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周易》的卦變、爻變是教導人們如何去開拓思維
《周易》的 64 卦,其變化可分為卦變和爻變。分述如下:
1 、卦變:
《周易》中的卦序排列是兩兩相對,其卦形(即卦體)的變化一般有四種,即相錯、相綜、相換位、相互移。何謂錯綜?朱熹注說:“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謂也。”我的理解:
( 1 )錯,就是卦的橫向旋轉移動 180 度,即六爻相互交變,陰爻橫向轉變為陽爻,陽爻橫向轉變為陰爻,是一種陰陽相為依存的意思。即陰依于陽,陽依于陰,好比我們手持一張紙卡,正面畫上乾卦,背面畫上坤卦,然后橫向旋轉 180 °,乾卦變成坤卦,陽爻變陰爻,也可坤卦轉成乾卦,陰爻變成陽爻,伏羲八卦圖相對的兩卦就是相錯,即乾坤相錯,兌艮相錯,坎離相錯,震巽相錯,邵雍畫的先天 64 卦圖,兩兩相對而成 32 對錯卦,但《周易》 64 卦排序,雖也是兩兩相對,卻只能有 4 對(即八個卦)為相錯,即乾與坤,坎與離,大過與頤,中孚與小過。他們沒有綜,因此凡是卦的陰陽爻互為橫向轉變的卦,稱為錯卦。也有人稱為旁通卦,對卦或伏卦。
錯卦還有一種是半錯卦,即一個六爻卦中,只將上經卦相錯,或將下經卦相錯,而為一個新的重卦。例如:
風澤中孚卦,將其上經卦不動,而用下經卦半錯為,成為風山漸卦。
或風澤中孚卦,將其下經卦不動,而用上經卦半錯為,成為雷澤歸妹卦。
總之,錯卦可分兩種,能錯出三個新卦來。
( 2 )綜,這是借用 “ 綜 ” 來形象而言,因為綜即織布帛之綜,能引經紗上下,一低一昂,以便穿梭引緯紗之用,實際上就是將卦立向(豎直)旋轉顛倒 180 度,即卦體相互倒置,是一種陰陽互為根基的意思。好比我們手持一張紙卡,正面畫上艮卦,背面畫上震卦,然后以艮卦上爻(陽爻)為軸,立向顛倒旋轉 180 °,原本是艮卦陰爻在下,陽爻在上,轉成震卦變為陰爻在上,陽爻在下,是一種陰陽爻位的變換。《周易》 64 卦中,只有 28 對( 56 卦)綜卦。 28 對綜卦中有 4 對即否與泰,隨與蠱,漸與歸妹,既濟與末濟,也能兩兩相錯,但文王均以綜卦論。凡是卦中陰陽爻位上下變換的卦稱為綜卦,也有人稱為復卦,或反卦即反對之象倒象。
綜卦還有一種是半綜卦,即一個六爻卦中,只將上經卦相綜,或將下經卦相綜而為一個新的重卦。例如:
風澤中孚卦其上經卦不動,而用下經卦半綜為,成為巽為風卦。
或風澤中孚卦將其下經卦不動,而用上經卦半綜為,成為兌為澤卦。
總之,綜卦可分兩種,能綜出三個新卦來。
( 3 )換位。就是將重卦的上下經卦,互為斜向旋轉移位置換而成。例如:風澤中孚卦的
( 4 )互移。就是《周易》書中所說的中爻卦,把六爻卦的初爻和上爻兩個爻不用,而將中間的四個爻互移而成一組新卦,即將三、四、五爻均上移而成一新的上卦,將四、三、二爻均下移而成一新的下卦。其特點是重復使用三爻和四爻,這新的上下卦組成一個六爻卦稱為互卦或互體。是一種內向或稱內部陰陽互動的意思。
互而成為山雷頤卦。《周易》 64 卦中,只有既濟卦能互為未濟卦,未濟卦能互為既濟卦。因此既濟與未濟是兩兩相互。但既濟與未濟兩卦,又能兩兩相錯,又能兩兩相綜,又能兩兩相互換位,是一組集四種卦體變化于一身的卦。
互卦,還有一種 “ 連互之法 ” ,即五畫連互法和四畫連互法。五畫連互法是指一個六爻卦中,用初爻至五爻共五畫,推衍出一組互卦,又可用二爻至上爻共五畫,推衍出一組互卦,因此五畫連互法可以互出兩個互卦來。
例如,風澤中孚卦的初至五爻為
又如,風澤中孚卦的二至上爻為 互為風雷益卦,其特點是重復使用中孚卦的四爻。
