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2012年才成立的大學---Minerva,似乎已和常春藤這類百年名校齊名,每年吸引全世界最有抱負的學生報名,且錄取率低于3%(哈佛錄取率的一半,學費卻不到哈佛的一半)。
Minerva的目標是創立一所世界領先、給高等教育帶來革命的“未來大學”,大名鼎鼎的哈佛前校長、美國財政部長Larry Summers和沃頓前院長,U of Delaware 校長Patrick Harker主動請纓加入Minerva的創始團隊。其它主要參與者還包括了美國教育界的兩個標志性人物:美國教育研究協會前任會長、斯坦福教育學院終身教授Lee Shulman,以及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哈佛社會學院前院長Stephen Kosslyn。說白了,就是“顛覆常春藤”。那么Minerva大學強在哪里?
本科4年要去7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美國—德國—阿根廷—韓國—印度—英國—臺北),體驗當地文化,獲取全球視野;
課程圍繞一個中心——傳遞“實用性知識”,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實現自己的目標。大一必學的“基石課程”,跨社會科學、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人文、商業共5個專業;
學生在Minerva自己研發的網絡實時教學平臺Active Learning Forum上課,網絡授課時,老師說得少,學生說得多——學生在課前要做大量的閱讀,自學相關的知識,在課上要不停地回答老師的問題、分組討論、辯論;
極其注重在實踐中學習,穿越大街小巷做調研,和建筑師學習做設計、和歌劇演員學做歌劇……(Minerva學生和舊金山歌劇院知名歌劇表演者、專業歌劇編曲導師)
▋首先,世界上的常春藤dada學普遍偏重講座式的課堂,很經濟,一個教授可以講給好幾百個學生聽,但是很難讓每個學生都學得透徹。Minerva的課堂則把班級人數限制在19人,大部分的課堂都是不足19人的小班教學。學生能和同學、和老師都進行充分有效的互動。常春藤等傳統名校更關注老師如何教得好,而非學生如何學好。而在Minerva,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調整老師的教學方針,而不是按照“我們一貫的做法”來上課。一個好老師,應該是令學生感到愉快的,而不是“把學習最大化了”的人。傳統大學過度關注老師教得好不好了,譬如我們上過很多非常有趣的課,教授經常會講些風趣的事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幾周過去之后,學生完全不記得教授說過什么跟課程知識有關的東西。因此,一個好老師,應該兼具對培養人才的渴望、理解學生經歷的同理心,和激發學生最大潛能的能力。大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責任心,更要教會他們如何在正式的工作場合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其次,常春藤沒有專門培養學生畢業之后需要的技能。無論是哪一行業的雇主都希望畢業生能擁有這4種核心競爭力——批判性思維,創意思維,溝通能力,互動能力。但這些大學沒有系統培養,學生只能期待自己某一天忽然都會了。而Minerva的培養則是為學生畢業后的成功做準備,第一年的課程,就會用沉浸式的教學給學生打下基礎,而后在第二到第四年的學習中鞏固。有了這些核心能力,他們甚至可以勝任現在還不存在的職業。
▋第三,常春藤的學費高昂,而且難以控制地越來越貴。在哈佛讀滿4年的學費幾乎要25萬美元(約167萬人民幣),而這還不是全美最貴的學校。Minerva則把學費控制在每年12,500美元(約8萬人民幣),同時會給每一位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補助。
每個學生在畢業時都能獲得以下4個核心競爭力:
溝通能力:如果你不能有效地跟別人溝通交流,那么無論你本人有多聰明,你的想法、點子有多出彩,都是沒用的;
互動能力:包括領導力以及與別人協作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包括判斷是非、分析推理以及權衡決策的能力;
創意思維: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打破常規、尋找新思路的能力,以及在看似無關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系的能力。
Minerva的學生在課堂上會學習這4種能力,然后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比如說,學生在與舊金山市長辦公室合作時,就用到了“批判性思維”和“創意思維”。他們參與了“舊金山生活創意區”項目,目的是改善全市公共空間使用。他們做調查、分析備選方案、頭腦風暴各種創意的解決方案,把這些沒有被利用的公共區域改造成為社區中有互動功能的、有意義的一部分。
此外,學生在參與舊金山歌劇院的特約藝術家計劃時就實踐了他們多元模式的“溝通能力”。他們創作了自己的音樂作品,把音樂、詩歌以及肢體動作結合在一起來闡述一個故事,這種過程充滿了樂趣,也讓學生們實踐了他們的多元模式溝通能力。下面是筆者對一位中國留學生的簡單采訪:
Q:住宿環境?
A:大一學生基本都住在舊金山的一棟樓里,學校沒有食堂,得自己做飯。
Q:教授是全職的嘛?
A:是全職。但是他們通過網絡授課。有office hours所以還是能見到他們的。未來會有TA。
Q:到底學校是不是正式的大學啊?還是沒有資質的教育機構?
A:是正式的大學,現在掛靠在加州一個研究生院下面的本科學校。可以正常issue I20。
Q:大一學什么?
A:思維模式。一共要學習100種思維模式...(我問,是不是什么提出假設然后設計解決方案之類的)...(笑)你說的只是其中的一種,還有其他99種。這些都是把各學科的思維方式提取出來放在一起和學生進行統一教學的,伴隨case study。大二之后就是思維模式的實際運用。
Q:學完思維模式有什么感受?
A:思考問題快了很多。而且發現自己以前思考問題的步驟有時候其實就是思維模式中的某一種,只是那時候很殘缺,不成體系而已。如果自己去真正體會出這些方式,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現在把前人總結的精華一下就教給學生,省了不少彎路。
Q:有教科書可以看看嗎?
A:沒有,材料都是學校網上打印。以及有保密協議不能外泄這些資料。
Q:網課這種教學模式有什么好處?
A:教授對于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恰到好處的關注,有一個發言計時器,每次發言的時候就按下去,所以教授可以知道誰發言多誰發言少,這樣就使得所有學生必須做reading,必須上課發言。以及網課相對flexible,所以可以在任何地方上課(因為朋友的男友在東岸念書,所以網課的模式使得她上個學期很多時間能在男友學校陪他)。當然group project的時候都是要回來做的。
Q:覺得Minerva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嗎?
A:適合想創業,想擁有領導力的人。如果喜歡傳統的文理學院文科教育,只是想讀讀文學,依偎著火爐和教授以及同學討論內容,這里沒有這個氛圍。至于理科工科,因為還沒到大二,不知道教學模式會變成什么樣子。
綜上,Minerva認為,未來的大學,首要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創新者和領導者,讓他們做好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安全,少一些貧困、疾病、仇恨,多一些合作。
作者:尉遲道坤,超過10年在線教育投資和運營管理經歷、500強公司高管、著名教育集團合伙人,對互聯網教育產業的趨勢、發展、出路有一些思考,拋磚引玉希望引領大家深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