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意識與存在:我的哲學初步

我的學生楊金昊是三峽大學機械學院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的本科生。為人敏捷善思。今年暑假里讀了一些哲學書,前幾天把讀書心得發給我看。沒有想到一個十八九歲的小伙子竟能思考得如此之深。文筆雖然還算不上簡練,更談不上學術標準,單就思想本身來說,實屬難得。今天把他的讀書心得推送給朋友們,既是鼓勵,也是一種記錄。題目是我加的,文中增添了幾處我的點評。其他除改動個別標點符號外,保持原貌。

(范暢)


1

獨立意識的荒謬性



在西方哲學中,偉大的哲學家們總是在談論物質和意識,并且把這兩個概念嚴格的區分開,然后用一些難以理解的話語來說明哪個更重要,或者是兩個一樣重要在拜讀了一些偉大哲學家的著作之后,我從中體會到了他們思想的奧妙和偉大。

西方哲學中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懷疑論。持有這種論點的人覺得,人并不能像他們自己以為的那樣完全的理解世界的運行法則。這個理論也確實引起了大量學者的思考,很多的學者都認同懷疑論這一觀點不同哲學流派的真正不同只是在懷疑程度的深淺上。比如休謨覺得人完全理解不了世界,人們口中和腦中的規律和定律只是在自己騙自己。但是笛卡爾就覺得這個世界總還有點什么是真的,于是提出了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

上段是一些早期的哲學思想,絕大部分進行哲學學習的人都應該進行過上述的思考,但是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突然就跑偏了,我有一個小小的疑問,這個疑問就是:人是由物質和意識構成的,(這里不去討論那個更重要更接近生命本質,這不是我的目標),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可以監測出人體內的元素種類和大致的含量,然后我們發現,構成人的元素和構成自然的元素種類沒有什么不同,換句話說,就是,雖然人能動能跳能說能思考,但是人身上并沒有什么不同于世界的地方,除了意識。這時候,哲學家們肯定就會說,正是意識引起了人和世界的不同。但是,意識到底是什么東西呢,如果沒有那些由基本元素構成的軀體,意識對世界的影響又有多少呢?在我搬家人手不夠的時候,會有意識出來幫我干活嗎?我覺得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時我就不可避免的思考到了意識和物質的問題上來了,到底哪個更重要呢?在我思考意識和物質哪個更像是世界的本元的時候,我突然又思考到了剛剛的那個問題,在我搬家人手不夠的時候,會有意識出來幫我干活嗎?不會!在我考試想不出題目的時候,會有意識來幫我思考嗎?也不會!然后我再深入的思考了一下,我發現單獨的意識好像并不能幫我做任何的事情。這時候,我就開心思考起了新的問題,那就是,思考意識是否是獨立于物質對人類來說真的有必要嗎?雖然種種跡象表明,意識和物質確實是兩碼事,但是,當意識獨立于物質而存在的時候,我完全感受不到他,世界好像完全沒有因這些獨立于物質的意識而改變。空氣沒有變得更加擁擠,也沒有意識在無聊的時候找我聊天,不管他們是不是真實的存在,不管他們跑到了哪里,對人來說,他們就是消失了。有可能他們跑到了另外一個宇宙,但是誰又知道呢,跟我有什么關系嗎,他們并不會幫助我們做任何事。僅從這點上來看,我認為,思考獨立于物質的意識是相當的荒謬的,是一種騙子式的思考方式。如果再加上懷疑論的一些觀點,那就更加有意思了,人不能理解世界,好了,在你知道你擁有意識之前,你已經擁有意識了,所以你是在意識的基礎上得出種種關于意識的論點,那我就可以認為你的這些論點是一種自身的經驗了,那你關于意識本質的討論是不是又是子虛烏有了呢。如果你說意識的那些論點可以相信的話,那證據又在哪里?既然你拿不出可靠的證據,你又怎么來反駁我呢?