四畫連互法,是指一個六爻卦中,用初爻至四爻共四畫,推衍出一個互卦,用二爻至五爻共四畫,推衍出一個互卦,用三爻至上爻共四畫,推衍出一個互卦來,因此四畫連互法可以互出三個互卦來。
例如:風澤中孚卦的初至四爻為
又如風澤中孚卦的二至五爻為
又如風澤中孚卦的三至上爻為
總之, “ 互卦 ” 有三法,能互出共 6 個卦來。
《周易》雜卦傳中,自大過以下八卦,便不是兩兩相對,許多人很難理解,漢虞翻解釋說“大過‘木滅于澤'為死象,大過顛也,而下互姤 卦,上互 夬 卦,故次以而 姤 終以 夬。”我的理解,因為大過卦由初爻至五爻連互為 姤卦,由二爻至上爻連互為 夬卦,除頤卦與大過卦相錯外,漸卦能互為未濟卦,歸妹卦能互為既濟卦,因此孔子寫雜卦傳,寫到大過卦時,見其為死象,為了避兇,便顛倒常理,接為姤卦,有趨吉之意,遇漸卦為嫁女,是婚娶喜慶之祥。接頤卦為養生持正,既濟卦,事已成矣,歸妹卦女子覓得歸宿,未濟卦表示人事不可能盡善盡美,社會的進化是呈螺旋式上升狀,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將夬卦列后以象君子之道盛大而小人之道困窘也。用以說明《周易》卦義,除了以錯綜為主要規律之外,還有互卦和連互之規律。可嘆孔子用意之深遠(見常秉義著《易經圖典精華》第 163—168 頁)。
2 、爻變
卦中爻變是契機,是先兆,是端倪,用現代話說是信息,因此古今懂易者,都非常看重爻變,爻變稱作動爻,陽爻動變為陰爻,陰爻動變為陽爻,因爻變而成之新卦稱為變卦。那么,一個卦六個爻,六個爻的動變,能變成多少個新卦來?朱熹注說 “ 謂已成六爻,視其爻之變與不變,以為動靜,則一卦可變而為六十四卦,以定吉兇,凡四千九十六卦也。”我便實驗畫卦。果然一個卦六個爻,有七類六十四種動變法,匯報如下:
第一類:六個爻全不動為全靜卦,仍同原卦一個卦。
第二類:六個爻全動,為全動卦,只能變出一個新卦來。
第三類:只有一個爻動,其余五個爻不動,有:初爻動,二爻動,三爻動,四爻動,五爻動,上爻動。共能動變出 6 個新卦來。
第四類:只有兩個爻動,其余四個爻不動。有:初爻與二爻動,初爻與三爻動,初爻與四爻動,初爻與五爻動,初爻與上爻動,二爻與三爻動,二爻與四爻動,二爻與五爻動,二爻與上爻動,三爻與四爻動,三爻與五爻動,三爻與上爻動,四爻與五爻動,四爻與上爻動,五爻與上爻動。共能動變出 15 個新卦來。
第五類:只有三個爻動,其余三個爻不動,有:初、二、三爻動,初、二、四爻動,初、二、五爻動,初、二、上爻動,初、三、四爻動,初、三、五爻動,初、三、上爻動,初、四、五、爻動,初、四、上爻動,初、五、上爻動,二、三、四爻動,二、三、五爻動,二、三、上爻動,二、四、五爻動,二、四、上爻動,二、五、上爻動,三、四、五爻動,三、四、上爻動,三、五、上爻動,四、五、上爻動。共能動變出 20 個新卦來。
第六類:只有四個爻動,其余兩個爻不動。有:初、二、三、四爻動,初、二、三、五爻動,初、二、三、上爻動,初、二、四、五爻動,初、二、四、上爻動,初、二、五、上爻動,初、三、四、五爻動,初、三、四、上爻動,初、三、五上爻動,初、四、五、上爻動,二、三、四、五爻動,二、三、四、上爻動,二、三、五、上爻動,二、四、五、上爻動,三、四、五、上爻動。共能動變出 15 個新卦來。
第七類:只有五個爻動,其余一個爻不動。有:初、二、三、四、五爻動,初、三、四、五、上爻動,初、二、三、四、上爻動,初、二、三、五、上爻動,初、二、四、五、上爻動,二、三、四、五、上爻動。共能動變出 6 個新卦來。
總計一個卦有六個爻,視其爻之變與不變可以歸納為 7 類情況,能動變出 1+1+6+15+20+15+6=64 個新卦來,因此《周易》 64 卦可以動變出 64×64=4096 個新卦即變卦。
