括抗生素以及合成抗菌藥物喹諾酮類、磺胺類等)。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細菌、真菌等)產生的一類物質,具有抵抗病原體和其他活動的功能。
截至目前為止已發現了數千種抗生素,臨床上使用了200多種,常見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大環內酯類,如紅霉素,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如鏈霉素,四環素類,氯霉素,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磺胺類和利福平(利福平)。
抗生素的作用不是針對炎癥,而是針對引起炎癥的,各種細菌一些抗生素可以治療,而另一些抗生素可以殺死致病菌。
過去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許多致命疾病得以控制,正確的臨床用藥和細菌學診斷是正確選擇藥物的基礎。
若出現細菌感染,必須使用安全有效的抗菌藥物,像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為病毒性疾病發熱原因不明者,嚴重疾病和疑似細菌感染除外,不應使用抗生素,只能使用對癥治療或抗病毒藥物。
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普通的內酰胺類抗生素,阿莫西林一般為白色粉末,可以起到抗菌作用,常用制劑主要為分散片,顆粒劑,膠囊等。
對于細菌和微生物引起的炎癥,阿莫西林可以用于殺死病原體,抑制蛋白質合成,也可以消滅細菌,對過敏,創傷,免疫反應,紅腫和熱痛沒有影響。
服用阿莫西林后,阿莫西林中的藥物成分會穿透細菌細胞壁進入體內,可與細菌轉肽酶結合,從而破壞細胞壁的合成過程引起細菌突變。
阿莫西林還可以打破滲透屏障,使水滲透到蛋白質中進行分解,此外細菌在大量水溶脹后會容易發生凋亡。
總之阿莫西林不是消炎藥,而是抗生素可以殺死細菌,對普通炎癥沒有作用。
第一種:類固醇抗炎藥,一般稱為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等。
類固醇消炎藥它的影響廣泛而復雜,并且隨著劑量的不同而不同,它不僅可以影響體內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還具有非常有效的抗炎作用。
在急性炎癥早期糖皮質激素可通過收縮血管減少局部血管充血,抑制白細胞的免疫反應,減少身體各種炎癥相關介質的釋放,改善炎癥癥狀。
糖皮質激素還具有抗毒性,抗過敏以及抗休克作用,作用范圍非常廣泛,但同時我們需認識到炎癥反應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機制,可保護身體免受外來入侵病原體侵害作用。
所以說,糖皮質激素在抗炎的同時可能會降低身體抵抗外來病原體的作用,導致感染擴散以及其他后果。
第二種: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第2類藥物不同于糖皮質激素具有相似的作用機制和藥理作用,前列腺素是人體內的一種炎癥因子,在炎癥中起到發熱和擴張血管的作用。
非甾體消炎藥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相關酶,環氧核酶的合成,降低體內前列腺素的水平,從而達到消炎的作用。
除了消炎之外,消炎藥還具有解熱鎮痛作用,對治療炎癥引起的疼痛非常有效,還可以通過減少前列腺素發揮降溫效果。
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混淆抗生素和消炎藥,既然我們明確了以上這兩種消炎藥,那么我們也可以做到更好的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