評:近代西方科學誕生之初遇到了一個大問題:如何在與宗教不沖突的情況下發展科學?科學家們選擇了自覺把科學限定在一定范圍內,即以自然為研究對象,以經驗觀察為研究原則,以客觀性知識為研究宗旨,而把不屬于經驗范圍內的精神問題、心靈問題、意識問題留給了宗教。各有各的領域,井水不犯河水。科學家們是成功的,近代科學由此繁榮起來,沒有遇到太大阻力。但如何處理意識的問題并沒有因為科學家們的有意回避而消失。幾百年來哲學家們在這個問題爭執不下。現在看來,在哲學范圍內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還得靠科學來解決。作者反對意識與物質二元劃分,是很有價值的思考。)


2

從思考世界轉移到思考自身




懷疑論長期以來一直是壓在哲學家頭上的一座大山,它迫使人們相信,自己的觀念只是一種對世界本質的猜想或者偏見,而且鑒于這個理論本身的特殊性,人們很難對這個理論進行實質有效的反駁。于是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流派,這個流派說這些是可信的,那個流派說那個是可信的,有些甚至說一切都是不可信的。不可否認的是,懷疑論確實讓哲學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推動了科學的發展。但是經過歷史的發展之后,在回過頭看那些不同流派的懷疑論觀點時,我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人們對懷疑論的討論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已經經過了漫長的討論,我并不想多說。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人類出生之前,物理規律就已經擺在那里了,物理規律不會因為人們沒有去發現它而消失。嚴格來說,就算物理規律在人們發現它之前是不斷變化的,在人們開始觀察物理規律的時候,物理規律的變化就消失了,因為物理規律是單一的,光不能同時擁有兩個不同的速度。這就像量子力學,雖然電子可以同時出現兩個孔中,但是當人們試圖去觀測它的時候,這個電子的位置就已經是可以確定的了。由于人是一直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把人和電子干涉實驗進行類比的話,這種觀測就應該是永恒不變的,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物理理論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量子力學的詭異在于設想了一個不在場的觀察者。對于人類世界來說,人類不可能是一個不在場的觀察者。所以,從理論上說人類觀察到的一切應該具有確定性。但這只是在理論上說。事實上,至今科學所發現的一切具有確定性的規律本身也具有不確定性,大量自然現象仍以偶然性狀態呈現在人們面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相信懷疑論的一部分思想,原因也很簡單,我不相信一個電腦程序能夠知道我的存在,我覺得我電腦上的掃雷游戲不會知道電腦前的我長的是什么樣子。從某種意義上,我認為世界就像是一場沒有操縱者的游戲,人就是一個簡單的小程序,規則早已制定好,你不能改變,或者說你在很長時間內不能改變,人能做的只有按照規則去跑,當然,就像人工智能一樣,程序可以升級,人也可以變得聰明。但是我不相信程序可以聰明到知道程序員是什么東西。很簡單,他活在計算機里,他是二維的,他只是一段0和1而已,你難道會相信一串0和1能夠明白細胞是什么嗎?就算人們告訴它,細胞是人身體的一部分,它對細胞的理解也只會是,細胞是人身體的一部分,它永遠不會體驗到擁有細胞的感覺,它干嘛要知道這些,它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能夠持續穩定運行下去,不出現錯誤,復制自身,讓自己的副本能夠在更多的電腦上運行下去,這就是它的使命不是嗎?它可以代替人們思考,代替人們計算,代替人們做一些人類無法做到的復雜的事情,但是它離不開0和1,那才是它的本質,它不會因為它計算的比人類更加迅速就覺得自己是人類,不會的。它只能無限的接近人類,但是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人類,那種隔閡是天生的。

所以,對人類來說,搞懂世界的本質究竟是什么,真的有那么重要嗎?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執迷于探索世界的本元呢?為什么我們不從我們自身開始呢?為什么我們不能像一個電腦程序那樣呢,控制自己,運行下去,“復制自己”,為什么我們不可以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思考和生存呢?理解世界的本質,掌握最原始的世界規則是相當困難的。我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那么為什么我們不從我們自身開始呢?理解一個細胞不是比理解世界簡單的多了嗎,當我們在理解了一個細胞之后,我們可以繼續進行下一個細胞的研究,繼續研究,身上的細胞就那么多,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徹底掌握人體的奧秘,在理解了人體構成之后我們就可以試著去制造一些“人類”出來,如果我們有一天真的可以制造出一些和人類高度相似的生物的話,那么我們和上帝又有什么區別呢?上帝身上散發著金色的光芒而人類沒有嗎?就像人工智能一樣,如果將來的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和人類一樣進行思考,那么忽略了本質來看,機器人和人又有什么區別呢?我們的身體是細胞他們的身體是0和1嗎?簡單來說,我們雖然不能真正成為“上帝”,但是如果我們可以熟練的運用“上帝”制定的各種各樣的規律,那么我們和“上帝”又有什么區別呢?你可以把這個觀念理解為工具主義的延伸,事實上我也是這樣理解的。我們雖然不能理解世界規律本身的意義,但是我們可以應用它,可以用它來做一些“上帝”才能做的事情,這不就可以了嗎?這不正是有了一些天人合一的意思了嗎?