此外還有兩種爻變法:
一種是同位爻的旋轉位移置換法,即卦中某一個爻動變后,馬上將對應的同位爻,互相移位置換而成一個新卦,如初爻動對應四爻,二爻動對應五爻,三爻動對應上爻,四爻動對應初爻,五爻動對應二爻,上爻動對應三爻,不過有個條件,即對應的同位爻,為陰陽異性才能移位置換。這是黃鑒老師去青山道觀中看見畫有八卦修身圖時,悟出氣功為何修煉坎離兩卦的意義,在水火既濟卦中通過修煉心腎之氣相交,即卦中六二爻與九五兩爻旋轉置換爻位,則成為地天泰卦,為平安康泰,在火水未濟卦中,將九二爻與六五爻兩爻旋轉移位置換,則成天地否卦,為天地定位。氣功中打通大周天即練乾坤兩卦,集天地之氣,打通小周天即煉坎離兩卦,采日月之光。(見《易魂》報 21-23 合刊第四版)。
另一種是《周易》書中前面朱熹所畫的卦變圖,圖中說 “ 凡一陰一陽之卦各六,皆自復 姤而來。凡二陰二陽之卦各十有五,皆自臨遁而來。凡三陰三陽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來。凡四陰四陽之卦各十有五,皆自大壯觀而來。凡五陰五陽之卦各六,皆自夬剝而來。”例如一陽之卦自復而來,復卦為,其初爻陽爻與二爻陰爻旋轉置換則變為師卦,復卦的初爻陽爻與三爻陰爻旋轉置換,則變為謙卦,復卦的初爻陽爻與四爻陰爻旋轉置換則變為豫卦,復卦的初爻陽爻與五爻旋轉置換則變為比卦,復卦的初爻陽爻與上爻陰爻旋轉置換則變為剝卦。其余所有各卦皆同此理。
3 、卦變爻變是教導我們如何去開拓思維
任何事或物,均有顯象和隱象兩方面,其顯象是很容易看到的,明明白白的擺在那里,誰都有可能碰到和看到,而隱象就是要動腦筋去思索去研究去考證推理,這就不是誰都能做到的。為什么?因為動腦筋的思維方法很重要,如果是漫無條理的胡思亂想,再夾雜有個人私欲和貪念,則會一無所成。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開拓思維呢?《周易》告訴我們卦是代表天、地、人所有的萬事萬物的,凡得出一卦,是明擺著的顯象,而隱象就是卦變和爻變。只有用卦變和爻變的方法去開拓思維,才能有正確的結果。例如,我們都知道牛頓看蘋果落地的故事,蘋果掉下來是顯象,誰都有可能碰上,但牛頓卻從隱象方面去思索,為什么蘋果不橫飛(即錯卦),或向天上跑(即綜卦)或斜飛到我手上(即換卦),蘋果的內因是瓜熟蒂落必然要脫離母體(即互卦),牛頓不自覺的用符合卦變的思維方式去研究探索,才能悟出“地心引力”的規律來。接著他又進一步深入的思維,即用符合爻變的方法去思維,因為一個卦有六個爻,好像一件事或物有六個方面。六個爻能動變出 64 卦來,六個方面能動變出 64 種情況。牛頓經過篩選、對比、歸并等各方情況的思考后,又開發出“萬有引力”這一普遍規律。所以《周易》的卦變爻變的思維方式來教導我們如何去開拓思維,去開發天、地、人所蘊含的多種規律。我們人類的貧富夭壽,事業的坎坷騰達,人際間的愛、恨、恩、仇以及政治上的興衰,經濟上的危機、復蘇和繁榮,股市的漲落,物價的起跌,貨幣的升值與貶值……等等,這些世態炎涼,經濟波動,其實都與天文一樣,有一定的軌跡和規律,要靠我們用《周易》的卦變爻變思維方式去開拓去研發。當然受環境與條件的限制,不可能人人都會研發出規律來,但人人都能從學易的思維中,得出如何做人的行為來。能夠心態平衡,即得也安然,失也安然的順其自然,以規范人生。
聽說有人在研究股市漲落規律,有人研究賽馬輸贏規律,有人研究彩票得失規律,有人研究物價起跌規律……等的波動規律。我希望經濟學家們用手中豐富的經濟資料結合易學家們八卦科學理論來共同研發出“波動規律”,來指導科技進步和經濟的繁榮。
4 、互卦可不可以再互出什么卦來?其結果有什么意義?