上一節我曾經說,忽略了意識的存在后,人和世界的構成其實是相差不大的,機器人和廢銅爛鐵都是那些東西(可能摻了一點別的東西),但是如果你拿火焰噴槍去烤的話,他們都會變成金屬液體。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完全的掌控人類自身的奧秘的話,我相信我們也一定能改變自然改變世界。我們無限接近“上帝”,到時候,人類和世界本質之間的差距可能只是一個名字的差距了。


拋棄本體論訴求是近代科學迅速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世界的本源啊,人類的終極目的啊,等等,這些問題既然一時無法解決,就先放一放吧。科學就這樣走到了今天。但是,終究有一天科學還要回到這些問題上來。)


3

什么是意識



前面我抨擊了獨立于物質的意識的荒謬性,雖然這種說法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我相信我們肯定都會有這么一個疑惑,意識到底是一個什么東西呢?

單單就地球來說,人與世界的差異性就是在意識上。雖然人與世界的組成大致一致,但是由于人們會思考,所以人們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發現,當人類所擁有的知識越來越多的時候,人類利用自然的效率就越來越高,人們就可以利用自然條件來做一些可以幫助人類的事情。于是我便有了這么一種猜想:意識是不是人類自身的一種升級機制呢?一種幫助人類理解世界,完善自身的一種機制。

長期以來,人們利用自身意識的存在來思考世界的本質,世界運行的道理。我覺得這種行為是一種錯誤的行為。首先,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的意識是依托于肉體和感官至上的,所以,基于意識做出的種種判斷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無法得到保障,我們不能將這些不知道對錯的理論看作是真理,但是物質又是確實存在的,那么我們如何去描述物質呢?我認為,我們無法準確的描述物質的特質,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不斷修正觀念的方法來進行模擬,使我們的錯誤觀念無限的接近正確的觀念。

Alphago前些日子占據了大量的頭條,這款人工智能機器人已經戰勝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一批圍棋選手,在人們紛紛擔憂人工智能可能會像電影中的那樣統治人類的時候,另外一款人工智能吸引了我的注意力,openai。在一款名為DOTA2的游戲中,Openai擊敗了世界上最頂尖的選手。旁人可能會覺得這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兩款不同的人工智能而已,但是作為一名游戲玩家來說,我在其中發現了一些貓膩。圍棋的困難在于走法的千變萬化,圍棋選手需要通過自身的判斷來優化落子的位置來給自己獲利,為什么計算機能夠輕松的戰勝人類,因為計算機有強大的運算功能,想要計算出最優的位置是非常簡單的,我相信如果有一天計算機足夠發達,人類甚至可以計算出圍棋所有的走法,我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作為一款即時戰略游戲,人工智能不可能預測出玩家的下一步行動,信息的不對等會使得計算機很難運用自身的優勢,連人工智能的開發團隊都說,如果采用常規的方法,電腦不可能打得過人類。那么究竟是什么讓人工智能可以打敗最頂尖的選手呢?我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了這樣兩個名詞,深度學習,自我博弈。

原來,雖然計算機無法處理游戲中龐大的、未知的數據。但是在計算機有了最基本的游戲概念,也可以說是游戲操作之后,開發團隊讓兩個機器人進行自我博弈訓練。在自我博弈的過程中,機器人不斷的發現自己失敗的原因,將頻繁導致失敗的操作放棄,選用可能會導致勝利的操作,就是這樣,機器人通過不斷的自我博弈,來模擬出了最可能勝利的方法,但是實際情況確實,機器人連游戲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只是知道,哪種方法最可能贏。

為什么我要花費這么長的時間來說這個看起來毫不相干的問題呢?因為我認為,計算機的這種自我博弈優化選擇的方法與人類的思維及其的相似。這就像是什么呢,計算機通過自己學習,變聰明了。如果你不把計算機當作是機器的話,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這個結論,計算機變得聰明了,他一開始不會玩游戲,現在他玩的比誰都厲害。有些人可能會說,這只是程序,只是一串0和1而已,他跟人類是完全的兩碼事。這聽上去也的確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我們自己是計算機呢?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自己是計算機,那么這像是什么呢?