前面關于卦的互移中,即內向或內部陰陽互動的意思,已經說過互卦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為《周易》書中所說的中爻卦,其互法為用卦中的二爻至五爻能互出一個互卦來。
第二種為五畫連互法,即用卦中初爻至五爻共五畫能互出一個互卦來,又可用二爻至上爻共五畫,也能互出一個互卦來。共能互出兩個互卦來。
第三種四畫連互法,即用卦中初爻至至四爻共四畫能互出一個互卦來,也可由二爻至五爻共四畫也能互出一個互卦來(此法與中爻卦互法相同)。還可由三爻至上爻共四畫也能互出一個互卦來,共能互出三個互卦來。
因此互卦有三法,共能互出六個互卦來。
互卦傳到現今,只對《周易》中爻卦法,普遍使用。對五畫連互法和四畫連互法,現今已不常用。其實這兩法在春秋時代及以前,是比較常用的,常秉義著《易經圖典精華》一書中,對春秋時代的連互法有詳細的例證介紹。有的還表現在卦爻詞中,為什么現今的預測家們為什么不研究連互法,對此我不了解!我覺得連互法中包涵很多信息,應當充分發掘。因此孔子在寫雜卦傳時除表明易卦有相錯、相綜、相換位的規律外,當寫到大過卦時,便顛倒常理,改以互卦和連互法為卦變規律。說明《周易》的卦變法不但有錯、綜、換位的規律外,還有很重要的互卦規律,也就是相互移的規律。我想既然孔子很重視互卦規律,那么,互卦能否再可以互出互卦來?其意義如何?因此,我采用現今普遍使用的《周易》中爻卦的互法來找找規律。對兩種連互法,我就不考慮了。
我試驗的結果是 64 卦中,每四個卦可以互出同一個卦來,因此只能得出 16 個互卦。這 16 個互卦中又是每四個卦中可以互出同一個互卦來,最后為四個基本卦。因此 64 卦的互卦規律是 4×4=16 個互卦, 16×4=64 個易卦。現將歸納結果列下:
乾為天,坤為地,仍互為乾天坤地,所以古書上說:乾、坤無互卦。
( 1 )在乾為天,天風 姤 ,澤天 夬,澤風大過,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乾為天互卦來。
( 2 )在天火同人,天山遁,澤火革,澤山咸,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天風姤 互卦來。
( 3 )在火天大有,火風鼎,雷天大壯,雷風恒,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澤天夬 互卦來。
( 4 )在離為火,火山旅,雷火豐,雷山小過,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澤風大過互卦來。
( 5 )在山雷頤,山地剝,地雷復,坤為地,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坤為地互卦來。
( 6 )在風澤中孚,風水渙,水澤節,坎為水,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山雷頤互卦來。
( 7 )在風雷益,風地觀,水雷屯,水地比,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山地剝互卦來。
( 8 )在山澤損,山水蒙,地澤臨,地水師,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地雷復互卦來。
( 9 )在風天小畜,巽為風,水天需,水風井,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火澤睽互卦來。
( 10 )在風火家人,風山漸,水火既濟,水山蹇,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火水未濟互卦來。
( 11 )在山天大畜,山風蠱,地天泰,地風升,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雷澤歸妹互卦來。
( 12 )在山火賁,艮為山,地火明夷,地山謙,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雷水解互卦來。
( 13 )在天澤履,天水訟,兌為澤,澤水困,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風火家人互卦來。
( ]4 )在天雷無妄,天地否,澤雷隨,澤地萃,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風山漸互卦來。
( 15 )在火澤睽,火水未濟,雷澤歸妹,雷水解,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水火既濟互卦來。
( 16 )在火雷噬嗑,火地晉,震為雷,雷地預,四個易卦中,都能互出一個水山蹇卦來。
以上 16 個互卦中,可以再互出四宮的四個基本卦來。
( 1 )乾為天,天風 姤 ,澤天 夬,澤風大過,四個互卦可再互出乾宮的乾為天卦來。
( 2 )坤為地,山雷頤,山地剝,地雷復,四個互卦可再互出坤宮的坤為地卦來。
( 3 )火澤睽,火水未濟,雷澤歸妹,雷水解,四個互卦可再互出坎宮的水火既濟卦來。
( 4 )風火家人,風山漸,水火既濟,水山蹇,四個互卦,可再互出離宮的火水未濟來。
通過實驗,互卦之互卦,乃屬于乾、坤、坎、離,四宮之基本卦,說明易經的精髓即靈魂,就是這乾、坤、坎、離四卦,過了數千年后的道教,就是繼承了易經精髓而修煉天、地、水、火。在印度產生,后來傳到中國的佛教,其教旨也是說修煉天、地、水、風。我想風就是氣,氣可能與火相通,這些宗教原旨,竟與數千年前的遠祖易經原理,是殊途同歸,可見后來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其宗旨都是這天、地、水、火四義的延伸,只是說法略有不同而已。
天、地、水、火不僅是宇宙的自然法則,也是人生的根本,火可理解為溫度或食物,水是生物的發源產生地。因此,世間一切生物都離不開天、地、水和溫度食物。沒有天地便無可依存,沒有水、火便無可生長。
我忽又想到韓國的國旗,用的是乾、坤、坎、離四卦,說明韓國在擬定國旗之時,很懂易理精髓,用此四卦引為國旗以代表國魂。因為乾為義,離為禮,坤可為廉,坎可為恥。故《管子》第一卷,牧民第一中有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可見韓國擬國旗之人,不但懂易魂,也對中國諸子百家古文化非常精通,禮、義、廉、恥乃國魂,因此定為國旗。