事實上,我認為,我們跟計算機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差別,我們的意識也可能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高級,意識很有可能只是一種自我學習的機制,他并不是人類智慧超群的象征。人類與小貓小狗的差距,僅僅只是計算的時間長短罷了。


(評:智能機器人的計算能力通過自我博弈而進化,人類也一樣。不同的是,人類除了生物學進化以外,還同時進行意識功能的進化,或者文化功能的進化。在當代生物進化理論中,有個專門的術語表述這兩種不同層面的進化——Gene-culture Coevolution。人類正是這種聯合進化的同共結果。人類之所以卓越,就在這里。智能機器人功能再強大,都不可能進化出專屬它們的文化來。)


4

自我批判與總結



如果你看了我前面寫的雜亂無章的東西之后,你應該能明白我的一個大致的思路,我在這里概括一下,人類的意識并不具備與物質相同的地位,它只是依附于物質的一種我們尚不了解的機制或者說是規則。如果脫離了人類肉體的存在,意識就毫無意義,所以說,意識與物質并不等價,人類之所以認為意識的重要僅僅只是因為,人類有意識,并且人類可以同時的感知到意識和物質兩個部分。這是我第一所要表達的想法。

在第二中,我認為,人類無法知曉世界的本質與奧秘,人類也無法得知世界運行的規則,我認為人類和這些問題之間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因為這些應該是導致世界產生的力量所控制的,但是人類卻可以通過利用世界規則的方法來擁有一些超越人類地位的權利。實際上,我將世界劃分為兩個等級。第一等級為創造世界的力量,第二等級為世界自身。人類作為第二等級的一部分,可以不斷的提升對世界的利用效率,以此來實現文明的飛躍。第一等級包括了物理定律、數學定律、物質本質等內容。我認為,處于第二等級的我們只能利用第一等級中的內容,探索第一等級內容的本質是無法實現的。

在第三,我通過對人工智能openai的思考,找到了人與人工智能的一個共通之處。我認為意識對于人類來說只是一個自我提升的工具,本身并不具備什么特殊的性質。

實際上,在我寫下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已經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意識是人類自我升級的一種機制,可以促進人類知識的增長和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程度。而人類自身的提升是推動歷史變革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就此來說,意識是推動世界發展的根本原因,而肉體作為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它的發展也是基于意識。所以,意識與物質或者說是肉體,又有本質上的不同,但是這種不同也不應該是如傳統哲學家所說的那種本質上的不同,我認為,人的意識與人的肉體是同源的。


:全文雖然是哲學初步,但已涉及哲學與科學的一些核心問題,且能從當代科學新進展角度提出自己的獨特思考。)

 

楊金昊同學 | 在玩手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新唯物主義譜系3:人工智能唯物主義》一一關于人工智能—機器之腦的哲學理解01
2.1世界的物質性 (教材解讀與拓展)-2022年秋高二政治《哲學與文化》教材解讀與拓展(統編版必修...
時代顛覆傳統思維-眼界,決定世界
量子本質的哲學定位
真的沒想到,最理解我的人,竟然不是人,是一個人工智能!
現代科學的危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安龙县| 江山市| 莫力| 永福县| 皋兰县| 牡丹江市| 西和县| 开封县| 宁阳县| 盱眙县| 西和县| 平和县| 喀喇沁旗| 阆中市| 杨浦区| 乡城县| 富顺县| 澄迈县| 汉阴县| 张掖市| 南充市| 滦南县| 长汀县| 陕西省| 彭州市| 怀柔区| 从江县| 西畴县| 星子县| 礼泉县| 衢州市| 浦江县| 开封县| 丘北县| 民丰县| 宁陕县| 彭山县| 潍坊市| 青浦区|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